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容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英语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容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英语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容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蒋园芬 浙江省宁波中学,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课堂容量过大或过小导致教师的教难以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出教师应注意从学情 分析,创造性使用教材,调控教学过程几个方面保证课堂容量恰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容量;有效性:思维;学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010—0241-O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明显感 觉到课堂教学中难以处理好课堂教学容量的问题,他们认为: 要确保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容量,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对学 是重复已有知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发展,就体验不 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教师高估了学生,把难度过大的内 容拿来教,学生会感到学习英语太难了,进而失去学好英语 生充分放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就很难得到真正展 开;要是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情感体 验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教学,课堂容量就必须减少。 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困惑,实际上是新旧教学思想、教学观 念相互碰撞的表现,一方面,老师越来越体会到课堂教学改 革势在必行,再也不能死守着强制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 放 了,另一方面,强制灌输教学模式的思想观念在教师们的头 脑中很难一下子根除。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讲的内容多就是课堂容量大吗 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课堂容量当 然也就大。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容量多指所讲知识的量,其 实这是有失偏颇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应 该看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思考的量,即学生活动的量、思维 的量。如果我们教学时只关心我们讲到了多少,而不关心学 生学到了多少。学生的生成没有到位,课堂容量多又有什么 实际意义呢?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的思 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的有收获,提高学生的思维:量, 才能称得上课堂容量大。 2课堂容量越大效果越好吗 这里有一个误区,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的容量越大越 好,容量越大学生就会接受得越多,教学效果也就越好,笔 者认为,这种观念其实表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几乎在 每一 个知识点和问题的理解上都担心学生解决不了,对学生:处处 不放心,因而处处都想帮助学生拓宽加深,这种做法概括成 一个字就是“灌”,将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看待了。 其实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和教学时 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思维负荷量”。因此,要通过 教师课堂教学角色作用的自觉调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 主体参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3怎样做到课堂容量适当呢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三个度”,即适度、 密度和效度“ 。适度即适性教育,指出课堂教学所设计的任 务和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符合最近发展区理 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下桃子”。密度指课堂任务和活动 的适度要紧凑,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有利 于发展思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建构。效度指课堂教学设 计更要讲究其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大的效益,这 对师生的教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把最宝贵的时 间用来讲最重要的内容?如何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讲最 应该讲的教学内容?即怎样做到课堂容量适当呢[2]?笔者 一直在思考。 3.1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容量适当的前提 众所周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预设的一切教与学 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而设计,如果教师 低估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仅仅 的信心。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效、是 否能真正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英语学习,关键在于对学生现 有水平的分析,即学情分析。因此笔者认为,备课应该基于 学生,研究学生,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 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思维容量才是适当的,才是有效的。 3.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堂容量适当的保障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 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 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教材是教师 教与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教师 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策略,将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 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每堂课的设 计应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正确选用不同的语言输入方式, 采用立体化课堂教学一一实现听说读写相结合,文字、声音、 图片、影像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相结合。当然,教 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取舍 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为了考试而 随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 商补充或取舍哪些内容 。 3.3调控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容量适当的策略 我们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往往事先设计了好多的内 容,然后把在一堂课中能够灌输多少则往往视为课堂教学容 量的标准,课堂教学容量的多少又作为衡量一节课优劣的尺 度,而对于知识的生成则往往忽略。我觉得这是对教育的实 质的颠倒。众所周知,课程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教学 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对课程创造与 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 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一些无法预见的 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捕捉即 时产生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是新课 程对教师的一种新的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又不 越俎代庖,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 其进行合理的调控,不致过分偏离主题。对一些合理的、有 价值的失败思路也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对提高思维和表 达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施丽华.建构着眼未来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J].教学月 刊,2014(1):7-10. [2]周彬.大容量课堂:让“教学”回归“课堂”[J].上海教 育,2014(7):58~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1-62. 2015年5月2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