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东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东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2年东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不送气的塞擦音有______,送气的塞音有______。 2、古代诗词讲究“平仄”。“仄”是指古代四声中的______。

3、“北大”“中国人民银行”都是______,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4、基本词汇的特点包括稳固性、能产性和______。 5、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______。

6、在汉字标准化工作中,“四定”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从语法结构关系上讲,“吃面条”和“吃食堂”都是______结构,但从语义结构关系上讲,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8、从句子特性看,“老张让我去见局长”是______句,“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______句。 9、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又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写,这种修辞格称作______。

10、“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运用的修辞格是______。

二、判断题

11、元音、辅音、声调都是音质音位。( ) 12、音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

13、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如“车”和“車”。( ) 14、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

1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的发明者华佗”的话,第一层关系是定中短语。( )

16、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 17、“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 18、“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 19、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 ) 20、“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这句话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三、选择题

21、古汉语的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里是( )。 A.阴平和阳平 B.上声 C.去声 D.四声的都有

22、“动用”两字的韵母依次属于( )。 A.开口呼、齐齿呼 B.开口呼、撮口呼 C.合口呼、撮口呼 D.合口呼、齐齿呼

23、下列句子中,不包含插入语成分的是( )。 A.据统计,这里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 B.这个消息,我看不可靠。 C.这个主意想来也有道理。 D.你们师徒俩,好好聊聊吧。

24、“在”在汉语普通话中有( )种词性。 A.1 B.3 C.2 D.4

25、“他的自尊像弹簧一样,谁碰一下,就蹦得很高”是什么修辞格?( ) A.比拟 B.借代 C.借喻 D.比喻 26、四川话属于七大方言区的( )。 A.西南方言 B.湘方言 C.蜀方言 D.北方方言

27、下列画线的词属于多义词的是( )。

A.钱花光了/种花 B.孩子又哭又闹/闹脾气 C.学习十分冒尖/问题一冒尖就及时解决 D.帮我出主意/一出戏 28、全是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

A.美、梦、真、言 B.绿、圆、阿、苹 C.机、语、写、憾 D.水、又、不、吗 29、下面各组汉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爸、武、切 B.瞻、勇、辩 C.跑、购、泉 D.厅、型、保

30、从字的结构方式看,属于指事字的是( )。

A.家 B.亦 C.女 D.从

四、名词解释

31、音位:

32、偏旁

33、半自由语素

34、虚词

35、顶真

五、简答题

36、从某篇文章中选一个自然段,划分句群,并分析各句群内部的结构层次和关系。

37、请搜集十个用词不合规范的句子,并加以改正。

38、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并谈谈它们在语音中的表现或作用。

六、分析题

39、试述普通话韵母的结构。下列各字音的韵母结构是怎样的?试用表加以分析。 航海 表扬 安全 队伍 霞光 流水

40、固定短语也可能有各种色彩义,试指出下列各固定短语的色彩义。

龙腾虎跃 三长两短 唇红齿白 举世瞩目 蝇营狗苟 马不停蹄 打游击 打牙祭 炒鱿鱼

41、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①金刚山的美景,被朝鲜人民引为自豪。

她位于朝鲜中部东海岸太白山脉的北部地区,绚丽多姿,四季有不同的雅名。春天万紫千红,叫金刚山;夏天飞泉腾空,浓荫蔽日,又名蓬莱山;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外号枫岳山;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皆骨山。

②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42、改正下列句子中虚词方面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12.5%。②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③在改善学生生活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④窗前有一个小菜园,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种蔬菜。⑤本校职工或学生出入校门要凭工作证和学生证。⑥

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致以亲切地慰问。⑦即使做超级明星的目标达不到,高级的业余爱好,也可比一般人拥有了较充实的人生。⑧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43、下列各组字中哪个是规范字,请用横线标出

