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①HW0201-表示管道号,其中:HW-物料代号,热水;02-工程工序编号,第02号;01-管道顺序号,第01号。
②150 –管道尺寸(管径),公称通径150mm,。
③L1B-管道等级,其中: L-国内标准压力等级代号,1.0MPa; 1-顺序号,第1号; B-管道材质类别,碳钢。
2.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屋顶或墙面时应如何处理?
答: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应密封。套管的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并不得影响管道的热位移。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离套管端部不应小于150mm。套管应高出楼板、屋顶面50mm。管道穿过屋顶时应设防雨罩。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或防爆墙。
3.管道的标注分几部分?
答:管道布置图中的管道应标注四个部分,即管道号(管段号)(由三个单元组成)、管径、管道等级和隔热或隔声,总称为管道组合号。管道号和管径为一组,用一短横线隔开;管道等级和隔热为另一组,用一短横线隔开,两组间留适当的空隙。
4.管道布置图的比例和图幅如何定的?
答:常用的比例有1∶30,也可采用1∶25或1∶50,但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
管道布置图图幅应尽量采用A0,比较简单的也可采用A1或A2。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种图幅。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5.管道布置图的阅读步骤?
答: (1) 概括了解 首先要了解视图关系,了解平面图的分区情况,平面图、立面剖视图的数量及配置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了一步弄清各立面剖视图在平面图上剖切位置及各个视图之间的关系。注意管道布置图样的类型、数量、有关管段图、管件图及管架图等。
(2) 详细分析,看懂管道的来龙去脉,从起点设备开始,找出这些设备所在标高平面的平面图及有关的立面剖(向)视图,然后根据投影关系和管道表达方法,逐条地弄清楚管道的来龙去脉,转弯和分支情况,具体安装位置及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及管架等的布置情况。分析图中的位置尺寸和标高,结合前面的分析,明确从起点设备到终点设备的管口,中间是如何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管道布置体系的。
6.管道轴测图的内容有哪些? 答:管道轴测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管段及所属阀门、管件、仪表控制点等图形符号。(2)尺寸和标注。(3)方向标。(4)技术要求。(5)材料表。(6)标题栏。
7.管口方位图的视图如何画?
答:非定型设备应绘制管口方位图,采用A4图幅,以简化的平面图形绘制。每一位号的设备绘一张图,结构相同而仅是管口方位不同的设备,可绘在同一张图纸上,对于多层设备且管口较多时,则应分层画出管口方位图。用细点画线和粗实线画出设备中心线及设备轮廓外形;用细点画线和粗实线画出各个管口、鑵耳(吊柱)、支腿(或支耳)、设备名牌、塔裙座底部加强筋及裙座上人
-----
孔和地脚螺栓孔的位置。
1、直接热源
(1)烟道气加热 优点是温度高,可达1000 ℃ ,使用方便,经济简单,缺点是温度不易控制、加热不均匀和带有明火及烟尘。
(2)电加热 优点是加热均匀、温度高、易于调节控制、清洁卫生,缺点是成本高
2、间接热源
(1)高温载热体 加热温度范围可达160-500 ℃ ,对于160-370 ℃的常用联苯与联苯醚的混合物,加热温度在350-500的常用熔盐混合物HTS(即NaNO240%、KNO353%、NaNO37%),熔点142 ℃ 。
(2)水蒸气 化工生产中使用最广的热源,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加热均匀、速度快及易控制,但温度高时压力过大,不安全,所以多用于200 ℃以下的场合。
9.(1)燃烧三要素 物质本身具有可燃烧性、环境中气体含有助燃物(比如:氧气等)、
明火(或火花)。
(2)闪点 物质在明火中能点燃的最低温度。
(3)自燃点 物质在没有外界引燃的条件下在空气中能自燃的温度。
-----
(4)爆炸极限 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该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最低至最高浓度范围 。
(5)燃烧热 可燃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全部热量。
(6)爆炸 爆炸是由于巨大能量在瞬间的突然释放造成的一种冲击波。
1、设备购置费 2、安装工程费 3、建筑工程费 4、其他基本建设费用
1、工程费用 2、其它费用 3、总预备费 4、专项费用
12.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
13.设备布置分操作区和标配管区两部分经常操作和观察管口布置在操作区,排出管布置在容器底部。
一.填空题
1. 新建项目设计包括新产品设计和采用新工艺 或新技术的产品设计。
2. 设计代表的任务是参加基本建设的现场施工和安装。
3. 化工计算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设备选型和计算三个内
容。
4. 设备是完成生产过程的重要条件,是确定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时必然涉及到的
-----
因素。
5. 工艺流程草图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处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及去向。
6. 设备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应标注位号和名称。
