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 1848 年为界分为前后时期,前期文学高峰在 法 国,后期高峰在 俄 国。
2.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 长篇小说 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3. 恩格斯以作家 巴尔扎克 为例,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精辟论述。
司汤达是在文艺论著 《拉辛与莎士比亚》 中提出有关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的。 4.《红与黑》作者是 司汤达 ,它的副标题是 1830年纪事 。 5.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是 司汤达 的 《红与黑》 。 6.《红与黑》中与于连有感情纠葛的女性是 德瑞那 和 玛特儿小姐 。 6.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锋芒同时指向 封建贵族 、 大资产阶级 。 7.巴尔扎克用 编年史 法和 人物再现 法将90多部小说联系在一起,总名为 《人间喜剧》 。
8.“伏盖公寓”是小说_____《高老头》________中的场景。
9.“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这句向社会挑战的话出自《 高老头 》中的______ ___拉斯蒂涅____之口。
10.《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著名的_____吝啬鬼________的典型。
11.《高老头》中对拉斯蒂涅成长有直接影响的是 伏脱冷 、 鲍赛昂夫人 、 高老头 。
12.《双城记》是以 法国大 为背景的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 巴黎 、伦敦 两个城市的故事。
13.《双城记》是以 法国大 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14.厄弗里蒙侯爵兄弟是《________双城记_____》中的人物。
15.《双城记》中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决心自食其力的青年是 代尔那 ,为了心爱的人获得幸福牺牲自己,甘愿代替她丈夫走上断头台的是 卡尔登 。
16. 标志果戈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成熟的作品是 《钦差大臣》 。 17.乞乞科夫是作品《____死魂灵_________ 》中的主要人物。
18.《死魂灵》中的吝啬鬼叫 泼留希金 ,中心人物是 乞乞科夫 。 19.《死魂灵》中,凶狠残暴的兽性地主是_____罗士特来夫___。
20.为19世纪文学建立批判方向的是 果戈理 ,他把批判矛头指向 沙皇制度 和 农奴制度 。
21. 19世纪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是 丹麦 (国名)的 安徒生 ,他以写 童话 闻名。
22.安徒生是 丹麦 (国名)人,他的著名作品有 《皇帝的新装》 、 《卖火柴的小女孩》 等。
1
23.19世纪下半叶,文学中 新人 形象取代了“多余人”。
24.托尔斯泰作品中有许多在精神领域苦苦探索的贵族形象,如《战争与和平》中的 安德烈 、 彼尔 ;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 列文 。 25.托尔斯泰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写的历史小说是 《战争与和平》 。 26.《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中心人物是 安德烈 、 彼尔 、 娜达莎 。
27.托尔斯泰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作品是 《复活》 。 28.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变化的长篇小说有 、 、 。 29.现代戏剧之父指 易卜生 ,他是 挪威 人。(填国名) 30.《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易卜生 ,男女主人公叫 海尔茂 、 娜拉 。
31.《老人与海》主人公是 桑提亚哥 ,作者突出其 硬汉 性格。 32.海明威因《___太阳照常升起___》的发表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33.《老人与海》作者是_海明威_________,主人公叫 桑提亚哥 。 34.“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是 美国 (国名)的 海明威 。 3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名言出自作品《__老人与海______》。
36.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是 现代主义 和 现实主义 。 37.现代主义是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反传统 是它们共同的旗帜。
38.卡夫卡是 现代主义 (文学流派名)的代表作家,他的长篇 《城堡》 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39.《变形记》的主人公叫 格里高尔 ,作者是 卡夫卡 。
40.通过主人公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异化主题的,是___卡夫卡_____的《变形记》。
41.《百年孤独》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叫做 布恩迪亚 的家族和一个叫 马孔多 的小镇展开。
42.给拉美文学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流派是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百年孤独》 。
43.《百年孤独》的作者是 马尔克斯 ,他是 哥伦比亚 (国名)人。 44. 20世纪影响较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 存在主义 、 意识流 、 魔幻现实主义 等。
二、指出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司汤达:19世纪中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首次提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思想。代表作《红与黑》,被誉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果戈理: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钦差大臣》、《死魂灵》等。
2
巴尔扎克:19世纪中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安徒生:安徒生是丹麦童话大师,是19世纪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衣》等。
易卜生:挪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社会问题剧”的创立者,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宁赞他的作品为“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卡夫卡:20世纪重要的奥匈帝国作家,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马尔克斯:20世纪哥伦比亚当代著名小说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百年孤独》。
三、指出文学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拉斯蒂涅:出自巴尔扎克《高老头》以及整个《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在小说中是一个发展中的形象,细致地展现了他从一个单纯的青年转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典型意义在于揭示了资产阶级生活原则的胜利,暴露了金钱蚀人心灵的本质
高老头:出自巴尔扎克《高老头》以及整个《人间喜剧》中的人物,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形象。他全身心地爱女儿,为女儿献出一切,但女儿只爱他的钱。最后孤零零地死在阁楼上。 揭露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泼留希金: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贪婪、吝啬,智能低下,把来收买死魂灵的乞乞科夫看作“恩人”,是寄生者蜕化的表现。他的形象体现了地主阶级腐朽、没落,走向衰败灭亡的必然趋势。
