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9卷第6期 高 桥 石化 55 0: ,:一 ,0 , l; 0国外动态t ‘ 苛 j- 了采用板式(美国专利USP 6740227)和格筛 煤产甲醇技术将促进氢燃料的经济性 (USP 6680030)结构的所谓AF待再生催化剂脱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用美国 国内的煤生产甲醇可以为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提 供成本低廉的氢源。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以煤产甲 醇为原料制得的氢气将低于用天然气生产的气态 氢,而且天然气的价格还在不断上升。一项以 2020年为预测基准,考虑了原料的供求关系、燃 料生产方法、运输、储存和税收因素的预测研究模 型认为,在天然气产地附近制氢、然后在加油站向 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的方案,提供相当于每加仑汽 油当量的氢气的成本为3.44~4.32美元,而从煤 中生产甲醇、将甲醇运到加油站并供给汽车、再用 车载燃料加工装置将甲醇转化为氢气的相应成本 则仅为1.77美元。但是目前从煤中生产甲醇还 有重大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 顾约伦译自{HP}2004.7 催化剂技术改进加氢裂化运行 美国Criterrion催化剂技术公司和Zeolyst国 际公司联合开发了多种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技 术。加氢裂化是一项关键的炼油加工操作,既能 够为炼油厂提供提高炼油毛利的加工方案灵活 性,也是一种生产零硫运输燃料的理想途径。 Z一3723是一种中间馏分油选择性裂化催化剂, 是专为生产低硫瓦斯油而开发的。这种催化剂采 用超稳Y沸石,能够提高加氢活性,同时保持较 高的选择性和加氢脱硫活性,能够明显提高中间 馏分油中单环芳烃的转化率。这种新型催化剂为 三叶虫形状,减少了扩散途径和压力降。由于其 密度较低,充装反应器所需的催化剂重量可减少 10%。而由于其形状特点,它还具有很高的抗压 强度和耐磨蚀性。 顾约伦译自{HP}2004.6 FCC催化剂脱油再生的新途径 针对不同的对烯烃、汽油或馏分油的需求增 长要求,炼油厂可以采取提高其催化裂化装置 (FCC)的处理量或采用其他的FCC技术,这些都 可能提高FCC催化剂的循环量。UOP公司提出 油技术,最近又提出了采用填料形式的AF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同时改进FCC产品的收率和选择 性。AF技术可以运用在各种规模的FCC装置 上,投资可以在几个月内得到回收。 顾约伦译自{CEP}2004.7 中国将吸收亚洲新增苯酚产能 中国市场的需求将吸收从目前到2007年亚 洲新增苯酚产能的50%。在这一期间,亚洲苯酚 的能力将增长925kt/a,其中825kt/a将于2005 年在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落成。这些新增 能力相当于亚洲现有苯酚生产能力的40%,与日 俱增的苯酚需求将有助于这些新增能力得到充分 利用。根据目前趋势分析,苯酚能力需要有7% 的年增长率才能达到供需平衡。双酚A的需求 是亚洲苯酚市场的最大动力,环氧树脂和聚碳酸 酯的亚洲市场增长都很快,其次是酚醛树脂。另 一方面,中国还将吸收亚洲新增的550kt/a丙酮 产量中的50%,但2004--2007年间丙酮需求的 增长率能否达到吸收全部新增能力所需每年8% 却不是很乐观。从全球来说,如果丙酮过剩,就会 使丙酮价格被压低到接近其变动成本的水平,而 这又会使生产厂商力图抬高苯酚价格以求得补 偿。欧洲向亚洲出口的苯酚将会从2003年的 256kt减少到2007年的200kt,来自美国的苯酚 更将从2003年的247kt下降到150kt。欧美向亚 洲出口丙酮的形势也将持续到2007年,使亚洲的 供求关系更加失衡。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控制 GDP增长以避免经济过热,但其强劲的GDP增 长将是支撑亚洲苯酚俩酮市场的重要因素,私人 消费已经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而明显上升,汽车 工业将刺激酚醛树脂和油漆溶剂的增长,建筑和 电子工业需要增加环氧树脂的消耗,而CD和 DVD的消费则促进了聚碳酸酯的增长。 顾约伦译自《ECN}2004.6.21~27 拜耳公司转让聚醚多元醇工艺 巴斯夫公司已经与拜耳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