7. 对于连续操作过程,选用单位时间作为基准是很自然的。
8. 工艺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工艺需要,计算并选择某种型号设备,以便订货。
9.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确定反应釜是连续操作还是间歇操作。
10. 设备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的要求。
11. 化工厂使用最多的换热器是列管式换热器与再沸器。
12. 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和阀门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
13. 管架是用来支承、固定和约束管道的。
14. 循环冷却水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对管道产生腐蚀并在管壁上
结垢。
15. 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16. 化工设计可根据项目性质分类,也可按设计性质分类。
17. 施工图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扩大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解决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
项问题。
18. 扩大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设计说明书和说明书的附图、
附表。
19.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管道的标注内容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管道号、
管径和管道等级。
20. 执行器的图形符号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组合而成。
21. 加压操作的塔可分为气相出料和液相出料两种。
22. 物料衡算的理论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3. 流量大而扬程不高时可选用单级离心泵。
24. 对于釜式反应器,依靠搅拌器来实现物料流动和混合接触。
25. 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上的位置。
-----
26. 容器分中间贮存容器与原料及成品贮罐两类。
27. 管架按位置可分为管道管架和室内管架两类。
28. 换热器与邻近设备间可用管道直接架空连接。
29. 工业上采暖系统按蒸汽压力分为低压和高压两种。
30. 自燃点是指物质在没有外界引燃的条件下在空气中能自燃的温度。
31.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以车间(装置)或工段(分区或工序)为主项进
行绘制。
32.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一般应画出所有工艺物料和辅助物料的管道。
33. 再沸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流循环式,另一种是沉浸式。
34. 对于间歇操作过程,按投入一批物流的数量为基准,最为方便。
35. 化工设备从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称标准(定型)设备;一类称非标准(非定型)设备。
36. 填料塔操作气速比泛点气速小 。
37. 化工设备的材料除考虑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当考虑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质。
-----
38. 墙按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
39. 车间厂房布置包括车间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
40. 塔和立式设备的人孔,应对着空场地或检修通道而布置在同一方向。
41. 泵应尽量靠近供料设备以保证良好的吸入条件。
42. 设备布置图是表示一个车间或工段的生产和辅助设备在厂房建筑内外布置
的图样。
43. 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与冷冻以及采暖通风等专业。
44. 化工热源可分为直接热源和间接热源。
45. 燃烧热是可燃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全部热量。
二.选择题
1. 概念设计的规模应是(B)
A小试时的最佳规模。 B工业化时的最佳规模。
C中试时的最佳规模。 D大型试验时的最佳规模。
-----
2. 流程草图中物料管线用( A )
A粗实线画出。 B细实线画出。 C细虚线画出。 D粗虚线画出。
3.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的设备图形及其高低间相对位置大致按(C)
A 1:20或1:40的比例进行绘制。 B 1:40或1:80的比例进行绘制。
C 1:100或1:200的比例进行绘制。 D 1:200或1:400的比例进行绘制。
4. 根据工艺条件及泵的特性,首先决定泵的(D)
A尺寸 B流量 C扬程 D型式
5. 化工设备图主视图一般采用( C )
A 俯视的表达方法。 B 正视的表达方法。 C全剖视的表达方法。 D 侧视的表达方法。
6.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 A )
A厂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B管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C仪表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D人员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7. 设备布置图中的所有设备,均需标出(B)
