安徽省安庆市二十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2分)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这是 现象,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分子的一些情况。比如,炒菜时菜很快就变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个表明了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2分)开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 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2分)“西气东输”工程已全线竣工,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这是利用了燃气 较大的特性,而且使用天然气时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用掉一部分后,剩余天然气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4.(3分)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甲带正电荷,则乙带 电荷,丙可能带 电荷,也可能 。
5.(2分)如图所示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A是风扇的电动机、B是电热丝,要吹热风应闭合开关 ,此时A与B 联在电路中。
6.(2分)北方冬天常用热水来供暖,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通过4kg的水,且水温降低了20℃时,它放出了 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7.(2分)滚摆在运动过程中,上升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因为在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伴有 能的产生,并散失到空气中,导致机械能逐渐减小。但能量的总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第1页(共8页)
8.(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1的读数是 V,电压表V2的读数是 V,小灯泡L1上的电压U1= V。
9.(3分)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有一种电现象叫“电中和”,发生“电中和”时和摩擦起电一样,并不是电荷凭空消失,而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电子从带 电的物体转移到带 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10.(3分)在图电路图中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的元件符号,使两个小灯泡并联,闭合开关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
11.(3分)下列各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
B.橡胶
C.陶瓷
D.大地
12.(3分)下列关于热值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2Kg的煤完全燃烧比1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1Kg煤燃烧放出3×105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J/kg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13.(3分)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气体容易被压缩
第2页(共8页)
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
14.(3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电灯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灯L1 断路 C.开关S接触不良
B.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5.(3分)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开关K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下列表示K过压、K过热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6.(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3页(共8页)
A.只闭合开关S1,灯L2发光
B.只闭合开关S2,两个灯泡串联 C.开关S1、S2、S3可以都闭合 D.闭合开关S1、S3两个灯泡并联
17.(3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8.(3分)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为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
A.R1<R2=R3,I1=I2=I3 C.R1>R2>R3,I1>I2>I3
B.R1=R2>R3,I1=I2>I3 D.R1>R2>R3,I1=I2=I3
19.(3分)关于导体电阻的正确说法是( )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所以导体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变小 C.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它的大小跟电压、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所以导体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变大
20.(3分)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水的温度/℃ 液体的温度/℃ A.0.9×103J/(kg•℃) C.3.6×103J/(kg•℃)
0 20 20 1 26 34 B.1.8×103J/(kg•℃) D.1.2×103J/(kg•℃)
第4页(共8页)
2 32 48
三、作图题与实验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6分,第23题10分共24分) 21.(8分)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温度升高10℃温度升高20℃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水 30 30 96 所需要的时间/s 163 所需要的时间/s 124 220 (1)在此实验中用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4)试用(3)结论解释:“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 。
22.(6分)小明在练习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使用的实验中,想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设计了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乙。(要求:滑动变阻器片P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小明把电路连接的正确无误,正确测出了电流和电压(如图丙所示)则电流为 A,电压为 V。
第5页(共8页)
23.(10分)小李和小乐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
(1)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李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2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连接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 (3)请在图3上只改动一根导线,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
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4)他们改正错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A处的电流IA/A 0.10 0.22 0.26 B处的电流IB/A 0.12 0.24 0.30 C处的电流IC/A 0.22 0.46 0.56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A、B、C处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多次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四、综合运用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
24.(6分)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8V,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2.4A、1.5A、1A,则电源电压是多少?通过L1、L2、L3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第6页(共8页)
25.(8分)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100kg.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3℃,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63℃.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吸收的热量;
(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煤气(q煤气=4.0×107J/m3)?
26.(8分)一辆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是72km/h,所受阻力为1260N,从甲地到乙地100km,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耗油10kg(汽油的热值4.2×107J/kg): (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汽车行驶时的功率是多少? (3)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第7页(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二十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扩散;温度; 2.机械;做功; 3.热值;不变; 4.正;负;不带电; 5.S1和S2;并; 6.大;3.36×105; 7.内;不变; 8.7;1.8;5.2; 9.电子;负;正; 10. ;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
11.D; 12.D; 13.A; 14.C; 15.A; 16.C; 17.C; 18.D; 19.C; 20.B; 三、作图题与实验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6分,第23题10分共24分) 21.加热时间;大于;沙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22.0.32;1.6; 2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A2、L2被短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换用电器或电源;寻找普遍规律;
四、综合运用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 24. ; 25. ; 26. ;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