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中西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中英动物词汇所蕴含的意义有所差别。在中西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准确掌握中英动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从动物拟声词、修辞手法及动物词汇翻译着手,做了简单介绍,接着将动物词汇划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动物词汇在中英不同文化中文化蕴意也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中英动物词汇、跨文化交际、文化蕴意 引言
人类从不是唯一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个体,空中有飞翔的鸟儿,地面有奔跑的野兽,水里有遨游的鱼类,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几乎人类每一种语言都有许多动物词汇,中英语言也是如此。由于不同的国家历史、传统、风俗及思维方式,中英文动物词汇意义存在着差异性。
一、动物词汇的相关研究 (一)动物拟声词
生活中随处可听见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以动物拟声词应运而生。中文的动物拟声词“叫”非常简单且具模糊性,与之相比,英文中对“叫”的表达就非常生动。英文中的动物拟声词分为直接拟声词和间接拟声词。直接拟声词就是对动物声音的直接模仿,比如,“quack”就是鸭子发出的声音。1间接象声词是指某些拟声词不是直接模拟动物的声音,而是根据因素或字母组合起来能引起听觉和视觉联想从而获得语音象征。2然而,中文中动物拟声词通常就是对动物发出的声音的直接模拟,例如,“汪汪”就是用来表示狗叫的。 (二)动物词汇及修辞手法
动物词汇生动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一旦人们将修辞手法运用到动物词汇中,比如比喻、拟人等,就会产生一些简明生动的表达。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会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等用在动物词汇中,一些动物比喻意义相似,一些则不同,甚至有一些具有相反的意义。 (三)动物词汇及翻译
无论研究是一面性还是系统性的,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在研究动物词汇过程中都会涉及动物词汇翻译。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源语言中的所有信息都注入到目标语言中,同时达到同等效果。动物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有解释的明喻、意译及根据目标语言文化和习惯的详解。 二、中英动物词汇的比较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英动物词汇在各自语言中的蕴意也不尽相同。笔者将这些动物词汇划分成四种主要类型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相同的动物词汇及相同的文化蕴意
尽管处于不同的国度,但是人类都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中,所以中英文化中在对动物了解认知上也类似,有相同或类似文化蕴意的动物词汇。当人们使用这些动物词汇时,他们要表达的意义是类似的。最具说服力的动物词汇就是“鹦鹉(parrot)”和“狐狸(fox)”,无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人们都知道鹦鹉是一种可以模仿人声音的鸟类。所以在中英文中,鹦鹉(parrot)都可以用来指只会模仿别人、跟着别人做的人。人们会说: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鹦鹉学舌。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是:He doesn’t have his own ideas. He just parrot what others say.
1 2
司文会,杨颖.广告英语的声音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5):125-128. 黄兵. 英语语音象征的语言魅力[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100-102.
狐狸是一种狡猾、机警的动物,因此狐狸是狡猾、具有欺骗性的代名词。在此方面,英语中的狐狸跟中文中的狐狸意义相似。英语中,人们常说:“He is a fox.”中国人能清楚准确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就是:他这个人像狐狸一样狡猾。所以,狐狸在中英不同的文化中意义相同。
除了以上举的两个例子,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词汇具有相同的文化蕴意,羊(sheep)是一种脾气温顺的动物,羊(sheep)在中英文化中都被用来形容脾气温顺的人。3猪(pig)通常用来形容脏、贪婪、懒惰、丑陋的人,人们会说:“吃得像猪一样”翻译成英文是eat like a pig. “像猪一样脏、贪婪”则是as dirty and greedy as a pig.“他对钱贪得无厌”用英语是He has been a pig about money. 蜜蜂被用来形容勤奋努力的人,“像蜜蜂一样忙碌”翻译成英语是as busy as a bee.