-----
A型号与位号。 B名称与位号。 C功能与位号。 D生产厂家与位号。
8. 管道引出支管时,液体管道应从( B )
A上方引出。 B下方引出。 C左方引出。 D右方引出。
9. 塔的布置常分成操作区和(D)
A准备区两部分。 B维护区两部分。 C安全区两部分。 D配管区两部分。
10. 管道布置图上的管件通常用( A )
A符号表示。 B图形表示。 C 线段表示。 D 数字表示。
11.方案设计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确定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它们是整个( A )
A工艺设计的基础。 B工程设计的基础。 C管路设计的基础。 D设备设计的基础。
12.生产工艺路线选定后,即可进行( C )
A基础设计。 B中试设计。 C流程设计。 D设备设计。
1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以( B )
A工艺流程图为依据。 B物料流程图为依据。 C管道流程图为依据。 D仪表流程图为依据。
-----
14.流程草图中动力管线用( A )
A中粗实线画出。 B中细实线画出。 C粗实线画出。 D粗虚线画出。
15.蒸馏塔的控制方案很多,但基本形式通常有( B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6.车间布置分初步设计和( D )
A平面设计两个阶段。 B立面设计两个阶段。
C土建设计两个阶段。 D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17.车间布置设计和配管设计必需与( C )
A设备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B基础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C土建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D工艺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18.在设备布置图中,视图的表达内容主要有建筑物及其构件和( B )
A装置。 B设备。 C管线。D厂房。
( D )
-----
A设备图 B流程图 C控制图 D配管图。
21.化工新技术开发过程中要进行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和( D )
A工程设计等三种设计。 B工艺设计等三种设计。
C设备设计等三种设计。 D基础设计等三种设计。
22.根据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成熟程度及计划任务书的规定,( B )
A中试设计可分为三段设计、两段设计和一段设计。 B工程设计可分为三段设计、两段设计和一段设计。 C基础设计可分为三段设计、两段设计和一段设计。 D概念设计可分为三段设计、两段设计和一段设计。
23.项目建议书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 A )
A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B 概算书的依据。 C 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D初步设计的依据。
24.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的( D )
A合理性主要指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B可靠性主要指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C经济性主要指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D先进性主要指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25.生产工艺流程草图一般由( A )
-----
A物料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B工艺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C管道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D仪表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26.生产方法确定以后,就可以设计绘制 ( D )
A 设备布置图 B 车间布置图 C 化工设备图 D流程草图。
27.蒸馏是化工厂应用极为广泛的( C )
A动力输送过程。 B传热过程。 C传质过程。 D换热过程。
( B )
A 车间布置的需要。 B管道布置的需要。 C 设备布置的需要。 D 工艺流程的需要。
29.管道布置图一般只画管道和设备的( D )
A立面布置图。 B俯视布置图。 C侧视布置图。 D平面布置图。
( B )
A 可燃液体。 B易燃液体。 C 不燃液体。 D 易挥发液体。
三.名词解释题
-----
1.概念设计:
2. 工艺流程图:
3.车间厂房布置:
4.地基:
5.总预备费:
6..基础设计:
7.工艺流程设计:
8.化工设备:
9. 管道布置:
10.设备购置费:
11.概算书:
12. 工艺流程草图:
13.车间布置:
-----
14.基础:
15.其他费用:
1. 工艺流程四个重要过程。
1) 原料预处理过程。2) 反应过程。 3) 产物的后处理。 4) 三废的处理过程。
2. 车间布置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生产、生产辅助、生活行政设施的空间布置;
决定车间场地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小;
设备的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布置;
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安装、操作、维修所需的的空间设计;
其他。
3. 工程概算费用的分类。
1) 设备购置费。 2) 安装工程费。 3) 建筑工程费。 4) 其他费用。
-----
4. 什么情况需要保温?
