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

来源:尚车旅游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7期农 业 技 术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

张 利

(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景东 676213)

摘要:云南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是国内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今后大力发展茶产业,是盘活云南经济最为重要的一环。鉴于此,自茶园选址、茶树种植技术、茶树的管理技术、茶园开发等几个方面,就实现云南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云南;茶产业;特色产业1 茶园选址、施工1.1 选址规划

茶园选址,应选在缓坡地,坡度30°以下,海拔500~1 200 m最佳。茶树喜酸性土壤,根系深扎,易选在深厚的黄土壤、黄棕壤中。

茶园规划,综合本地地形、地貌等资源因素,做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同时,兼顾地形、交通、灌水、蓄水等等,最大限度发挥茶树生长潜力。此外,坡度50 cm厚,坡度30°以上的种植地,不适合种植茶树。茶园面积大,最好设立隔离带。1.2 施工建设

清洁茶园,处理杂物。考虑到,杂物中有机质含量高,可尝试回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配套茶园设施建设,道路、梯层需经科学丈量,配置到位。明确种植沟规格,一般控在 50 cm×50 cm的规格。注意加固,避免受雨水冲刷,而造成塔崩。最后,及时回填土壤。2 茶树种植技术

2.1 选种抗病性强树种

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种适栽性强、耐抗性强的品种。同时,合理配用品种,早中晚合理搭配,不宜集中种植单一品种,以错开采茶高峰期。2.2 确定好种植行距

选栽品种不同,栽种方式不一,行距要求差异很大。栽种行距的确定,需结合品种、种植方式而定。通常情况下,灌木型茶树行距在120~180 cm间,小乔木型茶树行距在150~200 cm间。种植方式,又有单条列单株、双株;双条列单株、双株,具体需根据规划梯度、本地习惯等而定。2.3 开挖茶树种植沟

以种植的行距、方式为依据,开挖茶树种植沟。通常情况下,单条列种植沟深40 cm×30 cm;双条列种植沟深40 cm×40 cm。2.4 选栽品性好的茶树苗

保证移栽的茶树,有较高的成活率,要遴选品性好的茶树苗。基本的要求,健康无污染、无病虫害。移栽时间,在秋末冬初或春季,此时茶树苗多处于休眠期,移栽后成活高。移栽最好在雨后,采用错位行列栽植。栽植后,压实根系,覆盖一层松土。而后,浇定根水,以确保高成活率。3 茶树的管理技术3.1 茶苗铺草

茶树定植后,根系未恢复前,根系周边覆盖杂草或秸秆,5~10 cm厚最佳。通过覆草,能起到保温、涵养水土的作用,大大提升茶树成活率。3.2 灌溉及浇水

遇到高温季节,受蒸腾作用影响,茶树间严重缺水,应做好灌水工作。同时,配合间作、铺草等等,以起到增温、蓄水促生长的目的。遇到多雨水季节,做好排水工作,避免茶园有积水,以免造成根系腐烂。3.3 及时锄草害

草害会争夺茶树苗营养,影响茶树苗成活率。刚移栽的茶树

苗,应及时锄草。草害距离茶树苗近时,建议手工拔除,以免松动茶苗影响长势。3.4 科学合理施肥

追肥要合理,做到少量多次,满足茶树需求。施肥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配用氮肥、磷肥、钾肥。一般情况下,茶树长出新根后,组织第1次追肥。待到春茶、秋茶采收后,对茶树进行二次追肥,以满足高产稳产营养需要。3.5 组织做好越冬

移栽后的茶树苗,注意多培土,以顺利越冬。培土控好厚度,保证树梢露出,避免霉变腐烂,以降低茶园损失。3.6 注意病虫害防治

刚移栽的茶苗,易受气候影响,受染各种病虫害。本着绿色、安全的培育原则,病虫害防治应自改善茶园做起,注意周边生态维护,禁用化学药剂,多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以培育高品质的茶叶。4 茶园开发

4.1 注意保护古茶资源

普查古茶资源,摸清分布情况,建立古茶档案。以古茶树为核心资源,结合立地、历史、气候等条件,划定古茶山保护区。针对保护区,挂牌重点保护,禁止保护区采挖砂石、破坏水源,杜绝各类环境破坏行为。规范保护区生产生活活动,减少对古茶的破坏行为。制定《古茶树保护及开发条例》,做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提升本地茶产业文化涵养。4.2 扩大有机茶种植面积

持续改良低产茶园,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不符合要求的茶园,改种其他作物,淘汰不合格的茶园。着力改进种植方式,提升茶园绿色生产能力。发展绿色茶园的基础上,扩大有机茶园的种植规模。根据地缘条件,综合环境、经营主体等等,选好有机茶种植园址。推广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持续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扩到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面积。建立有机茶严格管理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到2022年,全省有机茶园基地面积达到10万hm2以上,其中,现代茶园8万hm2、古茶山(园)2万hm2。4.3 打造绿色云茶品牌

引导支持各地依据古茶树资源保护区、现代茶园分布所形成的特定地域、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综合要素,积极申报、创建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绿色云茶品牌。

鼓励茶叶初加工企业根据收购鲜叶产地、独特生产工艺、产品特征等形成初制茶品牌。鼓励企业与茶叶初制所、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把控原料来源、严格产品质量、加大产品创新、扩大市场销售,打造企业品牌。支持各地积极创建区域品牌,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品牌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管理和保护专属区域品牌。鼓励支持茶企到国内外举办展会、推介会,开展普洱茶文化知识巡讲,加大媒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陆景珍.山区茶树种植的有效管理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

2018,590(21):52.[2] 曾钦文,黄帅.河源地区茶树种植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J].农业

与技术,2019,39(12):134-136.[3] 李应桃,顾欣,聂祥,等.金沙县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及区划归

类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17):14,16.

·16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