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培训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建立昊宇公司HSE培训系统运行模式,规范HSE培训工作,控制HSE培训过程,明确HSE培训要求,增强HSE培训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车队所有新进、在职员工。 3. 管理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下发、更新
及监督执行工作。
3.2 安全环保部负责HSE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并建立公司级
HSE培训档案。
3.3 安全环保部负责HSE培训的考核工作及效果实施反馈汇总工作。 3.4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与更新、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培训效果的评价与审核;
3.5 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HSE培训; 3.6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HSE培训档案的建立、更新工作;
3.7 全体员工必须接受HSE培训,熟悉岗位风险和控制措施,掌握岗位技能
和知识,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员工未经HSE培训,有权拒绝领导安排的超过能力范围的工作。
4. 培训管理
4.1 HSE培训应按照分析需求、制定计划、组织施训、效果评估等流程实施; 4.2 HSE培训的方式应以分散在岗培训为主,集中脱产培训为辅,培训内容
应以各类HSE管理制度、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为主;
4.3 员工必须接受与所从事业务相关的HSE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HSE
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经考核证明能够胜任相应岗位要求方准上岗。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持证上岗的员工,须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培训取证;
4.4 员工所在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对员
1
工进行专门的HSE培训,内容应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可能产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身理)的、行为的和其他方面的危害,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只有当员工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4.5 公司发布的每项HSE制度、标准,各级单位都应对本单位相关员工进行
培训,使员工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
4.6 员工的HSE培训需求必须经过认真识别,除须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集
团公司要求外,还应满足公司HSE培训要求;
4.7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须按照国家法律法
规的规定接受具有HSE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的HSE培训,并持证上岗; 4.7.1 主要负责人: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4.7.2 安全管理人员: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4.7.3 特种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准从事特种作业,持证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复审;
公司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公司机动车辆作业,高处作业,起重机械作业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种作业。 公司所需持有的HSE证件包括:特种作业操作证、HSE培训合格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机动车驾驶证、内部准驾证等。
4.8 安全员须接受具有HSE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的HSE培训,并持证上岗; 安全员:取证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学时;
4.9 以下员工应按照需求,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类HSE培训。
4.9.1 新入职员工,应经过三级入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总计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新入厂员工的一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本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
2
例等,时间不少于8小时。
各单位负责新入厂员工的二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二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作业场所的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属地管理职责的划分、作业许可、工作前安全分析、工作场所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事故紧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时间不少于28小时。
各单位的基层单位负责新入厂员工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特殊工种作业,如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安全、动火作业、吊装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挖掘作业等与岗位工作相关的HSE知识和技能,以及各岗位应急情况处置等,时间不少于36小时。
4.9.2 工种调换、转岗、脱岗6个月以后重新上岗的员工,应重新进行二级和三级的安全培训。
4.9.3 临时劳务工、实习员工、外来人员以及其它临时进入公司工作的人员,应根据需要实施安全教育培训。
4.9.4 新聘用(任)的管理人员、领导干部,须接受相应的HSE培训。各级领导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小时。 4.9.5 基层单位的兼职HSE管理人员,首次培训不得少于48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小时。
4.9.6 其他人员,也应按需要接受相应的HSE培训。 4.10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按照培训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培训实施细则,
并根据任务转换、业务发展及管理方式转变等,适时调整和完善培训计划; 4.11
年度HSE培训计划中,基层单位不能承担的培训项目,上报公司HSE
管理部门,由HSE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汇总后报送公司培训主管部门,由培训主管部门进行协调,组织培训。公司所属单位内部不能完成的培训,统一上报公司培训主管部门,由公司培训主管部门进行汇总,编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公司内部不能完成的培训,由培训主管部门组织送外培训;
3
4.12
员工的HSE培训计划应严格执行,无法按计划执行的,需进行变更
管理。HSE培训计划变更管理包括说明计划变更原因、完成计划的其他措施并经属地主管签字生效。由人事劳资部门组织的HSE培训计划需要调整变更时,须由申报单位负责人审批,由综合管理部和申报部门协商解决; 4.13
培训实施者应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可采取
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面试或口头提问、笔试、技能演示、实际操作考核、网上答题等。培训达不到要求的人员限期重新学习,如果仍不能达到要求,则要进行专门的脱岗培训; 4.14 4.15 4.16
每次培训后,由组织培训的单位或部门做好培训记录; 各单位应建立覆盖全体员工的HSE培训档案;
公司鼓励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生产或业务骨干和安全监管人员成
为HSE兼职培训师; 4.17
各单位应根据各层次、各岗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有针对
性的HSE培训课件; 4.18
进入工作现场的外协厂商员工,须对之进行HSE培训,内容应包括:
入场安全提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应急情况处置、当日作业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和作业许可的内容等。
5. 培训考核
5.1 各单位应建立HSE培训奖惩机制,对HSE培训优秀组织单位和人员实施
表彰、奖励;
5.2 HSE培训应作为员工晋级和单位评先进等的条件之一;
5.3 对未能认真履行培训职责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
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5.4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HSE培训效果审核,纳入HSE绩
效考核或HSE体系审核。HSE培训效果审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岗位HSE培训需求编制情况及其有效性;年度HSE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及与HSE培训需求的匹配程度;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培训记录;培训效果(通
4
过现场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确定);再培训;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兼职HSE培训师培养;特种作业持证培训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