(二)相同的动物词汇及不同的文化蕴意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在使用相同动物词汇时也有不同的文化蕴意。笔者将此类动物词汇分成两大类:分别是中文褒义英文贬义及中文贬义英文褒义。 1.相同的动物词汇中文贬义英文褒义
狗(dog)在中英文中都有它基本的意义,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蕴意。在西方,狗(dog)被看成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在大部分的英文场合中,狗(dog)具有褒义性,人们通常用狗(dog)来指特别重要的人(a big dog),优胜的人(a top dog),幸运的人(a lucky dog)等。在此,笔者列举了两句关于狗(dog)的句子: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人有三个忠实的朋友:老婆、老狗和现金(There are three faithful friends: an old wife,an old dog and ready money)。从这些表达中可以发现狗并不含有贬义的意思,所有的表达中狗(dog)都用来象征友谊、忠诚和信念。
而在中文中,狗(dog)却是具有贬义的意思,如“猪狗不如”、“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丧家之犬”等等。这些表达中狗无一例外都是贬义词。
猫头鹰(owl)在英语中指有智慧、聪明,西方人喜欢猫头鹰,人为它是益鸟,比如:像猫头鹰一样聪明(as wise as an owl)。然而在中国古代,猫头鹰被称为夜枭,是不吉祥的动物,中国有句俗语叫“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看到猫头鹰或听到猫头鹰的声音都会让人感到害怕。
2.相同的动物词汇中文褒义英文贬义
最典型的中文褒义英文贬义的动物词汇就是“龙(dragon)”一词,龙(dragon)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动物,但它是一种中西方神话故事都会有的动物。中国人将龙(dragon)奉为民族的祖先,这就是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的原因。许多中国人都希望“望子成龙”,字面意思翻译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条龙,这对西方人来说显得有些荒谬。在西方神话故事里,龙(dragon)是邪恶野兽的标志,有贬义,西方故事里的圣徒或英雄跟野兽进行斗争,最后野兽都以被杀死而结束。
动物词汇鱼(fish)在中英语言中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蕴意。在英语中,鱼(fish)有贬义意思,通常指不好的人或事,例如:可怜虫(a poor fish)、水中捞月(fish in the air)、班门弄斧(to teach fish to swim)。而在中文中,“鱼(fish)”在读音上跟汉字“余”一样,有褒义的文化蕴意,中国人在许多中国重要节日里都会用“鱼(fish)”来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三)相同的动物词汇中英意义不一致
1.相同的动物词汇英语文化内涵丰富,中文没有任何文化蕴意
许多的动物词汇在英语中有较丰富多样的文化蕴意,然而,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这些动物词汇在中文中没有任何文化蕴意。笔者将采用最典型的“猫(cat)”一 3
王孟.在英汉翻译中要注意文化差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4):138-140.
词为例,在英语中,猫(cat)的意义丰富,如倾盆大雨(rain cats and dogs)、脾气坏的老太婆(an old cat)、抄袭别人的人(a copy cat)、她是个心肠恶毒的女人(She is a cat)、目前只有静待,看看事情如何转变(There is nothing for it but to wait and see how the cat jumps)。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听西方人使用这些表达时,理解真实的意思较为困难。猫在中国许多家庭里是受欢迎的动物,中文里“猫(cat)”一词经常被用作比喻,如馋猫、夜猫子等,并没有像英语中文化蕴意那么丰富。
2.相同的动物词汇中文文化内涵丰富,英语没有任何文化蕴意
众所周知,鹤(crane)在中国跟松树总是紧密连在一起,鹤(crane)是长寿的象征。在艺术家的画和书法作品中,鹤(crane)是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鹤(crane)没有这样的文化蕴意。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是蚕(silkworm),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当中文中使用“蚕(silkworm)”一词时,是为了要高度赞扬一个人的贡献,所以中文里经常用这一词来比喻教师这一职业。然而,在英语中,蚕(silkworm)仅仅就是一种动物,没有任何文化蕴意。
(四)不同的动物词汇具有类似的中英文化蕴意
尽管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也可以用不同的动物词汇来表达相同类似的意思。中文中的牛(ox)通常被用来描绘一位强壮的人,如“力大如牛”,翻译成英语是as strong as a horse,用了不同的动物词汇表达了强壮的意思。中国人想要表达胆子小时会用“胆小如鼠”,但是英语中则使用“兔子(rabbit)”。“热锅上的蚂蚁”在中文中意思是非常紧急着急的意思,而英语中“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则是着急的表达。“猪(pig)”在中文中可以用来表达愚蠢的意思,英语中则用“make an ass(驴子) of oneself”来表达。中国人认为虎(tiger)是万兽之王,因此经常用虎(tiger)来表达勇气、勇敢,而西方人认为狮子(lion)是万兽之王,“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虎口拔牙(beard the lion in his hide)”都是英语中用来表达勇敢的。 三、结论
人类并不是远离动物生活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我们应该要意识到,无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它们都为人类的生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因此,动物词汇应运而生。人类无法忽视动物词汇的存在,因为它们也是人类用来交流交际的有用的工具。目前,动物词汇的相关研究多数局限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蕴意领域,期待未来的研究可以打破此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司文会,杨颖.广告英语的声音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5):125-128.
[2]黄兵.英语语音象征的语言魅力[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100-102. [3]王孟.在英汉翻译中要注意文化差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4):138-140.
[4]周增美.中英文动物词汇折射的文化信息[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123-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