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 以人为本
摘要 本文论述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如何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使其自身能量得到最大发挥,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高速公路的长效管理,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 服务 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广为人知,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公路运输系统的初步形成,使传统的运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用1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发展历程!这样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足以引起我们每个公路交通人的无比自豪。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人为发展现代化公路交通事业,不畏艰苦,敢于攀登,走过了思索、改革、实践、创新的艰苦奋斗历程,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使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高速公路事业的中国之路。
作为收费还贷的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回报率,不仅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其本身的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快捷、畅通,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文明服务以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总目标,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是高速公路立足市场、发展自身的主方向。
现代化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核心。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或事业最大的资源是人。”尽管人力资源的管理与营运在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实际操作
上却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站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角度出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运用可以说得上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设施即“硬件”是一流的,但是多处偏僻地带,点多线长,管理面分散,职工来自“五湖四海”,素质参差,临时工较多的特点,又使它在“软件”上有所欠缺,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的“软硬”件上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的长效管理和营运目标的实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人本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只有合理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增强整体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发展,这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点,也是促进高速公路长效管理的关键。
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正确引导和方向
在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中,收费站是基础,是重点。收费员作为基层的最前沿,我们直接面对客户,工作重复、单调、繁琐,身心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处及站领导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思想和政治工作,努力形成健康的工作生活氛围。
首先,及时细致的思想教育是培养收费员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的前提。管理者从实际出发,放下架子,多下基层,摸清收费员的思想,帮助收费员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我们从全局利益出发,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把精力和热情集中到工作上来。同时,通过谈心、座谈、辩论、演讲、版报等多种形式,帮助职工认清自己的观点、看法、目的是否与集体利益保持一致,使收费员的思想出发点尽可能与决策者相统一,从根本上清除阻碍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
其次,持之以恒的政治教育和形势教育是激发职工责任感的关键。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给企业以强大的压力。如何使企业职工人人都自觉遵循企业精神,形成奉献社会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是思想工作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形势宣传教育,才能使员工摆正自己的位置,摒除旧的就业观念,克服惰性,形成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迸发出高昂的热情和干劲。
第三,业务技能和先进科技知识的学习是改善职工知识结构,与企业同步发展的保障。随着社会进步,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社会需求向“一专多能”型转变。在加强职工业务技能训练,不断钻研、探索本行业专业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广大职工对先进科技知识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的企业氛围,增强行业内部的凝聚力。
2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运用注入活力
在人力资源的运用上,竞争机制不可或缺。只有引进健康的竞争机制,改革用人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比、学、赶”的风气,增强竞争意识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使竞争成为员工奋发向上的动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部分人员“铁饭碗”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在高速公路行业也有一定的表现。营运收入的稳定性使一些同事抱着工作上过得去,学习上应付了事,既无动力也无压力的态度,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现象的存在,使企业如一潭死水,波澜不兴,有才者无施展之所,庸才踞位不愿让贤。要打破这个闷局,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能上能下的制度,特别是要打破“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限,凭真才实学、凭工作成绩、凭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上岗,唯才是举。这种激励竞争机制,能培育积极进取、
富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宽松的相互信任的企业环境,给每一位员工创造机会,并形成一种紧迫感,使广大员工振奋精神,敢于积极进取,敢于认真钻研,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争创一流的业绩,从而大大提高工作自觉性和工作效率。
3 加大培训力度,推动人力资源的进度与创新
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也需要监督机制作为补充。要使监督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又不能给职工造成被监视、被控制的负面效应,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在执行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如果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公平、不合理,将可能导致原本积极向上的员工动摇信念,逐步蜕变成不思进取,工作懒散,甚至可能使那些本身惰性很强,思想散漫,工作不用心、不认真的人钻管理制度的空子,变本加厉。因此,在监督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之中应合理地发挥监督机制的全面性、连贯性和一致性,注意“一视同仁”、“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方法,避免损伤员工自尊心和不信任员工的做法。
4 丰富人务资源运用内涵,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人生活在社会中有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需要。高速公路24小时不间断收费的服务方式,决定了员工绝大多数的时间要保持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作息习惯。再加上收费站多数都是年轻人的特点,使企业文化的建立成为迫切需要。要建立具有高速公路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牢牢把握企业的宗旨。成雅公司在2000年7月获得双流县“青年文明号”、2001年10月获得四川省交通厅“青年文明号”、2002年2月获得四川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2002年3月获得“2001年度全省公路建设文明单位”、2002年11月又在争创四川省交通厅文明单位。我们开展收费员星级考评、军警民共建文明示范路、优质文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集体向心力和企业凝聚力!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内容是多元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始终是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调动和发展各方潜能,就能发挥高速公路在运输行业中的骨架作用,促进经济效益稳步发展,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软硬”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高速公路的长效管理,从而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我在成雅公司工作已近一年,这一年来在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和江总的“三个代表”的指引下,在公司和管理处的正确指导下,在站领导的殷切关怀下,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虽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会以“先进个人”为榜样,认真找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时值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在认真听取和学习江总的报告之后,我欢欣鼓舞,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心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前提,和公司一道成长,舍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个人服从集体,团结一心,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