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浮力专题练习含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浮力

一、

题一:如图所示,浮在水面上的一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60cm3,露出水面的体积是40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题二: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深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a、c B.a、d C.b、c D.b、d

题三: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是反映人给铁块的拉力F大小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g=10N/kg)

求:(1)铁块的重力; (2)铁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3)铁块的体积。

题四:一只质量为60g的鸡蛋漂浮在盐水中,如图1所示,画出鸡蛋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 1 - / 8- 1 -

图1 图2

题五: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中漂浮,画出物体A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题六:如图所示,气球下面挂个小石子,快速沉入水中。下沉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气球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B.气球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气球受到水的浮力变小 C.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气球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D.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气球受到水的浮力变小

题七:如图所示,气球下面挂个小石子,一起悬浮在水中。缓缓沿容器壁加水,则气球和小石子将( ) A.上升 B.下降 C.仍悬浮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题八: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9.3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经过讨论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刚所在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比较图中①、②两图,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 (2)图中的 三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 2 - / 8- 2 -

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图中的⑤⑥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小刚在验证猜想3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同组的小军认为它的结论不准确,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

题九: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序号),该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 不变,得出猜想 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二、计算题

- 3 - / 8- 3 -

1、如图所示,一艘轮船正在长江上航行,假设船体和货物总重为7500 吨,江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10N/kg)求:(1) 轮船受到的浮力;(2) 船体浸在水面下的体积。

2、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体积浸入水中(g=10N/kg)。求:(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2)木块的体积。

3、将一质量为5kg,体积为6×10-3m3的西瓜浸没在水中,静止后西瓜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10N/kg)

4、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4,求这个木块的密度。

- 4 - / 8- 4 -

浮力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一:(1)0.588N; (2)0.6×10kg/m 详解:

(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3

3

F浮水gV排1103kg/m39.8N/kg6010-6m30.588N (2)木块漂浮,GF0.588N,Gmg,木块质量:mG0.588N0.06kg, g9.8N/kg木块的密度为:2

m0.06kg330.610kg/m。 63V(4060)10m3

题二:(1) 3454cm (2) 0.0314 m

详解:(1)木头横截面的半径为:20÷2=10cm,两个底面积:3.14×10×2=628cm,侧面积:3.14×20×100=62.8×100=6280cm,表面积:628+6280=6908cm,与水接触的面积:6908÷2=3454cm;(2)3.14×10×100=31400cm=0.0314m。 题三:A

详解:由公式pgh可知,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a对、b错;

根据公式F浮gV排可知,完全没入以前,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不管深度怎样改变,浮力大小不变,故c对、d错,BCD错,选择A。

-43题四:(1)10N;(2)4N;(3)410m.。

2

3

32

2

2

2

2

详解:(1)当铁块还在空气中时,此时拉力即为铁块的重力,即G=10N; (2)由图象乙可知,铁块浸没后的拉力为6N,则铁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F浮G-F控10N6N4N; (3)由F浮gV排公式变形可得: V排F浮水g4N43, 410m331.010kg/m10N/kg-43因此时铁块全部浸没,所以V排V铁410m。 - 5 - / 8- 5 -

题五:

详解:鸡蛋漂浮在盐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两个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浮Gmg0.06kg9.8N/kg0.588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题六:

详解:物体漂浮,F浮G,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图所示。 题七:D

详解:小石子和气球在水中下沉,所处深度增大,由pgh,水不变,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这样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气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F浮水v排g,水不变,气球收到浮力逐渐变小,AC错;气球下降,受到的压强增大,B错;选择D。 题八:B

详解:物体悬浮,F浮G物;沿容器壁缓慢加水,随着水面升高,根据pgh可知物体受到水的压强变大;这时气球的体积随着水的压强的增加而变小,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小,F浮水V推g,气球与石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小;气球与石块受到的重力不变,此时气球与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重,将下沉。故ACD错,选择B。

题九:排开的液体;F1-F2;ρ液(V2-V1)g;浮在液面

详解: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②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掉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F1-F2;

③根据ρ=m/V和G=mg可得,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表达式为G排=m排g=ρ水V排g=

ρ水(V2-V1)g;所以把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G排=ρ水(V2-V1)g进行比较;

④除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下沉的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部分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外,同样适用物体浮在液面 的情况。故答案为:排开的液体;F1-F2;ρ液(V2-V1)g;浮在液面。

- 6 - / 8- 6 -

题十:(1)不赞同;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V排g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形状无关,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质是引起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使浮力改变;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探究方案: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的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算出浮力F浮1G-F1

③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算出浮力F浮2G-F2 ④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算出浮力F浮3G-F3

(3)比较三次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若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大小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详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V排g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形状无关,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质是引起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使浮力改变; (2)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体积不变,改变形状,其中可供选择的器材中橡皮泥能满足要求;此实验的关键在于设计对比性实验,利用两次称量去比较橡皮泥在形状改变时所受浮力大小得出结论。

题十一:(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②、③、④;液体的密度;

(3)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详解:(1)①、②两图,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2)②、③、④三图,都是水,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⑥两图,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由②、③、④知,在浸没前,随深度的增加,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由④、⑤知,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深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即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答案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②、③、④;液体的密度;(3)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 7 - / 8- 7 -

题十二:(1)变小;变大;(2)2;不正确;(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控制变量法

详解:(1)由图可知: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指针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浮=G-F示,重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浮力变大;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是探究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变的,根据F浮=G-F示可知,浮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猜想2是错误的;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是验证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同的,根据F浮=G-F示可知,浮力的大小是不同,猜想3就是正确的;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保证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 8 - / 8-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