凄 淒 悽删 删災 灾 菑 烖嗽 漱煙 烟 菸焰 燄韻 韵杰 傑劫 刧 刼 刦

4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结构。

(1) 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2)躺着写东西很难受。(3)一种新型炊具电磁炉的发明者李

万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j、zh、z;p、t、k

【解析】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发送气音时,肺部

(声门以下)呼出的气流比较强,共有p、t、k、q、ch、c六个;发不送气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共有j、zh、z、b、d、ɡ六个。送气的塞擦音有q、ch、c,不送气的塞擦音有j、zh、z;送气的塞音有p、t、 k,不送气的塞音有b、d、ɡ。

2、【答案】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解析】古诗词讲究“平仄”。“平”是指古代四声“平上去入”中的平声,调值不升不降;“仄”是指其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是不平的意思。可能因上、去、入三类声调的调值都有升降变化,不像平声那样既平且长。在古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这两大类声调(平与不平),可使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有音乐美感。

3、【答案】固定短语

【解析】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结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北大”和“中国人民银行”是固定短语中的专有名词。

4、【答案】全民常用性

【解析】基本词汇里的词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都在使用的,它不易变化,比较稳固。这些词大多自古就有,不是后来新造的。它们一般都由一个词根构成,这些词根成了词汇中产生新词的基础,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所以,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能产性)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

5、【答案】部件

【解析】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6、【答案】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解析】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四定”具体是:定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编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各种专用字表,做到“字有定量”。定形,即废除异体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做到“字有定形”。定音,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确定异读字的标准读音法,做到“字有定音”。定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规定几种检字法的标准。如部首检字法,要统一部首的数

目,统一部首字笔画数的计算方法,统一同笔画数字的先后次序等,做到“字有定序”。

7、【答案】动宾;动词-受事;动词-处所

【解析】宾语和动语的关系很复杂,可粗略分为三种:受事宾语、施事宾语、中性宾语;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词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吃面条”中“面条”就属于这一类。中性宾语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细分为结果、处所、时间等;“吃食堂”中“食堂”就属于处所类。

8、【答案】兼语;连谓

【解析】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有使令式、爱恨式、选定式和“有”字式。“老张让我去见局长”就属于使令式兼语句,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

起一定的结果。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他推开门走了出去”属于连谓句,前后谓词表示先后发生的动作。

9、【答案】比拟

【解析】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10、【答案】顶真

【解析】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称为顶真,也称“联珠”。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误

【解析】元音、辅音都属于音素,是音质音位;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12、【答案】错误

【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而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两者分属语言的不同层面,不能混为一谈。

13、【答案】错误

【解析】在汉字简化时,运用了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替、草书楷化等多种方法,有的是由一个繁体字简化成一个简体字,但是,也有两个繁体字共用一个简化字,例如“臓、髒”合并用“脏”,因此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14、【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15、【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层关系是同位短语,“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的发明者”与“华佗”所指是同一事物。第二层才是定中短语,“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修饰“发明者”。

16、【答案】错误

【解析】一般来说,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是定语,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是状语。但实际上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并不那么简单,原因在于:①体词性成分可以作状中结构的中心语,例如,“刚好五位”;②谓词性成分可以作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例如,“经济的振兴”。 17、【答案】错误

【解析】“怪可怜”和“别怪他”中的“怪”意思分别为“很,非常(口)”“责怪”。“怪”本义为“奇异,不平常。”这两句中意思没有联系,不是多义词,属于同音词。

18、【答案】错误

【解析】“船只”是补充型的复合词,“地震”是主谓型的复合词。

19、【答案】错误

【解析】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大多数语言同时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但至今世界上还有部分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如我国的撒拉族、东乡族的语言。

20、【答案】错误

【解析】这句话采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其中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三、选择题

21、【答案】C

【解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变化,有“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还有“全浊上归去”。“全浊上归去”指的就是古汉语中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为去声。

