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盐业史研究》2014年3期 北宋乾兴元年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史实考 吴天颖 摘 要:北宋仁宗朝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的公案究竟发生在哪年,“泸州盐井”是传统的大口盐井还是新 兴的卓筒小井,是官井还是私井,与“资本主义萌芽”有无瓜葛?笔者认为,此事出现在乾兴元年(1022)下 半年或稍晚,其后2o年“蜀始创筒井”,该盐井既非官井洧井,亦非当时脱颖而出的卓筒井,而是盐业小商品 生产者世代所有的传统大口盐井。 关键词:通判泸州;州有盐井;《公是集》;欲夺贫民以厚j 唉;“及置i臣判,公始为之” 中I至1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9864(201 4)03-—0036_—06 武《天下郡国利病书))o至于它的原始记载,曹书 一、欧阳修“州有盐井”四字引出的歧义 卷六十六云“见《欧阳修传 ’;而以治学严谨著 称的亭林先生,则在顾书卷六十六谓出自“《宋 距今57年前的1957年秋,笔者就读于母校 南开大学历史系三年级,选修了郑毅生(天挺) 师所开《史料学》课程。在习作读书报告《孤证 不立——考释一条宋代井盐史料》 中,曾经引用 过一条史料,即随后7年正式发表的《论宋代四 川制盐业中的生产关系》 一文所适录的《尚书主 客郎中刘君墓志铭》中云: 史・欧阳坠传 ’。然而,遍翻《宋史》,《欧阳修 传》不载其事,更不见“欧阳坠”其人!那么, 欧阳修是否曾为刘立之写过志状之类的记叙文字 呢?循着这一思路,果然从《欧阳文忠公全集》 卷二十九内,检出了上引《尚书主客郎中刘君墓 志铭》一文。 【刘立之1通判泸州,州有盐井;蜀大姓王蒙正 请岁倍输以自占。蒙正与章献明肃太后连姻,转 运使等皆不敢与夺。君【按:即立之——颖】日:“倍 输与国家,犹秋毫耳!奈何使贫民失业?”遂执 不与。 但是,惜墨如金的欧阳修,曾在《新唐书・食 货志》所作川盐井数过于简约的记载,确乎存有 “文虽简而事不核”@的纰漏,致使Et本学者和 1975年中华版点校者产生误解,打过笔墨官司 ; 而今,他又在这篇为刘立之撰写的墓志铭中,对 北宋仁宗朝王蒙正企图染指的泸州盐井,仅仅落 下“州有盐井”寥寥四字,又为人们阅读后带来 最初,笔者并不知道这条史料的“史源”即 其出处,而是转录自曹学俭《蜀中广记》和顾炎 作者简介:吴天颖(1936一),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员。 ①吴天颖.缅怀郑老授业--=事[G]//郑天挺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23;郑天挺先生学行录【M】.北京: 中华书局,2009:453. ②载《文史哲》1964年第1期;1975年,香港崇文书店收入《宋辽金社会经济史论集》;1987年,陈然等收入《中国 盐业史论丛》。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史法・新唐书[Z】. ④吴天颖.《新唐书・食货志》有关井盐记载释疑:兼与古贺登氏商榷[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吴天颖:北宋乾兴元年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史实考 了以下三种歧义: ・37・ 20年代,早于卓筒井约20年;而王蒙正本人,最 其一,此井位于何处,是官井还是私井?史 迟在景祜四年(1037年)二 月壬子[初九,一说 初七]就遭‘除名,配广南编营,永不录用’∞,其 后五年才是庆历元年,‘蜀始创筒井’。”⑧ 但是,当时限于篇幅,未能对改变观点的全 部依据作进一步的说明,近年又陆续搜集了一些 学界朋友或者认为“王蒙正所要扑买的泸州盐井, 即洧井”①;或者是“泸州所属之富顺监井灶”②; 或者进而申论,“泸州大姓王蒙正还想承包泸州的 盐课,以独占井盐之利。这些豪民经营的盐井, 完全是按商品生产的原则进行的,具有浓厚的资 本主义性质” ;有的朋友则持相反观点,“盐商 资本并未达到……‘已相当雄厚,而且开始投资 并控制盐井产业’的程度。‘大姓王蒙正’强占盐 井的事实,不是商业资本支配生产,而是封建特 权的肆行无忌”④。 资料。以下,分别从王蒙正、刘立之两人在泸州 活动的确切时间进行考察,进而判明这些盐井的 规模及其l生质。这里且先从王蒙正方面说起。 二、王蒙正与仁宗朝一场宫闱风波的干连 与王蒙正联姻的章献明肃刘太后即刘娥 其二,此井是传统的大口盐井,还是北宋时 破土而出的卓筒小井?平心而论,当初笔者是把 它视之为卓筒井的;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 (969--1033),在北宋真宗、仁宗朝之际,垂帘 听政达11年,并导演了一场后来被演绎成“狸 猫换太子” 的宫闱风波。这些都与王蒙正的政 不少朋友也是将它作为“新式机械滞卓筒井】的出 现,究竟对井盐生产方式有无影响”的正面例证 加以引用的。 治命运息息相关,从而为判断他图占泸州盐井的 时间提供了佐证。 刘娥是益州华阳(今成都市成华区)人,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于这桩公案发生的 确切时间,因为这是判断它是否与卓筒井有关的 重要依据。众所周知,关于卓筒井出现的年代, 熟知蜀中掌故的苏东坡和文与可(同),都说是始 于仁宗庆历、皇{右间的公元1040---1053年间。有 的朋友根据刘立之的卒年,判断“王蒙正乞请扑 身寒微,年龄很小时就嫁与银匠龚美,“善播鼗” (鼗是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伴舞乐器);稍后她随夫 到京城开封谋生。当时16岁的襄王赵恒(即后来 的宋真宗)尚未婚配,想买一位才貌双全的川妹 子作侍妾,于是15岁的刘娥便被卖人襄王府;历 经诸多坎坷和磨练,她在咸平元年(998)真宗赵 恒即位时已30岁,6年后被封为四品美人,稍后 相继晋封为二品修仪、一品德妃,终于在大中祥 符五年(1012)44岁时成为皇后。“后性警悟,晓 买事,不会晚于仁宗庆历八年” 即1049年;笔 者1987年修正了原有的观点:“刘立之通判泸州, 则时在仁宗天圣(1023--1033)前期,即11世纪 ①⑤郭正忠.关于筒井风波的考察:宋代井盐业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发展和夭折【M】,,宋盐管窥.太原:山西经济出版 社,1990:187. ②张学君.关于自贡地区盐业历史的几个问题[J].井盐史通讯,1977(2). ③贾大泉.