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每一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让每一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每一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作者:张磊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逐年递增。为了满足适龄儿童的就学需要,我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习惯上的差异非常大。调查发现,他们智力并不差,关键是行为习惯差。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且,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也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所以帮助这些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是迫在眉睫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思想,平等对待,常抓不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因此,教师要用开阔的胸襟来接纳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班主任更要让学生无时不感到你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只有学生在思想上有了认识,才在行动上有表现。平时,我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着装,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像我班有个农民工子女叫高艳,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她平日老流着两条“清泉”,指甲、头发都很长,平时上课坐姿也不好。在我的提醒下,稍有进步我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她。现在,她已经以一个整洁、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事实上,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如这位学生,当她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其他同学有一定距离时,在老师的重视下,内在需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当我们老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导航时,他们会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们。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二、创新方法,主动参与,自我教育

如果一味地说教、灌输,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觉接受教育,那么效果就较理想。我们知道,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组织各种活动,让农民工子女有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农民工子女作为主角,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更何况这些农民工子女。

三、重在实践,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我们教师对这些农民工子女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经常开展集体教育活动,在集体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自主地实现人格的提升。例如,我班有个农民工子女李芳有爱讲话、插嘴的小毛病。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和持久性差,在多次跟她讲清利弊后,改进不大。在反复抓的同时,我给她举了很多伟人因为养成好习惯而受益无穷的例子,鼓励她课外去了解他们的事迹,向榜样们学习。随着她认识的加深,情况终于有好转。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信念,就会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费精力,才能使智力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结合家庭,防微杜渐,形成合力

要培养好一个学生,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家庭的教育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是重要的基础,家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今不少家庭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教子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抓好家教工作,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提高家教水平,对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迫在眉睫。我们通过家长会更新家长的教子观念,使家长们明白:教育孩子先成“人”,再成“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孩子,做孩子的表率;不要过分地溺爱、娇惯孩子。对孩子要爱在心里,不要爱在脸上,也就是说家长要讲究爱子方式,懂得爱子艺术,要有意识地教育孩子懂得去爱别人,学会宽容,懂得礼让他人、不怕吃亏、为人忠厚等品质,还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磨炼意志。另一方面利用家长学校授课的契机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让老师掌握学生在家里、在校外的表现,以便家校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只有家长和学校配合好,齐抓共管,才能对孩子有个好习惯的养成氛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农民工子女一定会像本地的学生一样,在我们的家园扎根、生长,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文明之花一定会常开常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