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妈妈
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自己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件毛衣毛裤。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恰巧叫妈妈知道了,便拿去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些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也够你忙的,自找麻烦。”“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别看妈妈没读什么书,可这张嘴却是又快又厉害。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朦胧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几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 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这回她算请对人了。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
1.本文是按着( )——( )——( )顺序记叙的。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文中的“快妈妈”有什么性格特点?从所记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快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1)妈妈的性格特点:
()妈妈的思想品质: 5、你觉得你的妈妈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写一件表示妈妈特点的事。
(二)说大话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一次,班上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让我来演吧。”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谢他。
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悠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怎么可以忘记?”大家提高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两个月内,谁也不理睬他。//
这两个月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难熬。但他终于懂得说大话事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
1、给文中的两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还 ----------( ) ----------( ) (2)应 ----------( ) ----------( ) 2、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1)自己主动地要求担当某项任务。( ) (2)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
3、用“____ ”从文中画出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这时,同学们是什么心情?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叙述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含羞草
韩丽丽,同学们叫她含羞草。
哥哥的算术成绩很差,这次期中考试却得了九十分。试卷发下来,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那样子像一个打胜仗回来的将军。
丽丽也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问:“丽丽,你的算术多少分?”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妈妈要过丽丽的试卷来看,只见试卷上写了一个大大红红的一百。妈妈笑着说:“呵,得了一百分还不好意思拿出来哩!“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还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丽丽也有缺点。有一次,老师在台上讲课,她眼睛望着窗外。老师说:“丽丽。注意力集中!” 丽丽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马上专心听讲,再不走神了。
有一次下课后,音乐老师忘了把书本带走,丽丽拿了书本追上去说:“黄老师,你的书本忘了。”
班主任李老师迎面走过来听见了,说:“丽丽,对老师和长辈说话要用‘您’。” 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那样子就像一棵含羞草。从这以后,丽丽对长辈说话,总是客气地用“您”,再没有听她用过“你”。
渐渐地,同学们都喜爱地管丽丽叫“含羞草”。李老师说:“含羞草好,她不骄傲。一个懂得害羞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 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部首,再用该字组词。
申( )( ) ( )( ) ( )( ) 分( )( ) ( )( ) ( )( ) 2、连线,把下面的字搭配成词。
(1)羞 别 (2)辫 别 (3)梢 悄 (4)骄 气
差 火 辩 论 稍 儿 娇 车 着 耻 辨 子 悄 微 轿 傲
3、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描写人物的?请你认真分析,选择答案填进( )里。
语言 动作 神态
(1)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 (2)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 )
(3)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 ) (4)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 )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 ”,错的打“× ”。 A、受到夸奖,丽丽感到不好意思,她会害羞。( ) B、丽丽姓“韩”,跟“含”字同音。( )
C、遭到老师批评,丽丽会更害羞,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 ) D、同学们觉得她总是低着头害羞,所以故意讥笑她。( ) E、丽丽害羞时的样子很像“含羞草”。( )
(四)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
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2分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的横线上。3分
(1)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走了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对他说完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4自然段中划线句的描写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试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