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13___年至_2014___年 第10、11、12周
章节名称: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企业所得税基本要素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方法。
教学重点: 一、 二、 三、 四、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的计算 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税额的扣除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教学难点: 一、 二、 三、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一、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和税率
一、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包括(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外资企业、7、外国企业8、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纳税人分为: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收入的确定
准予扣除项目的确定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1
居民企业 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二、征税对象 征税范围
1、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其他所得(包括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税率 1、法定税率25%
2、微利企业低税率 20% 微利企业标准 167页 3、高新技术企业 15% 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表
行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饮食服务业 娱乐业 其他行业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方法
2
应税所得率(%) 7—20 10—20 10—25 20—40 10—30 A、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
一、收入总额(包括1、生产经营收入2、财产转让收入3、利息收入4、租赁收入 不包括融资租赁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股息收入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物资及现金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及其他收入。)
1、销售货物所得 2、提供劳务所得 3、 转让财产所得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接受捐赠所得 8、其他所得 二、准予扣除项目范围和标准
(一)、准予扣除的项目:纳税人每一年度发生的与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成本:是指生产经营成本
费用:是指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经营费用
税金:是指准予税前扣除的除增值税以外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等
损失:是指营业外损失、转让财产损失、投资损失及其他损失 (二)特殊扣除的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1、借款利息支出
全额扣除 生产经营中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 发行债券利息支出全额扣除 限额扣除 向非金融机构借款 扣除限额为银行同期借款利息、 不得扣除 购置固定资产完工前的利息。举例:
向民间投资公司借款20万元,利率16%,同期银行贷款利率6% 不得扣除20万 ×(16%—6%)=2万 2、工资薪金支出 全额扣除
3、五险一金 和三项经费 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扣除 14%福利费 2%职工经费 1。5%职工教育费。
规定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3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五险一金 计提比例各地区、各单位可以自行决定,超出比例部分不得扣除
4、捐赠支出 不得扣除 直接捐赠不得扣除
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限额扣除 限额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
全额扣除 红十字、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活动场所、老年性服务机构、宋庆龄基金会、非
关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华健康快车、农村寄宿制学校 )
举例 通过机构向希望工程捐赠80万,直接向福利院捐赠10万,当年企业利润总额 500万。
准予扣除 500×12%=60万 不得扣除80-60=20 直接捐赠 10万不得扣除 调增 20+10=30万 5、坏账损失与准备金
不得扣除 除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包括资产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或工资准备金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坏账准备金的提取限额
备抵法下, 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直接法下,当期坏账损失全额扣除。
举例:计提坏账准备金6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000万元,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5万元,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0万元.
坏账准备金 准予扣除2000×0。5%=10万
4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60+5=65万 不得扣除 65—10=55万 跌价准备金20万 不准扣除 6、业务招待费
扣除限额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 销售收入的5‰
两者计算结果取小.没达到限额的据实扣除
举例:当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发生业务招待费60万
限额的确定,5000×5‰=25万 60×60%=36万,取小,准予扣除25万调增 60—25=35万 7、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
