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2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数学广角—找次品2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 、135 页的例2、做一做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新知。

有5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感知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中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解决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零件数 9 9 9 分成的份数 3(4,4,1) 3(3,3,3) 4(2,2,2,3) 称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 3 2 3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把9 个零件分成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 份,即4 , 4 , 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 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 (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6)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 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多样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找次品”的各种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并从中优化出平均分三份的方法是最好的。】 三、知识应用。

1、1箱糖果有12袋,其中有11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来?

2、有3袋白糖,其中2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你能用天平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对比,自悟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在生活中如何从几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知道了很快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 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 。) 课堂检测: A:

1、有5袋饼干,其中有一袋次品质量不足,可以用( )的方法把它找出来。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各放( )袋饼干,如果天平平衡了,剩下的那袋就是( );如果不平衡,把( )的一边的2袋分成2份,天平两边各放( )袋,轻的一边就是( )。

2、有15 盒巧克力派,其中1 盒中少3 块,设法把它找出来。 B:

1、有7 瓶药片,其中1 瓶中少2 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2、小明和爸爸现在的年龄的和是3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4岁,今年小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