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
田晓勇 著
前 言
纵观21世纪地方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既给高校管理者施展办学治校才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又对高校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地方高校实现规模扩张、提升层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以后,管理工作中相应出现了一系列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比如:如何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招生规模扩大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生存竞争能力;如何在社会思潮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如何在学生来源范围更加广泛的情况下,改进学生管理和服务手段,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在办学体制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有效加大办学投入,科学管理、合理运行、节约成本,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在日益重视高校的学术性、推动“去行政化”的情况下,加强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等等。因此,加强地方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和创新,是摆在地方高校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管理学是一门最富有实践性的科学,实践性是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创新的灵魂,没有实际,管理学研究就没有生命力。当代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技巧(经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没有人能够在课堂上培养出一个领导人。但是现有的管理者可以在一个充分思考的课堂上通过利用这些经验来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实践行为。”这些观念把管理学带入了一个新境界,这种重视实践经验,
通过实证归纳进行管理学研究的方法适应于包括教育管理学在内的各个管理科学研究领域。
宁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固原师专,地处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1978年建校,2006年升格,在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大潮中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从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跻身于全国本科学校行列,并且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硕士研究生招生“三连跳”,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历史性飞跃。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有了正确的选择就顺应了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秉持为宁南山区基础教育服务、为西海固民族教育服务、为固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办学特色,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17000多名,为宁南山区乃至宁夏全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原固原师专虽然地处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但以其卓越的办学成就曾经在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排行中屈指可数,在世纪之交全国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又以其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进入了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阶段。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的建设发展历程是地方高校的一个缩影,为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来说,一是学校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办学成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二是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带领学校走上了一条“专升本”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无疑是一种符合地方实际、学校实际、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正确战略抉择;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固原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在硬件建设上给予巨大投入,为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四是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在继承的基础上锐意革新,迅速适应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快速步入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轨道,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实质性转变。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所取得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成就与宁夏南部中心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大放异彩,不能不说是宁夏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辉煌成就,是前后几代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人艰苦创业的丰硕成果,是宁南西海固地区180多万回汉各族儿女的共同梦想,是地方高校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宝贵财富。认真总结和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地方高校特色
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在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工作期间,尤其是参与宁夏师范学院的创建暨固原师专“专升本”工作期间,见证了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为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见证了固原师专升格为宁夏师范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见证了宁夏师范学院在合格本科师范学院建设中创造的突出成就。高校管理不止是一门科学,其中的理论知识博大精深,其中的经验体会浩如烟海,但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层次,又处于一个特殊的区域,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又做出一些特殊的成就,必然有其特殊的理念、特殊的做法和特殊的意义。
本书以宁夏师范学院建设、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例,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和所见所闻,运用实证归纳的方法对地方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加以研究,供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和有志于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学生阅读、研究、借鉴。全书共分十章,包括学校管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估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内容。本书的资料和数字都是出自一些原始材料,为了保持案例的历史原貌,在引用时未加改动,特此予以说明。
田晓勇
2012年8月26日于固原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端正学校办学思想 二、面向农村基层,增强培养对象“三个意识” 三、改革专业结构,全面适应公民素质教育要求 四、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五、发挥地方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
第二章 西海固民族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西海固民族教育的现状 二、发展西海固民族教育的保障措施 三、增强西海固民族教育的自身活力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亟待加强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
二、加强理论武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三、充实和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四、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章 准确把握历史发展机遇 把学校做大做强
一、“强校升本”是学校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
二、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学校发展思路
三、全面加强建设,为把学校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四、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赢得全方位社会支持
五、为学校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第五章 强化内部管理是建设合格高校的基础工程
一、强化管理,全面实现学校顺利转轨
二、加快步伐,建设高档次现代化大学校园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学校组织保障能力
五、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六章 教育评估是地方高校质量提升的有效抓手
一、教育评估要坚持自我评估和校外评估相结合
二、本科评估的基本指标和评估方法
三、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第七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基层党的建设
一、党建工作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组织保证
二、保证监督是院系党总支的基本职能
三、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
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第八章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把学校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
二、以深入细致的作风落实干部工作职责
三、强化管理,建设过硬的干部队伍
四、建立问责机制,提高干部的执行力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立足地方实际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则
附录一:砥砺奋进 志存高远
——固原师专创业者的足迹
附录二:加强宁夏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附录三:提升中青年干部领导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
后记
后 记
在这本拙著即将付梓成书的时候,我由衷的感谢母校对我的教育培养,由衷的感谢我的老师宁夏师范学院副院长钟正平教授、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处杨永贤先生对我的指点和帮助,由衷的感谢我的妻子黄芳玲女士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同时由衷的感谢各位同仁们为我提供了书写和出版的便利条件。
我认为,本书除了研究地方高校教育管理理论以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的发展历史和成就。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编志修史,惠及后人。本书就是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一段建设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作为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师专)的学生,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也算是对母校的一点贡献。
二、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些反思。人至少是应该有所作为的。通过本书我至少可以看看以前究竟做了些什么。君子弘毅,任重而道远,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反观自己以前的工作和经历,多少能从中找到一些教训、得到一些提高。本书不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激励自己更加勤于思考问题,更加勤奋工作学习,在地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三、对在地方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给予一些启示。高校是人才云集的地方,这里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尤其是对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所以,能长期安心于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很难能可贵的,在地方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想成为专家、学者就应该尽早到教学、科研岗位上去发展,但有的人或者死认一条理,或者身不由己,必须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待下来,这些人把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文字积累下来,就会感到自己在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并不是一事无成,一无所获,只要认真研究教育行政管理的规律,认真研究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毕竟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田晓勇
2013年6月1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