乞乞科夫: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既有地主贵族的剥削、寄生、欺压人民的本性,又有资产阶级的投资钻营、圆滑狡诈、唯利是图的特征。他是资本积累时期,从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折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马奈特: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正直高尚,宽宏善良。他的形象体现出了教的仁爱精神和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卡尔登: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是教仁爱精神的典型形象。他虽然生活颓废,酗酒成性,但是他为自己爱的人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他高尚的灵魂,也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同时也透露出狄更斯对暴力的严厉谴责。
3
桑提亚哥:出自海明威《老人与海》,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是一个绝不肯屈服的人。典型意义在于告诫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的逆境中,都要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四、简答
1. 于连向上爬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其性格的虚伪,到家里当家庭教师是他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勾引夫人,最终败露,被迫进入贝尚松神院学习。在神院学习期间,步步小心,事事提防,更加虚伪,随后随院长带巴黎。当上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在一起,获得了称号、庄园、,初步实现了他的个人野心与愿望。后来贵族阶级与教会狼狈为奸,让夫人写信告发他,他杀死了夫人,最终被判处死刑。
2. 《人间喜剧》用什么方法把众多作品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具体说明)
1、“编年史”法: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上的人物,逐年写出他们的兴衰变化,从而展现了贵族阶级一步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的过程。
2、“人物再现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再次出场,以此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把原本的单篇也联结成一个艺术上互相关联的整体。 3. 《双城记》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1)两组人物,仁爱的化身和仇恨的化身。小说中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和她丧失理性的疯狂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马奈特,路茜,伐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教仁爱精神,他们是仁爱的化身。 (2)两种行为,人道与暴力。马奈特等宣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态度对待敌对阶级;法国贫民在推翻封建贵族时,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疯狂地野兽,尤其是得伐石太太。
(3)两个城市,安宁的伦敦与混乱的巴黎。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以法国时动荡混乱的巴黎和安宁的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法国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 4. 乞乞科夫是怎样的形象?
他是资本积累时期,从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折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5. 为什么人们认为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1)安徒生童话饱含了现实社会的内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倾向一致。 (2)揭示悬殊的社会现实:《卖火柴的小女孩》 (3)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皇帝的新装》 (4)赞美穷人的品德,同情他们的不幸:《丑小鸭》
4
6. 《复活》题名的含义是什么?
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两个主人公的“心灵净化”揭示他们“复活”的复杂过程。玛丝洛娃的“复活”指她恢复人的尊严、恢复做人的信心;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指他人性的复活。揭露了沙皇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复活也有象征意义,指整个社会通过改造,除旧布新,实现复活。 7. 简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性格的发展历程。 聂赫留朵夫:
青年时期:天真热情,纯洁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 堕落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
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述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 玛丝洛娃:
少女时代:天真、纯洁; 转折:聂赫留朵夫的玷污和抛弃;
堕入青楼:心灵麻木,生活和精神都是空虚的;
下狱之后:向平民一边渐渐靠拢,渐渐恢复善良的天性,特别是同政治犯相处后不知不觉地接受他们的观点,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她虽然还不是一个者,但她走向了新生。 8. 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形象各体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倾向?
9.社会问题剧的创立者是谁?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社会问题剧指的是挪威记录家易卜生用现实主义方法指导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从多方面分析社会问题,使矛盾尖锐突出,为发现众思考和引起论争,从而引导人们起而改革社会弊端。
易卜生共创作了九部社会问题剧,代表作有《玩偶之家》,《群鬼》,《青年同盟》,以《玩偶之家》为例,是婚姻,家庭题材。通过对一个普通资产阶级家庭夫妻矛盾的剖析,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内在的虚伪,体现了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应是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政治等重大问题,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对挪威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0. “冰山原则”是谁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932年海明威在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1、文体风格简约、含蓄(电报式);句子结构简单但内涵丰富,常有丰富的潜台词。 2、结构上往往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集中反映故事主题或历史事件,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等作为隐藏在水面下的7/8 。
5
11.“硬汉”形象出自哪位作家笔下?这类形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硬汉性格出自海明威笔下。 桑提亚哥硬汉性格体现有:
一、具有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二、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桑提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他与大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类与自然、人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进而升华为豪迈的人格力量。
三、桑提亚哥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给桑提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
他意志坚强、永不认输、忍受孤独、蔑视死亡的品质,是海明威硬汉性格塑造的飞跃和升华,他一改以前硬汉英雄自我欣赏式的怜悯和徒劳的反抗,而是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体现出超越的人格魅力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完美地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12. 《变形记》如何表现人的异化的?你认为有何寓意?
