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0分)[对者画,错者画 ]
1、在刚性转子中,满足静平条件的转子一定满足动平衡条件。( )
2、四杆机构中,当行程速比系数K>0时一定有急回特性。( ) 3、平面低副具有两个自由度,一个约束。( )
4、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当≠,m1≠m2时,该对齿轮有时也能正确啮合。( ) 5、用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永远不能达到匀速转动。( ) 6、等效力矩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理求得的。( )
7、在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长度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固定最短杆的邻边,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
8、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永远为零。( ) 9、当机械效率小于1大于0时,机构即发生自锁。( )
10、一对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两轮螺旋角旋向必一致。( ) 二、图解简答题(15分)
1、标出图1.1机构瞬心p13和p24。(2分)
2、图1.2为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轮1为主动轮。画出:基圆、节点和实际啮合线段。(4分)
2 1 3 4 图1.1 O2 O1 A 1 B 2 C 3 4 图1.3
图(1.2 3、画出图1.3机构的极位和极位夹角。2分)
4、图1.4为一刚性转子,m1、m2为两个不平衡的质量,且m1=m2,r1r2。怎样处理才能使转子满足动平衡?(2分)
5、用齿条刀加工一正常齿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Z=12,m=4,为避免根切,加工变位 齿轮。说明图1.5中a-a、b-b各是什么线?它们之间的距离L至少为多少?(3分)
6、图1.6为一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使机构中的压力角更小,改用偏置从动件,画出合理的从动件偏置的位置。(2分)
图1.4
r rm1 rm2 a a
L b b
图1.5 图1.6 三、计算题(40分)
1、计算图1.7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必须指出。(8分) 2、已知在图1.8轮系中,Z1=20,Z2=80,Z3=60, Z4=20,Z5=20,Z6=2,Z7=60, n1= n5=1500rpm,方向如图。求:n7的大小和方向。(10分)
3、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正常齿制直齿圆柱齿轮传动,Z1= 40,Z2=72,模数m=2mm, 。求:1)当标准安装时,分度圆半径r1、r2,节圆半径r1’、r2’,顶隙c及啮合角’;2)当安装中心距a’=114mm
第 1 页 共 4 页
时,求出以上各值;3)当安装中心距a’=112mm时,采用等移距齿轮传动,齿轮1、2各应采用什么变位?两轮的变位系数有何特点?4)当安装中心距a’=115mm时,为保证无侧隙啮合,改用一对标准斜齿轮传动,n,mn=2mm,齿数不变,此对斜齿轮的螺旋角1、2各为多少?(12分)
AB CD EF A C E A B D F nB n1 1 2 4 7 图1.7 nn5 5 3 6 图1.8 1.9所示,等效驱动力矩Md为常数。4、机器主轴在稳定运动循环中,主轴的等效阻力矩Mr曲线如图
测得最大盈亏功ΔWmax=270(Nm),平均角速度m=90(1/s),不均匀系数。求:1)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JF=?2)主轴的max=?其对应转轴的何位置?3)等效驱动力矩Md=?等效阻力矩
Mrmax=?(10分)
M(Nm) Mrmax 3 2 D A B 2 1 C 3 D 4 图1.10
图1.11
Mr 1
图1.9
O1 五、图解题(35分)
1、已知图1.10凸轮机构,在图上标出:1)基圆半径ro;2)图示位置从动件位移s1和凸轮转角;当凸轮上D点与滚子接触时,从动件位移s2和该位置的压力角。分
2、已知图1.11机构的位置、尺寸,构件1以匀速转动。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构件3的速度v3。(7分 )
3、已知图1.12双滑块机构的位置和尺寸,摩擦圆半径、摩擦角均为已知。在图上画出各构件的总反力方向和作用线,并写出各构件的力平衡方程。(10分)
4、设计一夹紧机构(四杆机构)。已知:连杆lBC的杆长,它的两个位置如图1.13所示。要求到达夹紧位置B2C2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且摇杆C2D垂直于B1C1。试设计满足上述两位置的四杆机构。(图中比例尺为l=0.001m/mm )(8分)
P 1 图1.12 2 Q 3 v34 4 4 B1 C1 C2
B2 图1.13
第 2 页 共 4 页
模拟试题一(机械原理A)答案
一、1.×;2.×;3.×;4.√;5.√;6.×;7.×;8.×;9.×;10.×。
二、1、 2、 3、 O1 如图1.3题所示C’和C”分别是机构中
1 r滑块的左右极限位置,极位夹角。rb1 pB2 B 2 p2 p1 C’ B” B1 3 C C” A B’ 1 3 p prrb2 4 p4 2 O2 图1.3题
图1.2题 图1.1题
4、 5、 6、
a-a是节线,b-b是分度线
Lxminmr
*ha1712m m 4r1r2a a 17m r1rm2 L b b 1.18mm 图1.4题 图1.5题 图1.6题
三、1、n=8,Pl=11,Ph=1,F=1
112242314132342、定:6-7,1-2,周:4-6-5-3
i12n1n2Z2Z1i67n6n7Z7nn6Z6 i35 35 Z6n5n6Z3n1=n5,n2=n3,n7=3.125(逆)
3、1)r1′=r1=40mm,r2′=r2=72mm,c=0.5 mm,′==20°
2)a=112mm,由acos=a′cos′得′=22.6°,
r1=40mm,r2=72mm, r1′=40.71mm,r2′=73.29mm,c=2.5 mm 3)齿轮1正变位,齿轮2负变位,x1+x2=0,且x1>0,x2<0 4)=13.12°
4、1)JF=2.094(kg·m); 2)=0或2;3)Md=240,Mrmax=960 。
第 3 页 共 4 页
2
四、1、图解如图1.10题所示. 2、解: vBvB1lABAB向左
3 C B 2 2 vBvBvBB
大小: ? ?3 D D s1 A 方向: 水平 //导路 s4 取p,vb1,b2 1v v3 vBpb3V方向如图o理论廓线
prb3
图1.11题
图1.10V34
Q 3、 解:此题中2构件是二力构 件,该构件受压。各构件受力图3R23 如右图1.12题,各构件受力平衡R434 R41方程如下:
2R3223 R122构件: R12R320 1构件:PR21R410P 1213构件:QR23R430 R21V14图1.12题
4、解:根据题意图解如下图1.13题所示。AB1C1D即为所求机构的第一位置。
B1lAB=AB1·lC1c12
lCD=C1D·l
C2b12 lAD=AD·l D
B2
213232121310A图1.13题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