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思考

来源:尚车旅游网
图书馆建筑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年第5期

关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思考

刘秀华,赵亚兰

(湘潭工学院图书馆,湘潭 411201)

摘 要:作者结合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论述当前图书馆建筑应具备多功能性、可扩展性及艺术性,并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建筑在这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关键词: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变革;网络环境;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1;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48(2003)05-0041-03

NewThinkingonLibraryBuildingDesign

LIUXiuΟhua,ZHAOYaΟlan

(Library,XiangtanInstituteof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China)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dthemultiplefunctions,expandabilityandartacurrentlibraryshouldhaveandexpoundedindetailstheconcreterequirementsintheseaspectsbycombiningtherevolutionwhichhasbroughttolibrarybyinformationtechnology.Keywords:librarybuilding;libraryrevolution;networkenvironment;buildingdesign

  当前以通信、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期刊为主;未来型,指具有超链接、超媒体形式的资

术革命使得图书馆的内部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料[2]。这种新型文献的出现,要求现代图书馆建筑必了图书馆由传统形态向虚拟形态过渡,当前其现实运行状态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生模式[1]。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已发生重大变革,作为其外壳的图书馆建筑该如何顺应这一变革,如何设计现代馆舍才能顺应图书馆的发展,如何综合考虑图书馆目前的功能需求和日后的功能需求而建好现代化图书馆,已成为新馆建筑中每一位建筑设计师绞尽脑汁的问题。1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

当前图书馆正处于过渡阶段和转型阶段,先进的通讯、网络、计算机技术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重大变革,这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的建筑。111 信息载体在变

图书馆的信息载体已不是传统的纸质印刷型文献,而是电子型出版物与印刷型信息载体的多元文献并存局面。英国图书馆学家Rusbridge将现行信息资料分为四类:传统型,即纸张、缩微片及录音带等传

须具备新的空间意识,如增加电子阅览方面的阅览座

位,新的光盘存放空间等等。112 技术设备在变

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国际网络环境的不断扩充,图书馆馆内的设备已发生重大变化,最突出的是计算机、网络布线已经如同阅览桌、书架一样成了图书馆不可缺少的设备,从而结构化综合布线就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113 组织管理方式在变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藏阅分离,因此其建筑特点是书库和阅览室严格分开,库室功能单一。现代图书馆以用为主,呈现藏阅合一的趋势,新的建筑理念应打破藏书、阅览的空间界线,阅览室里有藏书区,书库内有摆放电脑、阅览桌的阅览区,建立起新的空间意识,使各种

统型资料;转换型,指将传统资料转换成数位化的形用房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布置。

式;原始数位化型,指数位化出版的各类资料,目前以2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要求

收稿日期:2003-04-15

作者简介:刘秀华(1970-),女,本科,馆员,现于湘潭工学院图书馆工作,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5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书馆建筑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年第5期

信息技术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载体、技术设备及管方式已发生变化,那么库室设计也要相应发生变化。理手段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当前图书馆已不是传统意近代图书馆的借阅方式为闭架借阅,库室布局是书库义上的保存和传递文献的基地,现代图书馆设计应实在后、阅览室在前,中间置以目录厅和出纳台。现代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它的馆舍设计应具备多功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发展趋势是藏阅合一,那么我能性、可扩展性和艺术性。211 多功能性

们在考虑库室布局时,要考虑到如何满足发展中图书馆业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要建立新的空间意识,譬

现代图书馆已经不是纯粹的文献信息中心,而是如:开辟一些特殊空间为研究型读者服务;设计一些多功能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信息枢纽中心,因此,高密度基存书库,设计一些藏阅合一库室;设计特藏在馆舍设计上应考虑设计各类功能大厅,如在建馆时库室作电子文献载体的收藏场所。③精心考虑馆内要考虑到建造网络中心、多媒体厅、容量不同的各类布线。为了适应智能化、网络化的需要,跟上技术设学术报告厅、展览厅、教育培训中心、读者餐厅等,甚备更新的步伐,在建馆时要好好考虑各种线路的布至象国外一样开辟音乐厅、咖啡厅、书店、邮局和银行局。由于经费的限制及发展的不可估量性,计算机设等等。在设计这些多功能厅时尽量分区设计,远离读备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在建馆时要预留出信息接口,

者活动区,一则达到分流人群的目的,二则避免相互必须考虑到以后使用者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以便以后之间的干扰。212 可扩展性

有充裕的发展和调整余地。213 艺术性为了延长图书馆的使用寿命,在建馆时要多多考对建筑艺术美的追求一直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虑馆舍的可扩展性。在英、美国家,一般高校图书馆问题之一。图书馆建筑是功能性较强的建筑,在满足的规模每隔10年就要增加一倍,国内有部分图书馆其功能的前提下,应改变过去那种单调的形象,体现提出的建馆口号是“五十年不后悔”,因此追求建筑规出较高格调的艺术情趣。

(1)注重图书馆的外观造型 模,觉得建得越大越好,因而“万”字号图书馆越来越造型是时代和民族多。作者认为,若新馆建成后有很多功能没用上,这的产物,造型使图书馆具有艺术感染力,是吸引读者、

