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文):室内设计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Interior Design 适应专业和层次:环境设计 总学时数:56学时
先修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装饰材料与施工、装饰工程预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由于人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渡过,室内环境对人体的身心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室内设计就成为建筑环境设计系列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对建筑设计的成败举足轻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掌握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和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3、 了解各类型的室内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能绘制正确、清晰的施工图和构造详图。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
二、 课程的内容
1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以及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间的区别,简单了解室内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并对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有初步认识,为本课程后继的学习奠定基础。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
理解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室内设计的发展
国内:原始社会→商朝的宫室→春秋时期→<考工记><营造发式><园冶>→各类民居。 国外:古埃及宅邸→古希腊和罗马建筑→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
当前我国室内设计的建筑装饰应该注意的问题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1.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2.加强环境整体观。3.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4.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
§2. 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
从理论上理解室内设计的内容、相关因素,以及室内设计的分类和设计方法步骤,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正确指导。 室内设计的内容 室内环境的内容包括:
1、由界面围城的具有空间形状和空间尺度的室内空间环境。 2、室内声、光、热环境。 3、空气环境等室内客观环境因素。 室内设计包含的主要方面: 1、室内空间组织、调整和再创造。 2、室内平面功能分析和布置。
3、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线形和装饰设计。 4、考虑室内采光、照明和音质效果。 5、确定室内主色调和色彩配置。
6、选用各界面的装饰材料、确定构造做法。 7、协调室内环控、水电等设备要求。
8、家具、灯具、陈设等的布置、选用或设计室内绿化布置。 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1、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2、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质选用。
3、室内内含物——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的设计和选用。 室内设计的分类
室内设计的类型可分为:1、居住建筑室内设计。2、公共建筑室内设计。3、工业建筑室内设计。4、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1.2.1. 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室内设计的方法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3、意在笔先或笔意同步,立意与表达并重。 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2、方案设计阶段。3、施工图设计阶段。4、设计实施阶段。
§3. 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认识室内设计所依据的各种基本条件、应该满足的各种基本要求,以及室内设计所具有的主要特点等,并能自觉按照各种要求进行室内设计。 3.2.1. 室内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以及人们在室内停留、活动、交往、通行时的空间范围。2、家具、灯具、设备、陈设等的尺寸,以及使用、安置它们时所需的空间范围。3、室内空间的结构构成、构件尺寸,设施管线等的尺寸和制约条件。4、符合设计环境要求、可供选用的装饰材料和可行的施工工艺。5、业已确定的投资限额和建设标准,以及设计任务要求的工程施工期限。 3.2.2. 室内设计的要求
1、室内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合理,符合声、光、热效应,满足室内的物质功能要求。2、室内空间造型优美,光、色及材质配置宜人,满足室内的精神功能要求。3、合理的构造技术、材料和设备选择,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符合相应的安全疏散、防火、卫生等设计规范,以及有关的定额标准。5、室内功能、装饰材料及设备具有更新调整的可能性。5、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的特点
1、对人们身心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2、对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考虑更为周密。3、较为集中、细致、深刻地反映了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装饰工艺美。4、室内功能的变化、材料与设备的老化与更新更为突出。5、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 从总体上室内设计学科日益完善,与多学科交叉日益明显。2、根据使用对象、建
筑功能和投资标准不同,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3、设计过程更加透明,向使用者开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设计、施工、材料、设备、设施之间的协调和配套关系加强。5、在设计、施工和工艺方面更加趋于干作业的预制安装。6、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4.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通过学习,了解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融贯运用。 空间组织
室内空间的概念
室内空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的,是人类有序生活组织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内含和概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补充、创新和完善。
室内空间特性
室内是与人最接近的空间环境,有人称之为人的“第二层皮肤”。 室内空间功能
室内空间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室内空间组合
1、 嵌入式(或称壁龛式)2、壁式橱柜3、悬挂式4、收蒇式5、桌橱结合式。 空间形式与构成
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和空间构成是建筑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 空间类型
1、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或灵活空间)。2、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3、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4、空间的肯定性和模糊性。5、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室内空间组合就是通过不同的分隔与联系方式,满足不同的活动需要,并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 空间的过渡和引导
空间的过渡和引导使各空间之间的联系更加自然有序,并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使空间更加丰富有趣。 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有:1、空间的导向性。2、视觉中心。3、空间构图的对比与统一。 空间形态的构思与创造
常见的基本空间形态:1、下沉式空间(也称地坑)。2、地台式空间。3、凹室与外凸空间。4、回廊与挑台。5、交错、穿插空间。6、母子空间。7、共享空间。8、虚拟空间。
室内空间设计手法:1、结合功能需要提出新的设想。2、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3、结构形式的创新。4、建筑布局与结构系统的统一与变化。
室内空间构图
构图要素:1、线条(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2、形状和形式。3、图案纹样。 构图原则:1、协调。2、比例。3、平衡。4、韵律。5、重点。 室内界面处理
界面的要求和功能特点
各类界面的共同特点:1、耐久性及使用期限。2、耐燃及防火性能。3、无毒。4、无害的核定放射剂量。5、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便于更新。6、必要的隔热保暖、隔声吸声性能。7、装饰及美观要求。8、相应的经济要求。