1) 凡设备或管道表面区温度超过50℃,需要减少热损失; 2) 设备内或输送管道内的介质要求不结晶、不凝结; 3) 制冷系统的设备和管道中介质输送要求保冷; 4) 介质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要求保冷; 5) 季节变化大。
5. 塔型选择基本原则。
1) 生产能力大,弹性好。 2) 满足工艺要求,分离效率高。 3) 运转可靠性高,操作、维修方便。 4)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较低。 5) 塔压降小。
6. 化工车间(装置)工艺设计内容。
1)设计准备工作 2)方案设计 3)化工计算 4)车间布置设计 5)化工管路设计 6)提供设计条件
7)编制概算书及编制设计文件
7. 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
1) 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能满足生产需要。 2) 便于操作管理,并能保证安全生产。 3) 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护。
4) 要求整齐美观,并尽量节约材料和投资。
8. 车间平面布置的内容。
-----
1) 生产设施。 2) 生产辅助设施。 3) 生活行政设施。 4) 其他特殊用室。
9. 工程概算项目的划分。
工程费用(1分) 其他费用(1分) 总预备费(1分)专项费用(1分)
10.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优点。
1) 建筑投资少、用地省。2) 利于安装和检修。 3) 有利于通风。 4) 防火防爆。
试 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化工设计必须(遵循国家和行业的设计规范和相关的政策、法规)。
2、国家计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规定的深度做到一定的准确性,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一般不大于(10%),否则视超出情况再议。
3、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
4、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5、概念设计是以( 过程研究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 )为基础,从工程角度出发按照未来生产规模所进行的一种假想设计。
-----
6、工艺人员向非工艺专业提供设计条件必须确保其( 完整性和正确性)。
7、管道仪表流程图中的设备用(中实)线画出。
8、工厂的三废治理工程“三同时”,即(设计、施工和投产)。
9、选择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是应着重考虑(先进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三原则。
10、平面图上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应以(建(构)物的定位轴线或管架 )或(管廊的柱中心线)或( 已标注定位尺寸的设备中心线)为基准线标注定位尺寸。
11、管道布置是应尽量避免(“气袋” 、“口袋”和 “盲肠” )。
12、工艺流程草图又称为(方案流程图或流程示意图 ),一般在生产方法确定后绘制,主要为工艺计算服务,也是工艺方案的确定和工艺流程图设计的依据,但不列入设计文件。
13、技术上的先进性是由经济合理性来体现的,只有在设计的每一步都重视经济因素,力求经济上合理,到最后才能作出既经济节约又合理可行的概算来。据专家测算,在设计阶段可以控制(70—85%)的工程投资,后面的施工、材料、劳务只能控制(15 —35%)。
14、在选择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时,应该着重考虑的原则有(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
15、化工设备总体分类:(标准设备或定型设备和非标准设备或非定型设备)。
16、设备布置图主要包括反映设备水平布置情况的(平面图)和反映某处立面布置情况的( 剖面图 )。
-----
17、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有(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
18、当用泵抽吸时,应由泵的(汽蚀余量和吸入管道的压力降)确定设备的安装高度。
19、压缩机的最大部件超过(1.0吨)时,应设吊车,起重量大于10吨时,宜选用(电动桥式吊车)。
20、为了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不锈钢管道不宜与碳钢管直接接触,(要采用胶垫隔离等措施)。
21、管架是用来(支撑、固定和约束管道的),管道支架按其作用分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弹簧吊架)
22、按照电力设计规范,将电力负荷分成三级,按照用电要求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负荷要求最高,即(用电设备要求连续运转,突然停电将造成着火、爆炸、或人员机械损坏,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判断下列各题描述正确与否(正确用“√”,错误用“×”表示,并在括号内标注。共15分,每题1分)
1、一般情况下:估算不能超过概算、预算不能超过概算、预算不能超过决算。(×)
2、化工计算的内容: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设备选型三个内容。(×)
3、 可燃液体的燃点温度低于闪点温度,所以,在化工设计时可以只考虑其燃点温度。(错)
4、在化工设备和管道布置时,其定位尺寸的标注要以米为单位,并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
5、物料流程图不是设计文件。(×)
6、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又称管道仪表流程图。(×)
7、压缩机流量控制可以采取旁路调节和出口流量调节。(√)
8、在管道布置图中,管接头、弯头、三通、法兰等,应按规定符号画出,并标出定位尺寸。(×)
9、中试可以不是全流程试验,规模越大越好。(×)
10、中试设计的内容基本上与工程设计相同:由于中试装置较小,一般可不画出管道、仪表、管架等安装图纸。(√)
11、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有关行业规范,解决初步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使之明确、细化。编制准确度能满足控制投资或报价使用的工程概算。(√)
12、化工计算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型三个内容。(×)
13、车间设备布置时,一些高大设备多采用露天布置,以减少建筑物的费用,降低毒物的积累。(√)
14、车间设备布置时,为使管路尽量短和便于操作,通常设备多采用按流程图出现的顺序布置。(×)
15.在化工工艺设计中,其核心内容是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