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中考病句专题复习(一)
【中考说明】此题型属于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板块。能准确的辨析病句(表达应用能力层级)
【考查内容、范围、形式】
1.能了解常见的语病类型; 2.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病; 3.掌握常用的辨析、修改语病的方法。4.题型:选择题。
【学习重点】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病;掌握常用的辨析、修改语病的方法。
【课时】 2课时
【知识要点】
一、病句的内涵
1、病句就是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要求、不合逻辑事理、不合词语色彩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2、通俗地说,病句就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别人听不明白,或者听后会产生误解的句子。
3、换个角度说,一个句子如果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别人听了以后也能明白,不会长生误解,这个句子就是正确的。
二、病句判定依据
1、这样看来,判定病句必须综合分析句子的语法修辞、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等。
2、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如果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它在结构上也就合乎语法规则;但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未必都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也就可能是病句,如“晒阳光、打扫清洁”
三、病句的类型
〔一〕病句分类:一类是不通顺的句子,一类是不合事理的句子。
1、不通顺的句子,常常是由于成分之间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造成的。
搭配不当的形式有:①主谓搭配不当。②动宾搭配不当。③主宾搭配不当。④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⑤关联词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的句子,包括:①主语残缺;②谓语(中心词)残缺;③宾语(中心词)残缺;④介宾结构残缺。
2、不合事理的句子,这种病句叫逻辑病句。
常见的形式有:①语序不当。②成份多余。③表意不明。④不合逻辑。⑤结构混乱。
〔二〕句子成份搭配不当
句子的成份有主谓宾定状补。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谓语与补语等都有搭配是否恰当的问题。如果搭配不当就形成了病句。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1)我们的眼睛都集中到新校长身上。 (2)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分析:这两句由于说话者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者是粗心大意,造成“眼睛”与“集中”“水平”与“改善”的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3)新近出台的改革措施,使个人在增加了选择的机会的同时,也承揽了更多的业务和风险。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塑造了保尔这一英雄事迹。
分析(3)中宾语“业务和风险”包含两项意义,造成与“承揽”不能搭配(4)中“塑造”与“事迹”不搭配。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5)他偷偷打量着将军的粗布服装,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删去“英明”)
(6)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改“少许”为“一会儿”)
(7)曾老师发言结束后,同学们激烈的鼓掌。(改“激烈”为“热烈”)
4、主语与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
例如(8)今年我校的学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删去“一年”)
(9)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改“生”为“阶段”)
(10)这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改“进展”为“解决”)
5、搭配不当的病句还有四种情况: 一是前后语意的一项与多项不搭配 例如:(11)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分析:主语“舞姿、歌声”有两项,谓语中“回想”只有一项。
二是肯定否定的一面与两面不照应 (12)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分析:前面的“有没有”是肯定否定两个方面,后面的“能够”只是肯定。
三是前后语意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四是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13)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1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分析:(13)中根据前半句推测就是“谁也想象得出”,而后半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造成语意的矛盾。有两种改法。
(14)中“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后半句意思〔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透露了一些希望,但是说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三〕、句子成份残缺
句子成份残缺指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份,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准确。
1、主语残缺 例如(15)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误把介词短语当主语)
(16)看到老师们废寝忘食的工作,使我倍受鼓舞。(删去“使”)
(17)通过这次主题校会,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删去“通过”或“使”)
2、谓语残缺 例如(18)世纪之交,全国人民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19)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再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了。
分析(18)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振兴”当作谓语中心语,(19)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沿着”当作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例如:(20)我看见一位双目有神、身穿军装,他就是我的老同学杨勇。
(21)我们要积极响应党“抵制邪教、崇尚科学”。
分析:两句中,“看见”“响应”都要求带名词性宾语。
〔四〕、成份多余或语意重复
成份多余指多加了某个成份造成语意不清楚,重复罗嗦指句子结构繁琐冗长,罗嗦了半天说不清楚。
例如:(22)主持人的一席话,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23)初三年级的同学,在上实验课时,一般说同学们都能认真听讲。分析:(22)中“潜台词”与“无声”语意重复(23)中主语重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