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施工现场劲性混凝土结构中型钢柱与剪力墙、框架梁结构系统连接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型钢柱节点深化处理,合理布置节点处梁钢筋排布,综合不同连接处理技术优点,保证劲性混凝土结构中型钢柱与框架结构有效连接,取得良好的施工成果。
关键词:型钢梁柱节点连接板可焊接套筒WL双螺套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急需一种抗震性能好、刚度强、承载能力大的建筑结构,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顺应而生。型钢混凝土结构,即通过劲性型钢柱与混凝土钢筋连接技术将钢-混凝土相连接的一种主要形式。该结构形式不仅具有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还同时具有钢结构的优点。与单纯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减轻重量,减少截面面积,增加构件的延性,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与单纯的钢结构相比,节省钢材,降低经济支出,增加建筑物以及构件的刚度。本文从工程施工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效果等。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跨度劲性结构中劲性型钢柱与框架梁钢筋连接的施工。 2工艺原理
1在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型钢结构连接位置处,按照深化后的施工图在工厂定位安装、焊接直螺纹套筒,待型钢结构吊装完毕后,框架梁钢筋通过直螺纹与型钢柱连接。
2由于框架梁部分纵向受力主筋要求贯通,利用型钢的可开孔性,按照深化后图纸,在型钢加工时直接定位开孔,待型钢吊装完毕后,框架梁钢筋可直接从开好的孔位通长穿过,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3受型钢柱上牛腿位置,框架梁底排钢筋无法通过套筒与型钢连接,采用焊接可将底排钢筋直接焊接于型钢柱牛腿之上以达到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根据设计图纸深化钢梁、柱图纸→确定钢材并材料进场抽检→型钢柱通长钢筋处定位开孔→型钢梁柱的工厂加工→定位、焊接直螺纹套筒→型钢梁柱运至现场→型钢梁柱安装→钢筋连接、焊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
3.2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设计与工期进度要求,安排好相应的材料及机械设备、人工。 2保证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大型汽车吊、运货车辆等设备能够进出方便。
3操作要点 3.3.1型钢柱加工
由钢结构专业公司及专业工程师根据土建施工图要求及结合现场安装条件对钢梁、钢柱进行深化设计。原材料经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使用,并对加工过程严格控制。
钢结构由专业钢结构生产厂家在工厂进行分段加工制作,型钢梁柱构件尺寸误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对焊缝质量进行100%探伤检测。对于贯穿型钢柱要开孔的地方,根据钢结构构件与结构钢筋连接的特点及要求,结合柱梁节点内各种钢筋的相对空间位置,运用CAD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将柱梁节点交汇处所有柱
筋、梁筋与钢骨的相对位置准确施放在图纸上,以保证钢骨上贯穿制孔标高、轴线的准确性。
3.3.2直螺纹套筒定位、焊接
梁柱型钢构件制作、校正后,应按照深化设计图划设轴线、纵向钢筋设计位置。为梁柱安装用,梁轴线应引至梁端的梁底处,柱轴线应划设纵横轴线至两端,经检查验收后进行钢筋套筒定位划线;钢筋套筒应划设中心(同钢筋轴线)和外圆,套筒中心定位误差应≤1mm,经检查合格后先将将套筒与外圆线重合、定位后,进行点焊固定,再次检查套筒位置无误后,对称施焊。
直螺纹套筒与型钢钢板焊接为角焊缝围焊,焊缝高度≥8mm且小于1.2倍的套筒壁厚,焊缝外观等级为Ⅲ级,外观质量应从焊缝高度、厚度、焊缝宽窄度等方面加以检查控制,外观检查不允许出现表面气孔、夹渣、裂缝等现象。
3.3.3钢筋与牛腿的焊接
受型钢柱上牛腿位置,框架梁底排钢筋无法通过套筒与型钢连接,在征求设计同意之后,利用钢筋与型钢牛腿之间的可焊接性,采用焊接的方式可将底排钢筋直接焊接于型钢柱牛腿之上以达到设计要求,焊缝外观等级为Ⅲ级,外观质量应从焊缝高度、厚度、焊缝宽窄度等方面加以检查控制,外观检查不允许出现表面气孔、夹渣、裂缝等现象。
3.3.4型钢梁柱的安装操作要点
