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点
应用范围广。模板在砖混、框架等结构体系中均可大面积应用于现浇砼柱、梁、板的模板制作。
配模方便。竹胶板的面积较大,易于切割,可加工成不同的形状,便于配制。
施工质量高。竹胶板强度较高,不会弯曲、变形,拆模后砼表面观感好。 施工简便、易于拼装。竹胶板自重轻,与木模、钢模相比,相同面积的模板作业时间短,减轻了劳动强度。
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竹胶板拆装简便,能缩短工期,同时由于拆模后砼达到清水砼的效果,不用抹灰,可直接进行装修装饰。
总之,竹胶板具有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锯截方便、承载力大等优点,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便于施工、易于组合且成本较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模板工程。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柱模板:模板制作—→弹柱轴、边线—→安装模板—→加固校正—→验收
梁模板:模板制作—→立杆支座定位—→支立柱—→支横杆、调整标高—→安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加固校正—→验收。
顶板模:立杆支座定位—→支立柱—→支横杆、调整标高—→安放龙骨
—→铺竹胶板—→加固校正—→验收。 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
1) 施工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模板安装方案及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和要求。
2) 把好材料采购关,确保竹胶板质量、规格、类型附合施工要求。 3) 加强成品和半成品防护,做到分类标识清晰。 施工要点 柱模板
1)柱模板制作。
柱模板根据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确定下料尺寸,高度为结构楼地面至本层梁底或板下施工缝的高度,宽度为柱边长与单块竹胶板厚度之和。在竹胶板一边用木螺丝从竹胶板面向外固定方木,另一边方木应伸出一张竹胶板的厚度。(详见图一)
2)柱模安装
当竹胶板模板在进行转角拼接时,为了确保其密闭性能,采用相互压接进行连接,并在接口处用48mm×100mm方木加固。
柱模愣木除两边用于连接的采用48mm×100mm方木外,其余宜采用¢48钢管作楞进行固定,如图。这样做即便于施工,又有效地减轻了组合模板的自重,其间距不宜小于200-300mm。柱模的加固用φ48柱箍及钢管扣件,柱箍间距为400mm,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力撑等互相拉结固定。安装柱模时,先在基础(或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排柱先弹两端柱轴线及
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部部分柱轴线及边线。
柱模宜采用钢管箍固定,其间距由模板设计确定,一般第一道距楼面不大于150mm。当柱截面边长为700~1000mm时,中间用1根¢12的螺栓紧固,柱内空腹螺栓外套¢20的塑料管,两端采用定制塑料塞封头,以避免管内灌
钢管 进水泥浆。当柱截面边长为竹1000胶~1500mm时,中间采用2根¢12的螺栓紧固。
方当柱外侧面上下贯通时,为防止接缝处接头错位,减少模板开槽和防止重复使用接点不垂直,柱头采用框架梁侧模板固定时的螺栓进行加固。 图一 柱模根部应专门留设清扫口,清理完毕立即封闭;根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用水泥沙浆堵严,防止烂根;柱模就位前,沿柱边线粘贴一道海绵条,防止形成跑浆。 梁模板 1)模板制作
根据梁侧模的高度和截面尺寸确定下料尺寸。梁侧模的宽为梁高;底模宽为梁宽;长度为柱间净尺寸。梁侧模宜用胶合板加40mm×50mm小木楞制成。在制作的侧模四角分别由梁内侧竹胶板面向外用木螺丝固定方木,梁底模固定时需留出竹胶板厚度尺寸。
2)梁模安装
梁模板采用侧边包底的方法,不需改变侧模断面。当梁宽不大于300mm时,宜采用 48mm厚硬木、¢48钢管作楞;当梁宽大于300mm时,宜采用竹胶板与48mm×100mm木楞相结合的拼合模板,这样有利于增加长度方向的刚
度。具体见图二: 钢管 竹胶当梁高大于500mm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穿心螺栓加固。
确定正确的施工顺序。在安装过程中应先将梁底模支撑固定好,待梁钢筋绑扎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两侧模板。 顶板模板 1)模板制作 现浇板模板根据各开间进行尺寸及方案翻样,结合竹胶板的模数尺寸绘出平面布置图,分别进行加工。对制作的半成品模板统一满涂隔离剂,标识、编号并分类堆放;每层每间的竹胶板缝排列应一致,找零时方向与整体一致,做到安装铺设时不动一锯。
2)模板安装
接缝及固定采用48mm×100 mm方木连接固定,方木经过机械压刨加工后,再手工细加工,与φ48钢管配合使用。
用于现浇板的支撑架,按设计要求搭设,用φ48脚手钢管搭设排架,在排架上铺放48mm×100 mm方木,间距不大于300 mm,作为面板的搁栅,在其上铺设竹胶板面板。顶端钢管优先考虑短方向搭设,使现场的钢管及方木能充分利用,保证竹胶板有足够的抗波折能力,并能承受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的静荷载和动荷载。板缝用胶带纸粘合,竹胶板锯口处及时用酚醛系列防水油漆封口。竹胶板铺完后用单面胶将接缝全部粘一遍,要求粘贴平直,无皱折。将模板上杂物用气泵吹干净,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
在拆处现浇板模板时,严格按拆除程序搭设满堂脚手架,以确保拆模安
图二 方木 全。拆除时先跨中后周边(跨中板预留拉环),严禁撬挖棱角,在拆除模板下方垫倾斜的架管或已拆下的模板,使其落地有一缓冲的过程,杜绝自由坠落,以免损坏棱角和使板边开裂,拆除后按类堆放,清除水泥浆后重复使用。
当柱梁交叉处,应将柱模延伸,梁模以柱模为基准,确保平面的整体效果。同时,梁侧模宜根据跨度并结合竹胶板的模数,配制成定型、整装易零拆的模板,以利梁侧模早拆和重复使用。
梁、板、柱节点见图三:
板模 梁侧模 图三 二次浇筑时,柱砼浇筑至梁底处,支设梁模、板模,此后梁、板一同浇筑。 4、材料
梁底模 柱模 竹胶板、方木、穿心螺栓、钢管、胶带纸、钉子、脱模剂。 5、机具设备 专用锯片、电锯等 6、劳动组织及安全
根据实际工程量的大小,决定机具设备及工作人员的数量,以保证模板工程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支设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 7、质量要求
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撑系统要安装牢固,模板拼缝严密不变形、不漏浆。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柱、梁截面内部尺寸 ≤5m 层高垂直度 >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5 +4、-5 6 8 2 5 检 验 方 式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