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来源:尚车旅游网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 阐述了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杨树溃疡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综防措施

杨树溃疡病(Botryospheria ribis(Tode)cross.et Duss)又名水泡型溃疡病,近年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发生,对杨树生长构成巨大威胁。汤阴县2005年以来累计发生杨树溃疡病面积已达200hm2,而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为了有效防治杨树溃疡病发生和蔓延,我县森防站2年来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1发病症状

杨树溃疡病主要危害杨树主干和枝梢。早春及晚秋,树皮上出现近圆形水渍状和水泡状病斑,病斑直径约1cm,严重时流出褐水,以后病斑下陷。病斑内部坏死范围扩大,当病斑在皮下连接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翌年在枯死的树皮上出现轮生或散生小黑点(子座)。

2发病原因

2.1病菌成活期长

根据观擦,病菌成活期可达2~3个月,13~38℃均可萌发,几乎全年可侵入寄主,并潜伏于寄主体内,在春季和夏秋季天气干旱,寄主生理失调时表现出症状,有2个间断的发病期。

2.2扩散蔓延迅速

杨树多为纯林,而且栽植密度比较大,一旦出现病害,往往在短期内向四周扩散,形成大面积受害。受害株率可达30%以上。

2.3群众认识不足

目前多数群众对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防治已比较了解,但对杨树溃疡病防治缺乏认识,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综合防治措施

3.1防治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指导思想,把灾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3.2治理原则

3.2.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持续控制,防控结合,依法治理的原则。宣传普及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杨树溃疡病的传播和蔓延。

3.2.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3.2.3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快速的应急处理能力。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扑灭”的要求,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地处理。

3.2.4坚持依法防治,职责明确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扑灭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并实行分级控制。对不同等级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2.5坚持依靠科技,综合防控的原则。依靠专家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快药物防治研究和应用的步伐,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技术,尽早实现防治工作从化学防治为主转向生物防治。

3.3治理措施

3.3.1组织保障措施。健全县级森防机构,配备先进的监测和信息传输设备,培训专兼职技术人员,建立起高素质的疫情监测、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同时,组建快速、高速、机动性强的防治专业队。县财政加大对森防机构基础设施和防治经费的投资力度,确保人员、物质、经费三到位。

3.3.2防治措施。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情信息,为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大防治力度,以专业防治为主,专业队与群众防治相结合。实行分级防治,落实森防责任制,县级以上廊道防治由县政府统一防治,乡级廊道由乡(镇)政府组织防治,村与村之间道路由各村负责防治,群众责任田树木由群众自己防治。

3.3.3营林措施。加强中幼林抚育,采取间伐、修枝、浇水、施肥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能力。积极营造混交林,随起随栽,严禁假植时间过长,尽量减少苗木创伤。注意苗木来源,实行严格检疫,栽植抗病品种,防止病害蔓延。提倡桐、杨混交,杨、楝混交,杨、柳混交,逐步扩大混交比例。

3.4化学防治

春夏秋防治相结合,用 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200倍液,于侵染或发病前喷洒树体均有较好效果。

4参考文献

[1] 吐尔巴依·达吾来提汗,王念平,牛景军.杨树溃疡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95.

[2] 杜国玉.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国土绿化,2007(5):39.

[3] 刘大勇,王炳胜,薛杰,等.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