1构件进场和分区(分节)卸货,并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材料试验报告记录、焊缝无损检测报告记录、焊接工艺评定、各类材料质量证明等随车资料,并检查进场构件外观。
2钢柱运到现场,单件重量不大,可采用现场部设的塔吊进行吊装。 3型钢柱安装
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按照型钢柱的设计将轴线(或辅助线)准确投测到混凝土结构楼面上,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检查验收后进行型钢柱安装就位、平
面和垂直度校正,使柱上划设的轴线与地面平面轴线重合、垂直度≤2mm、并采用临时拉撑等措施保持型钢柱稳定时,对型钢柱点焊固定,再次检查垂直度≤2mm后,进行对称焊接。
4型钢梁安装
安装前应将梁底模支设完毕,保证足够的工作面,检查柱顶轴线符合要求后、并在梁底模上定出钢梁位置(当梁底有通长钢筋越过型钢柱时,应将其先布放到位)。根据钢梁自重和现场安装条件决定钢梁拼装情况,确定吊装方案。
若现场条件允许采用大型吊车一次性吊装就位(若现场条件有限,需事先对钢梁进行设计分解,并保证接头焊缝在受力较小处。本着先两端后中间的原则进行吊装就位),按照柱上的轴线校正、安装完成。
3.3.5型钢梁连接钢筋与下部型钢柱钢筋连接 1型钢柱内可焊型钢梁下直螺纹套筒连接方法
型钢梁下套筒连接的钢筋长度是决定型钢柱在梁宽范围内柱主筋与型钢连接的关键,需每根钢筋一一现场量尺寸,并调整柱主筋的间距,以保证与梁下套筒的有效连接,也保证套筒与型钢梁的焊接牢固。
2端部型钢柱内有型钢柱时,采用钢筋搭(焊)接法
由于端部型钢柱内有型钢柱,焊接人员无法在柱内进行型梁下套筒的焊接,在征求设计院同意后,采用先将梁下套筒与型钢梁焊接,在吊装钢梁时将套筒连接钢筋与柱主筋按搭接的方式下锚,其搭接下锚长度为38d×1.6,绑扎后并加焊三处5d(当型钢梁下套筒无法后焊时也可采用此方法)。
3钢梁安装就位后,利用千斤顶、手拉葫芦等工具进行拼装、矫正并固定。调整、校正钢梁高度及平面位置后,将钢梁接头进行现场焊接。
4现场焊接后,对焊缝进行100%探伤检测,探伤合格后,将型钢梁钢筋绑扎到位。在此过程中通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等进行验收。
4应用实例及效果
劲性结构与框架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在中铁建工集团公司承建的厦门站改扩建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增加了该工程的使用面积,提高了该工程的净高、跨度,为广大旅客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空间。
劲性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劲钢骨架,在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之前就可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继续上一层结构的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新建厦门站平面呈矩形,南北长约206m,东西宽约145m。设南北站房并通过跨越线路的高架候车厅连接为一体。主站房建筑规模27581.5㎡,不含预留商业面积5168.6㎡以及站前平台4690.4m²,其中:南站房建筑面积8395.3㎡;高架站房建筑面积7404.8㎡;北站房建筑面积11781.4m²。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该技术,精心策划、道道程序严格把关,认真施工并得到了预期效果。
结语
通过“T”型节点优化折线型劲性梁柱节点钢筋连接方式,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对现场进行检查,梁钢筋与钢筋连接器连接效果理想,同时采用折线型劲性梁柱“T”型节点施工工艺后,避免了现场焊接工作,减轻了现场工作量,在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下,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人工投入,为劲性结构的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齐旭燕.复杂劲性预应力梁柱节点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8,40(05):692-693+698.
[2]李敏.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处深化设计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41(31):123-124.
[3]王海欧.螺纹套筒在劲性钢梁(柱)节点处的施工[J].安徽建筑,2015,22(04):85+2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