22、【答案】C

【解析】“动”的韵母是:合口呼onɡ[uŋ];“用”的韵母是:撮口呼 ionɡ[yŋ]。

23、【答案】D

【解析】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插入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D 项,“你们师徒俩”是“好好聊聊吧”的主语,二者存在语法关系,故该句没有插入语成分。

24、【答案】B

【解析】“在”在汉语普通话里主要有三种词性。第一种是作动词,例

如,“他在吗?”;第二种是作副词,表示时间,例如,“他在看书”;第三种是作介词,“在”经常跟由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方位、条件或范围等,例如,“在陈老师的帮助下”。

25、【答案】D

【解析】A项,比拟是指把一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描述、说明,包括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B项,借代是指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包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部分代整体等,可以使语言更精炼、形象突出,引人联想。C项,借喻是指本体与喻词都不出现的一种比喻形式。D项,比喻是指以相似的人或事物描绘或说明原来的人或事物,即打比方,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题中本体“自尊”和喻体“弹簧”同时出现,所以C项不正确,选D项。

26、【答案】D

【解析】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四川话属于北方方言里的西南次方言。

27、【答案】C

【解析】C项,“冒尖”词义分别为“突出”和“露出苗头”。二者有意义上的 联系,属于多义词。其他选项都没有意义上的联系。A项,“钱花光

了”中的“花”意为“使用”,“种花”中的“花”是植物。B项,“又哭又闹”中的“闹”意为“不安静”,“闹脾气”中的“闹”意为“发泄,发作”。D项,“帮我出主意”的“出”意为“谋划”,“一出戏”的“出”是量词。

28、【答案】D

【解析】成词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也称为自由语素。A 项,“真”“言”是不成词语素。B项,“阿”“苹”是不成词语素。C 项,“机”“语”“憾”是不成词语素。

29、【答案】B

【解析】A项中“爸”是形声字,“武”是会意字,“切”是形声字。B项中,三个字都是形声字。C项中,“跑”是形声字,“购”是形声字,“泉”是会意字。D项中,“厅”是形声字,“型”是形声字,“保”是会意字。

30、【答案】B

【解析】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A项,“家”是会意字;C 项,“女”是象形字;D项,“从”是会意字。

四、名词解释

31、答: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 [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mai]、[mA]、[mɑŋ],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前后差别的[a]、[A]、[ɑ]。在汉语普通话中[a]、[A]、[ɑ]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32、答: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33、答: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例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组合成词,例如“民主”“人民”。

34、答: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不能重叠。汉语里虚词主要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虚词是孤立语的主要语法手段之一,主要有四种作用:①标明词语的结构关系。如连词“和”是并列结构的标志。②表示某种语法范畴。如汉语助词“着、了、过”就是表示时体范畴的标志。 ③标明某种功能类型。如汉语助词“的”附在其他词语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如“买菜的”。④表示某种语气。如各种语言的语气词都是表示语气的。

35、答:顶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一种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辞格,也称“联珠”。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例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给人以流畅明快的蝉联美感。

五、简答题

36、答:

37、答:(1)他一点也不尊重学校的纪律。句中“尊重”一般应用于“人”。“纪律”前应该用“遵守”。“尊重”应改为“遵守”。

(2)单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严密的科学态度。句中“严密”是指“周到,没有疏漏”的意思。形容“科学态度”应该用“严谨”,“严谨”是“严格谨慎”的意思。“严密”应改为“严谨”。

(3) 他俩虽是破镜重圆,但亲朋贺友们还是要当新事来办。句中“贺友”是生造的词,应改为“好友”。“亲朋好友”是习用的熟语。

(4) 人民群众有运用民主的权力。句中“权力”应改为“权利”。“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指公民和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和“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5) 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句中“短促”应改为“短暂”。因为“短促”表示的时间,比“短暂”还要短,有“瞬间”“转眼间”的意思。会议中间休息时间,一般是不会这么短的。

