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提高

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提高

来源:尚车旅游网


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提高

摘 要:文章通过对石油工业标准的发展,阐明了石油产品质量的提高是石油工业标准不断提高与改进的主导因素,文章以《轻柴油》、《车用无铅汽油》等技术标准的更替,证明了石油产品质量的提高的不仅仅依靠技术研发,更重要的是依赖标准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石油工业 标准 石油产品 质量

石油工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行业,我国的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也日新月异,产品众多的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特性以及它的适用性等,都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产品特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来自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技术要求不断完善、提高来实现的。诸如按标准要求施工,按标准要求投料,按标准要求操作;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依照标准方法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评价)以及符合产品标准中严格规定的技术指标等。标准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的始终,合格的、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严格的标准要求。石油工业标准的发展、进步,促进了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的提高。

1.石油工业标准

我国的石油工业标准起步早,数量多,质量高。在现行的标准中有1964年发布实施的标准,如《汽油诱导期测定法》,这部标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提出,由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起草的,1964年4月1日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标准局发布,1964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原石油工业部标准SYB2102-1954《汽油诱导期测定法》作废,这部作废的标准,它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标准起草工作早在1954年以前就开始了。在这个时期发布的标准还不仅仅是这一部,其中还有GB/T257-1964《发动机燃料饱和蒸汽压测定法》、GB/T377-1964《汽油四乙基铅测定法》、GB/T378-1964《发动机燃料铜片腐蚀试验法》、GB/T388-1964《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还有GB/T505-1965《发动机燃料硫醇含量测定法》、GB/T512-1965《润滑脂水分测定法》等,这些标准都是原石油工业部在1954年至1960年间发布实施的。从这些现行的标准中反映出,石油工业标准不仅仅起步早,而且还反映出标准起草的质量高,是学科研究、科技进步的成果与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有机结合的典范;从大量现行的石油工业标准中还反映出,这些标准体现的不是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也不是仅仅反映本部门局部的利益,而是充分体现了它的科学价值,体现出了它的民主性,适用性,长久性,在执行中具有的权威性。因此,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标准化有关部门曾先后多次编辑出版了《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汇编》、《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试验方法行业标准汇编》。书中收集了大量的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全面系统地提供最新的标准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最新情况,为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使用、科研和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的提高

人们都知道,所有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都来自于天然石油,而天然石油是一种特别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含有几百甚至几千种化物的混合物(美国石油科研部门曾检出了含有1346种化合物的烃),组成化合物最主要的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及其它衍生物。这些物质经过炼制和深加工,生产出了大量的、数不尽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为了保证这些产品的质量,石油工业起草和颁布了相应的石油产品质量标准。

标准,是允许修改、补充、完善和作废的,从它的存在价值来看,它始终处于动态。例如1992以后,石油产品各技术归口单位对原石油部标准(SYB)及专业标准(ZBE)转为行业标准,用“SH”(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拼音缩写)做标准代号字头,还有相当一部分标准已经转为国家标准,这是标准的宏观变化,真正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还是标准中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指标)的根本改变。例如,轻柴油和车用无铅汽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4年批准的GB252-1994《轻柴油》中,质量水平设了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档次。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252-2000《轻柴油》中,质量水平只设一档,除酸度外,各项质量指标均投到优等品档。通过产品质量标准中技术要求的这一变化,现在我们再见到的合格的轻柴油都是以往的优等品,过去的一等品、合格品的轻柴油现在就不复存在了,无形中,轻柴油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由于天然石油中含有少量不同的硫化物,在石油产品中主要是有机硫化物,有时也有极少量腐蚀性极大的元素硫和硫化氢溶于油中。它腐蚀性强,损害人体健康,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国家新的标准GB252-2000《轻柴油》,出于“人本”理念,将过去的硫含量由不大于0.5%(m/m)~1.0%(m/m)严格控制在0.2%(m/m)以下,取消了活性硫硫醇硫项目,一并由硫含量控制这个项目指标。

液体油品中含有可能蒸发的轻质组分,这些轻质组分大多是烷烃。烷烃在化学性质上是比较安定的化合物,一般在常温下不和空气中氧发生作用,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或者辉光放电、化学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易产生爆炸。国家标准技术要求中的闪点,是保证液体油品进行贮运和使用安全的重要质量指标。GB252-2000《轻柴油》,将过去的闪点上限由65℃降至现在的55℃,降低了安全爆炸线,也就是说,现在在55℃时就要验证一下轻柴油是否安全,如果在55℃时轻柴油就能点燃,现在就视为不安全了,再用原来的65℃来判定轻柴油的安全性能是不允许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轻柴油的使用安全性。

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是在SH004-1993《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基础上,考虑到我国2000年汽油无铅化的实际情况对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部分质量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如硫含量,由不大于0.15%(m/m)降为不大于0.10%(m/m),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执行硫含量不大于0.08%(m/m);铅,是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的化学元素之一。过去为了提高汽油使用时的抗爆性,在汽油中广泛采用添加四乙基铅抗爆剂。四乙基铅毒性非常大,含有这种物质的汽油燃烧后,严重污染大气,重者可发生城市居民中毒。为此,国家对车用汽油中的含铅问题非常重视,通过颁布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标准,明确了不允许故意加铅,并且

还规定了自2000年起全国范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尽管标准技术要求中没有取消铅含量项目,但是铅含量质量指标由不大于0.013%(L/L)降为不大于0.005%(L/L)。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中还增加了苯含量测定项目〔质量指标定为不大于2.5%(V/V)〕,芳烃含量测定项目〔质量指标定为不大于40%(V/V)〕,烯烃含量测定项目〔质量指标定为不大于35%(V/V)〕,还规定了铁不得人为加入。,通过上述标准要求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如今生产的轻柴油、车用无铅汽油面貌焕然一新,产品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一部标准在重新修订过程中,有的质量指标看似仅有百分之零点几甚至千分之零点几的变化,但是,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标准的每次修订,指标的变化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的价值世人瞩目。石油工业标准,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产品的质量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北京《石油产品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版)20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