卡夫卡的《变形计》通过描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表现了人的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冷酷。
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的形状吓跑了主任,吓坏了母亲,气哭了父亲,只有妹妹还关心他,给他送饭。后来父亲用苹果打伤了他,妹妹也逐渐对他生厌。有一次格里高尔爬出来听妹妹拉小提琴时被家中三个房客发现并引发了一场混乱,房客要求退租。又病又饿的格里高尔当晚在孤寂中离开了人世,他死后,如释重负,便到郊外散心去了。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关心,还被父亲打伤,变形使他失去了工作生活和养家糊口的能力,最终被全家人遗弃,格里高尔最终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暴露了家庭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冷酷,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精神孤独和人性异化的悲惨现实。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社会的商业化和金钱万能的世风淹没了正常的人性,降低了人的价值,机器物质财富和金钱变成了与人对立的力量,形成了物操纵人,奴救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事实上变成了非人。格里高尔丧失了人的特性。异化为动物,表现得就是现代人已经异化人变成了非人的情况。
与此同时,格里高尔家人态度的冷漠也深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冰冷残酷的利害关系
13. 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6
第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第三,“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14.《百年孤独》题名有什么含义?
“百年”指的是历史。小镇马孔多所经历的创建、繁荣、沦落和消亡的百年沧桑,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至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在文明程度下的低下,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之时,马孔多人只能任人摆布,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政治上昏聩。
“孤独”指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在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着力表现了他们身上共同具有的特征——孤独。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之中,而且努力保持着这种孤独。“孤独”在布恩蒂亚家族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它制造了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状态,它在亲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使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思进取、停滞倒退。“孤独”的本质是人们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它是家族衰败、民族落后、国家灭亡的根源。小说描写布恩蒂亚家族连同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刮走,深刻揭示了由孤独所产生的社会悲剧的必然。
五、论述
1. 于连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这个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
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形象,在当时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为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他的个人奋斗是和他对社会的反抗和妥协结合着的,而这种矛盾的性格是势力和复辟势力斗争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他失败的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通过描写于连的生活道路,向人们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2.《红与黑》中,于连先后同哪两位女性发生了爱情关系?在这两次爱情中于连各有什么目的?
对于连来说,爱情是手段,飞黄腾达才是目的。与德-瑞那夫人的爱情,一开始他并不爱她,只因为瞧不起他这个穷小子,他仇恨要报复。他扮演诱惑者的角色,爬进她的房子占有她,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与德-瑞那夫人的爱情促使他来到了神学院,进而有机会走进了拉莫尔侯爵的府邸。
7
他对玛特儿小姐的爱,因为“她是漂亮的!我一定要得到她!然后跑开。”为了制服这个有地位成见、高傲无比、反复无常、使他陷入失恋痛苦的玛特儿,他采取王子的计策,假装追求元帅夫人,刺激她,一步一步诱她就范,“使她恐惧”、“使她服从”。他把她看作敌人,“我只要使敌人畏惧我,他就会服从我,那么,他也就不敢轻视我了。”他征服了这个高傲的小姐,同时也获取了他梦寐以求的荣誉、金钱和地位。可以说,这次恋爱,也是他追求名利的一次巨大成功。
3.《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高老头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作者借此表现怎样的主题?
在《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实际是在用金钱换取爱情,然而由于她手中的财富毕竟敌不过新兴的资产者,最终她那倾注自己全部希望的爱被出价更高者买走了。
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女成癖,并为她们花光了所有家财,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成了个吝啬鬼,最终因为贫穷而被女儿抛弃,成为金钱关系的牺牲品,凄然死去。高老头的父爱,让两个女儿踏入上流社会,却也正是由于他的溺爱,使两个女儿抛弃了他。即使在高老头的葬礼上,他的女儿也没来看他一眼。
通过鲍赛昂夫人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揭示出: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鲍赛昂夫人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全身心地爱女儿,为女儿献出一切,但女儿只爱他的钱,最后他孤零零地死在阁楼上。他临终前的呼号:“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金钱关系。
4.《双城记》中体现了狄更斯怎样的人道主义理想?联系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说明。 (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
(2)同情法国大。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
(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
(4)谴责了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的领袖人物。狄更斯在作品中把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5)他宣扬圣诞精神,倡导用爱灭很、化敌为友的博爱精神: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
8
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马奈特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正直高尚,宽宏善良。他们的形象体现出了教的仁爱精神和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5.乞乞科夫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
乞乞科夫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是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 意义 A、果戈理从乞乞科夫的家教、学生生活、为官之道和“死魂灵”交易等几个角度刻画了乞乞科夫的性格,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特征。收买“死魂灵”,他是资本积累时期,从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折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B、果戈理真实地表现了新生资产者乞乞科夫对封建农奴主的“优越性”。他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付五个性格不同的农奴主,在“死魂灵”交易中大多获得“胜利”。
C、他是一个为满足个人欲望而调动一切潜能的人,为了追求财富,苦心孤诣,拼命周旋,却屡屡失败,这一方面反映了新兴资产者追求财富的活力,另一方面意味着个人奋斗在不被人所接受。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