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一)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8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爷爷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很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
“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东西让给了我。现在,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怒不可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爷爷的性格特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善良 B.慈爱 C.温和 D.亲切 3.从爷爷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串鲜荔枝,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道理。
(二)敲掉不要的李子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了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
采摘了。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歇工的第一天,父亲扛着一根竹竿往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全村也基本是用这样的竹竿来采摘李子。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林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
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做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
1.本文大约有640个字,我的阅读时间大约是________分钟。 2.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红彤彤”表现出作者( )的情绪。 A.激动 B.愤怒 C.伤心 D.心疼
4.父亲为什么费劲地把李子敲下来?用“ ”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出两个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指点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尽全力去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扶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次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有删改)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
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一自然段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B 3.我体会到了爷爷对“我”浓浓的爱。
4.“我”明白了长辈们的用心,现在“我”要把好的东西留给长辈们 5.大人对孩子无私的爱,我们要懂得回报长辈的爱 (二)1.3 2.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 3.D 4.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 5.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从敲李子的速度可以看出来;父亲还是一个聪明、有远见的人,从他把李子从树上打下来当作肥料可以看出来。 (三)1.得 传 竭 五湖四海 2.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 3.苏格拉底的生命 传承者
4., : “ ? ” :“ , 。 ”
5.我认为他没有真的明白。因为苏格拉底想要的人就是这位助手,但是这位助手因为不自信,所以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和传承的机会,耽误了自己,也令苏格拉底失望。
6.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