限额扣除 按营业收入的15%限额扣除 超过部分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8、三新研发费 据实扣除 加计扣除50%。 亏损企业不得加计扣除 财政拨付的研发费不得扣除. 举例:今年80万研发费
准予扣除的研发费= 80+(1+50%)=120万元。 9、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100%加计扣除
例:共支付残疾人员工资5000元,准予扣除5000×(1+100%)=10000 三、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有
1、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2 赞助支出,
3、与收入无关的货款担保, 4,除坏账准备金外的其他准备金 5、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6、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利息支出。 四、亏损弥补:
5
从联营方分回利润先补亏,后计税
从联营方分回利润的补亏顺序(1、还原成税前利润,2、弥补亏损,3、余额补税(税率相等 不用补税 税率不等 需补税)。
案例:从关联方分回利润50万元,当年企业亏损10万元,关联方税率15% 企业税率为25%。计算所得税。
还原税前利润 50÷(1—15%)=58.8235
计算应税所得 58.8235-10=48.8235 假设当年企业盈利100万元,
应交所得税=(100—50)×25%+48.8235×(25%—15%)=17。38235万元。 五、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调整
1、计算境内、外应交所得税款=境内、外所得合计×25% 2、计算在境外已纳税额=境外所得×境外税率 3、计算境外税款扣除限额=境外所得×所得税率
注意,计算扣除限额时,按照境内、境外税率孰低的原则确定 4、汇总后应缴纳所得税=境内、外应交所得税额-境外扣除限额
举例:某企业年度应税所得额500万,其中境外所得100万,所得税率25%,境外所得已经按照40%的税率在境外缴纳了税款40万元,境内、外所得的计算方法一致. 抵免前应纳所得税款总额=500×25%=75万 境外税款扣除限额=100×25%=25万 抵免后应缴所得税款=165—25=140 上例中假定境外税率为15% 则 扣除限额=100×15%=15万 抵免后应缴税款=165—15=150万
B、应税所得计算的间接法
公式 应税所得=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
调增项目 1、超过限额的各项支出 以及不得扣除的项目 应调增应税所得。 1)利息支出 2)超比例提取的五险一金
3)商业保险 4)超比例提取的三项经费 5)捐赠支出 6)业务招待费支出
6
7)超比例提取的坏账准备 以及其他各项准备金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9)税收滞纳金 10)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11)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租金、特许权使用费
12)从联营方,境外企业、投资方、中外合资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
2、会计未确认收入,税法确认的收入,
例如,视同销售,按成本转账,未确认收入。
调减项目 1)国债利息收入
2)联营方、被投资方、境外、中外合资企业分回利润 3)税前弥补亏损
4)加计扣除的三新研发费,残疾人工资。 六、税收优惠 187页 1、高新减免 减按15%
2、三产减免 农村、农业服务行业免征 科研机构 高效技术服务收入免征.
3、新办企业减免(1、咨询业两年免征2、交通运输、邮电通讯1年免征 两年减半征收, 4、公用事业 商业 物资业 外贸 旅游 仓储 餐饮 服务等减一年
5、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安置待业大于60%免三年,三年期满后,新安待业人员大于30%减半两年。
6、三废产品减免 五年内减免. 7、老少边穷地区减免三年。
8、技术转让年净收入30万元以下的免征。 9、自然灾害减免 10、校办工厂免征
11、福利企业 安置四残人员占总人数35%以上的免征,占总人数10以上的减半征收。 12、乡镇企业按应缴税额减免10%征收。 13、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案例:某化妆品公司,2007年度会计利润总额4000万元,实发工资2000万元,从联营方分回利润50万元,利率相等,营业收入9000万元,发生广告费1500万元,向非金融机构借款
7
200万元,年利率6%,同期银行利率5%,发生招待费45万元,通过机构向希望工程捐赠5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金6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000万元,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5万元,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60万 税收滞纳金5万 税率25%。 需要调增的项目
1、实际利息支出=200万×6%=12万 扣除限额=200万×5%=10万 应调增2万
2、实际招待费45万 扣除限额=45×60%=27 扣除限额9000×0.5%= 45万 调增45-27=18万 3、实际广告费1500万 准予扣除9000×15%=1350万 调增150万 4、坏账准备金 准予扣除2000×0.5%=10万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60+5=65万 不得扣除 65-10=55万 调增55万 跌价准备金20万 不准扣除 调增20万 合计调增75万元
5、捐赠 实际捐赠500万 捐赠限额=4000×12%=480
不得扣除=500-480=20 调增20万 6、税收滞纳金 调增5万 调减项目
1、联营单位分回利润 2、国债利息
应税所得=4000+2+18+150+75+20+5-50—60=4160万 应纳税=4160×25%=1040万 预交及清算
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按年计算 分月或分季预交,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交,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多预缴的所得税 在下一年度抵交,少预缴的所得税,在下一年度内缴纳 所得税征收办法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8
三、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四、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 (一)税率不变情况下的会计除处理 (二)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查账征收 2、核定征收
1)定额征收 适用于成本费用均不能正确核算的 不能查实,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适用于收入能查实 收入×应税所得率 成本能查实 收入不能查实 应税所得=成本÷(1—所得率)×所得率.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