种闲置不说,就是水电费、维修费也是惊人的。据悉提高使用功能的有力手段。为了向读者展示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每天的运行费高达10万元,拥有813万的端庄典雅、宏伟壮丽,现代图书馆应具有优美的造平方米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每年运行型。但是,我国众多的图书馆建筑,雷同平庸者居多,费达3000万元[3],所以在进行馆舍规划时,首先要富有抽象概念并内蕴深刻文化内涵者屈指可数“,工”“工”字型的变体“田”字“、山”字型外观成了近以满足当前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使它具有发展的过字型及

渡性和兼容性。这种周密规划,既可以避免有些建筑代图书馆一成不变的规律。而国外图书馆非常注重过于追求现代化而目前无法使用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建筑造型:如美国克利夫兰图书馆,其建筑中心是一今后逐步改造、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难题[4]。为此可在座椭圆形的玻璃塔,表达了图书馆为知识明灯这一象征;又如德国斯图加特图书馆,是一个造型别致的玻以下两方面实现图书馆的可扩展性。

(1)建筑实体的可扩建性。一是加层扩建,即设璃建筑,树立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形象。当然,我国计时考虑到以后建筑物可以增加层高;二是面积扩的传统图书馆某些特点之所以形成模式,也是基于满建,即建筑物周围留有扩建的余地供日后扩建新的馆足当时图书馆的特定功能要求而出现的,并经长期使舍。

(2)建筑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用而肯定下来的。而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已得到极大的拓展,所以其建筑造型应相应发生变化。图书馆建

“五律”,即对比律、同一律、节韵决定了馆舍使用功能具有动态性,在考虑图书馆的业筑造型应综合运用

数比律、均衡律[6],做到造型简洁、线型清晰、层次务和使用功能时要在馆舍设计上做到:①建筑结构具律、有可调整的灵活性。目前的新馆设计一般采用同层错落有致,主从相依相盼,使其或富于地方特色,或再高、同柱网、同载荷的三统一“模数式结构”,笔者认为现民族风格,或体现中西合璧,婉如人们所美誉的“凝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要求,同时忽视了建筑的个体要固的音乐”。当前较多图书馆已突破了“工”字形造求,个人认为鲍家声提出的“模块式结构”设计比较合型,如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是六边形的单元组合式建理[5]。②合理考虑库、室的布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筑。152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书馆建筑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年第5期

功能上的有效合理性、结构上的灵活可变性和建筑风

都离不开环境,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格上的独特新颖性。

(2)注重图书馆外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凡建筑

作为一组建筑群或单体,都是所在单位的重要建筑,

不是孤立的,因此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过周围环参考文献:

刘秀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变革及其发展策略[J].中境烘托出外观美。国外非常注重处理图书馆与周围[1] 

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环境的协调问题,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在

[2] 黄鸿珠,杨美华.资讯科技对台湾学术图书馆建筑的冲

建筑设计上将平屋顶做得很厚,并向外伸挑,以求与四周古建筑的檐部相呼应[7];又如地处古皇家遗址地段的埃及国家图书馆新馆,在整整一面半圆形外墙上从上到下篆刻世界各国的古代文字,这些文字的无序组合,既寓示保留古迹,又寓示世界各国文明的展现[8]。我国图书馆与环境的协调,一方面表现为如何与旧馆协调,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就是成功的典范[9];另一方面表现为与周围人文环境的协调,尤其是公共馆在选址确定下来后要多考虑与周围人文建筑环境的协调。

图书馆建筑形式应随着图书馆内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网络环境使得现代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实施,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应具备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5).

[J].图书情报工作,1997(1).

[4] 曹玉洁.图书馆建筑时间效益的思考[J].江苏图书馆学[3] 王世伟.跨世纪图书馆新馆建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报,1999(2).

[5] 鲍家声,葛昕.“模块式”图书馆设计初探[J].大学图书

馆学报,2000(5).

[6] 刘毓基.关于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的创造[J].图书情报

工作,1999(1).

[7] 周进良.图书馆建筑中的辩证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

践,2000(5).

[8] 冯洁音.变化中求发展[J].图书馆杂志,1999(10).[9] 高冀生.高校图书馆扩建的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6).

(中、欢迎订阅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性期刊。

主要刊登农牧业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论文。主要栏目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植物保护;生理生态・耕作栽培;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园林园艺;贮藏・保鲜・加工;畜牧・兽医;综述与专论;研究简报,快讯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等有关农业科学研究与管理人员。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2004年均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13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0578-1752,邮发代号:2-138,国外代号:BM43。每期160页,定价29.00元,全年定价348.00元;英文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4720/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2927。邮发代号2-851,国外代号:1591M。每期80页,国内定价20.00元,全年240.00元,国外定价20.00美元,全年定价240.00美元。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178号。

编辑部地址:100081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电话:(010)68919808 68975146 68976244;传真:68976244;电子邮件:zgnykx@mail.caas.net.cn;网址:http:∥www.ChinaA2griSci.com

153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