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尚车旅游网


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年五月十日

同志们:

今天的卫生工作会议,是在我市全面推进沿海沿江开发,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沈俊涛局长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2009年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对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表示完全赞同,希望卫生系统各医疗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精心组织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09年是我市卫生工作全面加强、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创造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深化医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9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乙肝疫苗补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参合率达到98.38%,人均筹资标准增加到120元。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海复、寅阳两镇建成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有6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完成升级改造。二是甲型H1N1流感应对得力。面对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严峻形势,卫生系统充分发挥了防控主力军作用,未雨绸缪,快速反应,在疫情监测、现场处置、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等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卫 生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医疗机构服务环境日益改善。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实效,等级医院病历与处方质量、

疾病治愈与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医疗质量指标 显著提高,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医疗服务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为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市)。四是卫生行风持续好转。“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医 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扎实开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 得,凝聚着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广大干部职工、医务工作者表示由衷 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国家、省及南通市的卫生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要把深化医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社会各界也对此十分关注。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大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担负起推进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光荣使命。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发 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倍受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 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 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并用较长的篇幅阐述了今

年卫生重点工作。国家、省、南通市已明确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卫生民生 工程方面的投入。所有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落实,都将为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宝贵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 化医改,是从制度层面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医疗卫生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看病就医矛盾较大,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深化医改,既是改善民生的保障工程,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助推工程,对于带动整个卫生事业 改革与发展具有突破性和全局性意义。随着医改的深化推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日益暴露,尤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等工作,涉及到利 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维稳压力必然增强;大部制机构改革后,药监局与卫生局职能实现整合,食品、药品方面的安全监管,责任更加重大;同时还要随时做好应对突 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如何在改革实践中接受新考验,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是当前我市卫生系统必须认真思考并着力统筹 解决的问题。

三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强为卫生事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享受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防止伤病残”的医疗保健观念,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卫生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有病之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更 要使人民群众尽量“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人民群众对我们卫生事业更高的期望,既是我们工作的新压力,也是我们进一步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新 动力。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刚才沈俊涛局长在报告中已作全面的安排,我不再重复。在此,我提几个关键点:

一要全力主攻两大改革难点。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体制改革,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及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市深化医改工作的难点,关系整 个医改的成败。大家要坚决摒除观望、等待和畏难情绪,抓紧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和进度安排,确保年内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并全面实行 基本药物制度。要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各个环节配套衔接、有效运作的新机制,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基本药物配备使 用机制,强化用药管理,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制定财政补偿方案,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正常运转。

二要扎实推进三项基础工作。实现医改目标,必须面向群众、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从基本、基层、基础做起,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 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强化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筹 资政策,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的受益率。要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提高新农合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基金运行安全。二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 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切实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和救治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类传染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要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预防接 种服务体系建设和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效保护受种人群,防止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和暴发。要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提高突发事件应急 处置能力。要抓紧实施三大妇幼卫生项目和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策规范,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监督考核,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质量,让群 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医改带来的实惠。三是扎实推进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通过项目带动、人才支撑、机制保障,夯实医疗卫生机构基础;通过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促进技术、人才、设备等下基层,促进农村与社区卫生共同发展。

三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有变化、得实惠。要着力完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整合,强化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职能,强化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指导,加快建设“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大力提升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卫工程,切实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和重点人才培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推动全市卫生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强中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要切实改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扎实推进等级医院复评,不断巩固“无红包医院”创建成果,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是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坚持预防为先,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大力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常态管理,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工作。要严格公共场所、食品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扎实推进“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要认真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划,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要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降低“四害”

密度,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是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镇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协调督促有关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权责明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保障资金投入。随 着医改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实施,基层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要使新医改的公益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必须加大对镇乡卫生事业的投 入。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合作医疗、重大疾病防治和中医药开发等重点领域倾斜,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医改方面的支出,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落实。尤其在取 消药品加成后,必须及时将药品差价补贴到位,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要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采取政府投入、社会集资、个人捐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及合 资合作、股份制改造等多种途径,多方面争取资金支持,为加快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要强化自身建设。繁 重的工作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阶段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

要深入开展调 查研究,掌握实情,分析问题,及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动员他们理解、支持、 参与和推动医改工作。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提升技能,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主题,以提升行业 文明程度为目标,全面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塑造医药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医改带来的积极变化。

同志们,2010年卫生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定信心,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惠民举措,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奋力开创我市卫生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