(6) 群众一致反应说:“王老师是我们的贴心人。”句中“反应”应改为“反映”。“反应”指事物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群众对政府的新措施反应很好。”“反映”指把客观情况和意见告诉上级或别人。两个词的意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7) 施工中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工作非常辣手。句中“辣手”应改为“棘手”,因为“辣手”不是“扎手、难办”的意思,而是“毒辣的手段”的意思。

(8)时事的发展是迅速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句中“时事”应改为“时势”。“时事”指最近期间内的国内外大事。“时势”指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两词意义不同,所指也不同。

(9)这篇小说体裁很好,但结构、语言上都有些毛病。句中“体裁”应是“题材”之误。“题材”指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即作品的内容。“体裁”指作品的样式。小说就是作品的体裁之一。这句是就内容说的,应当用“题材”。

(10) 展览会工作人员应该注意防备贵重的展品免遭盗窃。句中“防备……免遭盗窃”把意思说反了,应把“免遭”改为“遭到”。

38、答: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体现语音物理属性的四种基本要素。(1)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2)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 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种:即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以汉语为例,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六、分析题

39、答:对上述字音的韵母结构列表分析如下:

40、答:龙腾虎跃:褒义、形象;马不停蹄:褒义、书面语、形象;三长两短:中性、口语;打牙祭:口语、方言;唇红齿白:褒义、形象;炒鱿鱼:口语、方言、形象;打游击:中性、口语;举世瞩目:褒义、书面语;蝇营狗苟:贬义、书面语、形象。 41、答:(1)例句一的修辞效果如下:

①这段文字对金刚山的景色描写,从四季变化着手,运用了大量四字词语,不遗余力的盛赞了景色的优美。四个季节所用句式大体相同,长短相应,客观叙述辅以夸张赞美,虚实结合,气势宏伟。

②在具体每个季节层面运用了对偶句式,“飞泉腾空,浓荫蔽日”,名句“层林尽染”,增添了文字的传统诗词的意象美,同时丰富的颜色变化不仅如实反映了金刚山得名的由来,也创造了可感的形象美。

③四字词语的叠加与长短结合,赋予了这段文字散文诗般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2)例句二的修辞效果如下:

①这段文字结构十分严整,首句便直抒胸臆,点出了水“多,清,静,柔”的特点,接下来每句与之对应,“深潭”“小渠”即言其多,“碧波闪闪”暗示了水质之清冽,“如锦如缎”形象的传达了“静,柔”,接着以总句收尾,感叹难老泉的清新自然之美,运笔自然,简约,赋予了难老泉山水小品的独特韵味。

②文字细节部分运用了比喻,对偶,多用表现精小的词,例如,“一泓”“脉脉”“锦缎”,视角由下至上,由水至林,信笔勾勒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美好画卷。

42、答:① “超过去年的12.5%”等于说比去年粮食产量的12.5%多,实际上 还没有去年生产的粮食多,那就不是丰收年了。应将“的”去掉,使“12.5%”成为超过量。

②本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是我们了解山区的变化,不是山区变化了解我们。应将“对于”移到句首,或在“我们”后边加上“来说”二字,让“对于我们来说”成为独立语。 ③在“在……上”中应该是名词性短语,而“改善学生生活”是动词性短语。改法有二:一是将“上”改为“方面”,一是在“生活”后边加上“的问题”。

④此句犯了种概念和类概念并列的毛病,“苋菜”“豆角”和“黄瓜”各是蔬菜的一种,不能与“蔬菜”并列。应将“和”改为“等”或在“许多种”前加上“其他”二字。

⑤ “和”表示加合性并列,“或”表示选择性并列。职工只能凭工作证,学生只能凭学

生证。因此,“和”应改为“或”。

⑥ “慰问”为宾语中心语,“亲切”是其定语,因此应将“地”改为“的”。 ⑦ “拥有”本身含有动作已实现的意思,不必加“了”。

⑧ “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

“了”。

43、答:凄淒悽;删刪;災灾菑烖;嗽漱;煙烟菸;焰燄;韵韻;杰傑;劫刼刧刦。

44、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