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写“棚、苔”等字,能正确读写“瀑布、瓜藤”等词语;
2、抓住中心句理清脉络,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夏天里的成长”这一中心来写的; 3、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导入:《史记》中记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 夏天里的成长。齐读课题。
一、简介作者
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是粱容若先生(1904–1997),河北省人,他是中国作家、教育家。著有散文集《蓝天白云集》《容若散文集》等。
二、检查预习,出示字词 1、易读错:甘蔗、苞蕾、缝隙 2、易写错:瀑布、瓜藤、高粱 3、难理解:菜畦、苔藓、谚语
三、理清文章脉络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请同学翻到单元导读部分,看看本单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学习要求呢? (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2、那么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个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来写的,请你拿出学习单,填一填。(学生填写2分钟)
3、是的,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这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抓住了中心句,我们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5、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夏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万物、迅速生长
6、作者在文中选取了哪些事物作为万物的代表呢?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 第2自然段: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1)这些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事物,我们把它叫做生物。(板书:生物) 过渡:我们来找找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又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呢? 第3自然段:山、地、河、铁轨、柏油路
(2)这些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属于无生命的——事物,(板书 事物) 过渡:那么第4自然段中,作者选取的代表性事物是什么呢?(人) 第4自然段:小学生、中学生(3)这些是人
小结:作者以开头的中心句统领全篇,从有生命的事物(生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从这三个方面有层次地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课文的2、3、4自然段分别对应了这三个方面,每一自然段也是独立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重点研读第二段
1、接下来请大家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划出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①这句话中哪些字词可以看出生物生长的迅速?(板书)
②飞快说明生长速度很快,跳跃说明是一下子长的,活生生的是生活实际中发生在眼前的,肉眼可见的。
③那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它们生长的迅速吗?先自己自由练一练,指名读2个,一个读的慢,第二个读的快,问? 齐读
(你为什么读的比他快呢?要有节奏感,一起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生物长得快,变化大呢?请同学拿出学习单,完成表格(加背景音乐,3分钟左右)
生物 时间 怎么长 2
瓜藤 竹子、高粱 苞蕾 苔藓 草坪菜畦 小猫小狗 小鸡小鸭 一天 一夜 昨天...今天...明天... 几天不见 几天不见 个把月 长出几寸 多出半节 变成鲜花,变成小果实 长满石头 由黄泥土变成草坪菜畦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过渡提问: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瓜藤
①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3.3厘米,那么几寸就是几个3.3厘米,用手比划)②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③看,瓜藤生长的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 指板书
2、竹子、高粱
①竹子真的像作者写的长那么快吗?一夜可以多出半节吗?让我们进入一段视频中去看看。 ②果真是飞快的长啊!那就请你用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拔节的声音吧。(指名读)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是果实
①“昨天,今天,明天”是几天?三天就能长这么快?
②昨天指的是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植物生长的迅速,难怪作者说夏天的长是跳跃的长。 指板书 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举例说说其他生物生长的迅速吗? 荷花、黄瓜 4、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①这2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句式上都是“几天不见,就”
②这2句话用了相同的句式,突出了生物生长前后的变化,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指
3
板书
③读好这两句话,读出生长的迅速。
过渡:除了植物在夏天生长迅速,连小动物也在使劲地长呢。
5、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①‘个把月’是什么意思?(个月是量词,意思是一两个,所以个把月是指一两个月,这个词主要用在口语中,表示时间较短,) ②拓展说说小动物的变化
6、小结:
①出示整段,显红表示时间的词。
②这些事物在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都变化如此大,先写植物一天或一夜里的生长,再写植物几天里的变化,最后写小动物个把月的变化。
③难怪作者要说:“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7、师生合作读这一段,老师读动植物,学生读怎么长的。 小练笔 (一)老师举例
第二自然段,作者紧紧围绕扣住这句中心句,有条理地列举了多种生物,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把夏天万物迅速生长的特点写得非常具体。
夏天还有很多的动植物也在迅速生长,老师也有自己的发现,请看大屏幕:
1、蝉:蛰伏在地底下的蝉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破土而出,它以惊人的长势迅速地生长着,不要看它外表很稚嫩,4个小时之后,它脱掉了重重的铠甲,爬上了树枝,欢快地唱着歌儿。
(二)仿写
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夏天还有哪些生物迅速生长。
4
小贴士
1、选取夏天里有代表性的生物 2、模仿文中的句式来写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