各类界面的功能特点:1、底面(楼、地面)——耐磨、防滑、易清洁、防静电等。2、侧面(墙面、隔断)——挡视线、较高的隔声、吸声、保暖、隔热要求。3、顶面(平顶、大棚)——质轻、光反射率高,较高的隔声、吸声、保暖、隔热要求。
界面装饰材料的选用
1、适应室内使用空间的功能性质。2、适合建筑装饰的相应部位。3、符合更新时尚的发展需要。
室内界面处理及其感受
室内界面不同的材料质地、界面线形等不同处理,都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5. 室内采光与照明
室内照明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室内照明的各种方式以及视觉效果,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融贯运用。 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光的特性与视觉效应
光是具有波状运动的电磁辐射的巨大连续的统一体中很狭小的一部分。 照度、光色、亮度
照度:单位为坎德拉(cd)的某一面上单位面积内接收的光通量为照度,其单位为勒克斯(Lx)。
光色:光色指光源的色温(K),可影响室内的气氛。
亮度:由被照表面反射回来的光通量,也称发光度,是人的一种主观的评价和感觉。 照度的控制
1、眩光的控制。2、亮度比的控制(①一般灯具布置方式。②照明地带分区。③室内各部分最大允许亮度比。) 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
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
采光部位:了解不同部位的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光线特点。 光源类型: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 照明方式
1、间接照明。2、半间接照明。3、直接间接照明。4、满射照明。5、半直接照明。6、宽光束的直接照明。7、高集光束的下射直接照明。 室内照明作用与艺术效果
1、创造气氛。2、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3、光影艺术与装饰照明。4、照明的布置艺术和灯具造型艺术。 建筑照明
1、窗帘照明。2、花檐反光。3、凹槽口照明。4、发光墙架。5、底面照明。6、龛孔(下射)照明。7、泛光照明。8、发光面板。9、导轨照明。10、环境照明。
§6.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
通过学习,了解室内色彩的基本概念,以及色彩的生理、物理和心理效应,初步掌握色彩设计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融贯运用。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三属性 色相、明度、彩度。 色彩的混合
1、原色。2、间色。3、复色。4、补色。
材质、色彩与照明
质感的美感表现:
1、粗慥和光滑。2、软与硬。3、冷与暖。4、光泽与透明度。5、弹性。6、肌理。 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理效应
色彩的物理效应
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色彩的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了解不同的颜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各种反映的特点。 色彩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了解不同的颜色的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室内色彩设计方法
1、单色调。2、相似色调。3、互补色调。4、分离互补色调。5、双重互补色调。6、三色对比色调。7、无彩色调。
室内色彩的组成
1、背景色。2、装修色彩。3、家具色彩。4、织物色彩。5、陈设色彩。6、绿化色彩。
§7. 室内家具与陈设
通过学习,了解室内家具和陈设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并能根据设计要求,配置合适的家具和陈设,完善室内设计效果。 家具的发展
我国传统家具
简单了解我国传统家具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国外古典家具
简单了解国外古典家具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近现代家具
简单了解近现代家具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家具的尺度与分类
简单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的关系,以及家具设计的基准点和尺度的确定,从而对家具的分类与设计具有初步的认识。 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1、明确使用功能,识别空间性质。2、利用空间、组织空间。3、建立情调、创造氛围。 家具的选用和布置原则
简单了解家具布置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家具的形式与数量,掌握常用的家具布置方法,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室内陈设的意义、作用和分类
对室内陈设的意义、作用与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室内陈设的选择和布置原则
简单了解室内陈设的选择和布置原则,并能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8. 室内绿化与庭园
通过学习,对室内绿化的作用与布置方式,以及室内植物特性及选用原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室内庭园的作用与功能,并对以后的设计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室内绿化的作用
1、净化空气、调节气候。2、组织空间、引导空间。3、柔化空间、增添生气。4、美化环境、陶冶情操。5、抒发情怀、创造氛围。 室内绿化的布置方式
1、重点装饰与边角点缀。2、结合家具、陈设等布置绿化。3、组成背景、形成对比。4、垂直绿化。5、沿窗布置绿化。 室内植物选择
简单了解室内常用的各种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的特性,并能在设计实践中正确选用。 室内庭园
简单了解室内庭园的作用与功能,并对以后的设计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9.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通过学习,对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有初步认识,并对以后的设计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是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的科学。联系到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使用效能。 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了解人体工程学对人体的构造和人体动作领域计测,以及对人体生理和心理计测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为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2、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3、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质环境的最佳参数。4、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0.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通过学习,对当前各种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的成因及特点有初步认识,并对以后的设计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造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要创造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它表现于形式,但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室内设计的风格
1、传统风格。2、现代风格。3、后现代风格。4、自然风格。5、混合型风格。 室内设计的流派
1、高技派或称重技派。2、光亮派。3、白色派。4、新洛可可。5、风格派。6、超现实派。7、解构主要派。8、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三、 学时安排: (一)
序号 1 2 3 4 5 1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 2. 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 3. 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4.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5. 室内采光与照明 6.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 总学时分配:课堂讲解:56学时
基本内容 考核点 学时 备注 4 4 8 8 8 6 7. 室内家具与陈设 8. 室内绿化与庭园 8 7 8 9.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10.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8 8 四、授课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拟结合设计选题,讲解相应的设计原理,使学生们在自己动手设计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设计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从而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配合具体内容,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言而有物,形象生动。
六、参考教材:
《室内设计》,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单文革主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