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农村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幼儿园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对农村某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揭示某乡中心幼儿园整体的教师队伍现状,并对其现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幼儿教师 队伍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是苏北农村地区某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N园),重点从N园的教师队伍现状重手,根据其教师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对策。

一、N园教师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N园共计教职工7人,均为女性,其中在编老师4人,聘请教师3人,无保育及后勤人员。教师学历情况:本科人数(含在读)1人,第一学历为小学教育,属于该县教育局统一分配下来;大专人数2人,第一学历均为小学教育,且都是从该乡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派遣到幼儿园,其中一名教师为N园的园长;中专人数(含高中)4人,其中一名教师为N园的核心教师,具有中专学历,在该县进修班中进修学前教育,但无幼儿教师资格证。N园无一教师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且无第一学历为学前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教师的第一学历为小学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六章第三十四条中指出:幼儿园按照编制标准设园长、副园长、

教师、保育员、医务人员、事务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但N园只有园长、副园长和教师,没有保育员、医务人员、事务人员、炊事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根据上述数据得出:N园的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较低,教师队伍只设有园长、副园长和教师。因此,N园在教师队伍方面不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

N园教职工共计7人,幼儿共计1人,师生比为1: 22。该园共设有5个班级,其中小班1个、中班2个、大班2个。《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第十一条中提出: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班不超过40人。

N园共有161名师生,其中教师7名,幼儿1名。共有5个班级,其中小班1个,共有幼儿28名,幼儿人数约占全园幼儿人数的18%,教师1名,教师人数约占全园教师人数的14%;2个中班,平均有33名幼儿,幼儿人数约占全园幼儿人数的43%,教师2名,教师人数约占全园教师人数的29%;大班2个,平均有30名幼儿,幼儿人数约占全园幼儿人数的39%,教师2名,教师人数约占全园教师人数的29%;还有另外2名教师,约占全园教师人数的29% ,一名是N园的园长,她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幼儿园,有效地促使幼儿园在各方面不断地成长,另一名该园的副园长,她不是主班老师,但她是幼儿园五个班的配班老师,大、中、小班都有她的课程。[1]

综上所述,N园的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不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数量缺口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很多地方教师缺编现象依然很严重。N园属于乡镇中心园,师生共计161名,其中教师共计7名,幼儿共计1名,得出师生比为1:22,教师约占师生总人数的4%,幼儿约占师生总人数的96%。[2]综上所述,N园的教师缺口大。也就是说1名教师面对22名幼儿,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很难对幼儿进行正常的教育工作,教师很难在正常教育的条件下使幼儿在园的人生安全得到保障等,故N园的教师数量缺口大。

2.教师的基本素质较低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但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不仅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技巧技能,具有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从N园的实际情况看,该园教师有的从乡中心小学抽调,有的由学校自主招聘。从乡中心小学抽调的教师素质相对较差、年龄偏大,由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特殊现状,造成教师的专业技能很差,大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很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若不会弹琴、不会唱歌、不会绘画、不会舞蹈、不懂得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就很难胜任,对于新形势下自己从事幼儿教育到底需要增添哪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却从不去思考,更谈不上去通过相关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及专业技能、技巧的能力。

N园教师在上课时,认为学前教育没有 “考试” “升学”的压力,在钻研业务方面缺乏足够的进取心,所以在保教工作上只求得过且过,不求精益求精,致使业务水平多年

停滞不前。[3]另外,在一些人的眼里幼儿教师也就是看好孩子,保证孩子安全就行,忽略了幼儿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因此造成了N园教师自卑的心里,看轻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了N园教育的质量。

3.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较差

教师工资待遇的高低能调动着教师在园工作的积极性,大部分农村地区不太重视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4]N园是某乡的中心幼儿园,属于该乡的中心小学的管辖范围,部分教师是代课教师身份,由于乡中心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她们的待遇与乡中心小学教师及幼儿园编制教师是完全不同的,通常待遇偏低,也没有社会保障。

乡中心小学一般教师的工资待遇为每月2000~3000园,而乡中心幼儿园普通教师的工资仅为每月600~800元;乡中心小学一般教师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乡中心幼儿园普通教师却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乡中心小学一般教师有寒、暑假带薪休假,乡中心幼儿园普通教师虽然寒、暑假休假,却不发工资。

N园在编老师的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和乡中心小学一般教师相同,普通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在编老师的工资待遇相差较大,她们与在编老师完成一样的工作任务,自己的工资待遇却只是她们工资的很少部分。N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相差颇大,导致该园教师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去。

4.专业不对口

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改变并扩大教师的职能和作用,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是时

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5]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提出教师享有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权利,把教育活动过程建构为幼儿、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赋予幼儿教师一种新的理念和角色定位,并提出新的专业发展标准,给教师定位于新角色——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出教师具有“高超的技巧和能力解决专业领域问题”,“在教育目的性与幼儿发展可能性之间谋求平衡”等专业化的发展标准,要求教师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幼儿发展有深入了解与敏感,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创造性地工作,同时强调教师集体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6]

N园教职工共计7人,本科人数(含在读)1人,第一学历为小学教育,大专人数2人,第一学历均为小学教育,且都是从该乡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派遣到幼儿园;中专人数(含高中)4人,其中1名教师为N园的核心教师,具有中专学历,在该县进修班中进修学前教育,其余3人专业均不予学前教育及其相关专业相似的。N园无一教师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且无第一学历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及相关教育的专业,大多数教师的第一学历为小学教育。

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品质是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只有朝着专业化的方向才是适合幼儿教师的健康而宽广的发展之路。[7]

5.领导管理不到位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九章第五十二条中提出: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在举办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据本规程负责领导全园工作。N园园长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依据负责领导全园的工作。

例如:有几次我都遇到了这种情况,在园长有事离开园的情况下,幼儿园就失去了管

理人员,无人组织教学活动,幼儿教师便利用无人管理的时间,聚在一起闲聊起来,完全不顾教室里幼儿的教学活动、安全等情况,直到园长回到幼儿园,教师才回到各自的班级继续上课。通过这个例子得出:该园长的在领导方面管理的不到位,有诸多的状况会在她因突发事情离开幼儿园后发生,而无人在她离开园后挑起这个担子,使这段时间内幼儿园属于瘫痪状态,导致幼儿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进行正常的活动等。

6.教师年龄老化

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人的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教师也就是看好孩子,保证孩子安全就行,忽略了幼儿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8]N园师资不仅量少质若,而且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在N园教师里面,共7名,40岁以上的教师有4名,占该园教师总人数的57%,30~40岁之间的教师2名,占该园教师总人数的29%,30岁以下的教师1名,占该园教师总人数的14%,该教师是由教育局分配下来的,具有2年工作经验,现为该园副园长,第一专业为小学教育,本科在读。通过上述数据得出,N园的教师年龄普遍偏高,年轻教师的工作经验又不足,出现了量少质若的现象,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均不利于N园的长足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把好教师的入门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扩展幼儿教师的招聘范围,只有选择的范围广泛,才有可能精心挑选,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二是教师招聘要经过资格审查、笔试、初试、面试、试教等五关;三是考核标准要严格,要强调德才兼备、唯贤是举,即不仅看教师的外部形象,还要看内在素质,尤其要把“喜不喜欢孩子,爱不爱教育,有没有魅力”作为首要标准。[9]

在教师的配置上,应强调合理的队伍结构。首先是专业结构要合理,不应录用各种专业的幼儿教师,而应录用符合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其次讲求教师学历比例的合理,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要合理搭配;三是性别结构要合理,幼儿园女性教师扎堆,不利于幼儿健全个性的形成,因此应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