宋代四川经济述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47. ④张学君.论宋代四川盐业与盐政[J】.井盐史通讯,1983(1). ⑥颖按:拙文“二”误作“春正”。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o,仁宗景祜四年二月壬子条;初七说见岳珂《愧郯录》卷十三《遂国纪误》。 ⑧拙文原名《就井盐史谈有关经济史研究的几点浅见》,载《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第73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同年,经修改补充后,更名为《就井盐史浅议经济史研究四事》,收入《井盐史探微》第284--300页,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2年版。 ⑨关于此剧内容与历史实际的出入,史学界已有定论,兹不赘述。 ・38・ 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 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天禧四年(1020), 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① 刘氏虽受真宗宠爱,但却没有生下一儿半 《盐业史研究》2014年3期 的兄长,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他勾结枢密使丁 谓、翰林学士钱睢演等人,“其党日固”;“刘氏宗 人横于蜀,夺民盐井”④。 王蒙正贪婪成性,通过把女儿嫁给“刘美” 女。在她被封为皇后前两年,她身边一个侍女李 氏受到真宗宠幸,产下乳名“受益”的赵祯,就 是后来的仁宗。年过四旬的刘氏感到自己不会再 的儿子刘从德为妻傍上豪门后,更是肆无忌惮, 为所欲为:在雅州,“王蒙正姻明肃太后家,侵民 田几至百家”@;“王蒙正恃太后亲,多占田嘉州, 有孩子,便经真宗默许抱养了这个孩子,由她和 诏勿收赋”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 另外一个也是益州郫县川妹子的嫔妃杨氏共同抚 怙势骄横”④;“王蒙正为荆[湖]南【路]驻泊都监, 养,严禁宫人向孩子透露真相。这位小皇子就称 挟太后姻横肆”⑧…… 刘氏为“大婊婊”,杨氏为“小婊姨”,一直以为 但是,随着政局(皇太后死后政归仁宗)的 刘氏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 变化,王蒙正的政治生涯也日薄西山——最能说 权势,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安然侧身于嫔 明问题的,莫过于朝廷对他儿子王齐雄所犯杀人 妃的行列中,直到仁宗明道元年(1032)46岁去 案件的处置过程,以及王蒙正本人最后的下场。 世为止。 明道元年二月廿六日,刘太后封李氏为宸妃, “乾兴元年(1022)二月戊午,真宗崩,遗 当天李氏即去世,刘太后打算按嫔妃的规格在宫 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 外治丧。宰相吕夷简提醒她:“太后您还想将来为 事。” 也就是说,在仁宗成年以前,由刘太后代 刘家人的安全考虑吗?”并且严肃地向太后亲信 为处理军国大事,开始了长达l1年的“章献垂帘” 内侍罗承勋指出:“宸妃诞育圣躬,而丧不成礼, 时代,政出宫闱,权倾朝野。仅以“诏中外避皇 异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谓夷简今日不言也。”“崇 太后父讳(通)”④一事为例,或者直接改通州为 勋惧,驰告太后,乃许之”——按一品礼和皇太 “崇州”、通利军为“安利军”、通判为“同判”; 后服人殓厚葬 ,从而为一年后仁宗得悉生母真 或者采用缺笔法——北京残存天圣年问石刻“通” 相、仍然对刘太后予以崇高的葬礼规格和谥号做 字内“甬”都缺少中间一竖;甚至连天圣一明道 了铺垫。 年间铸造的钱币上,也把“通宝”改成“元宝” 次年即明道二年(1033)三月廿五日,23岁 了! 的赵祯“以皇太后不豫,大赦”,其中最重要的一 龚美因刘娥无宗族就改姓了刘,成了刘皇后 条,是“乾兴以来贬死者复其官,谪者皆内徙”, ①脱脱.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后妃上[MI.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②脱脱.宋史:卷八・真宗纪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③脱脱.宋史:卷九・仁宗纪一・乾兴元年冬十月己酉条[M1.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五・天禧四年六月丙申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⑤王安石.尚书度支员外郎郭公墓志铭『Gl//l ̄ilfl先生文集・十・墓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仁宗明道元年正月己丑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颖按:此事发生于天顺 八年参见:脱脱.宋史:卷三百一・高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⑦苏辙.伯父墓表【G】∥栾城集:卷二十五;参见:脱脱.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世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⑧脱脱.宋史:卷二百九十一・李若谷传【M1.北京:中华书局,1977;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仁宗天圣五年 三月癸卯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一・明道元年二月丁卯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吴天颖:北宋乾兴元年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史实考 ・39・ 事实上否定了1 1年来皇太后对持不同政见官员的 定其为死刑。当年八月十三日,仁宗命殿中侍御 惩处。4天后刘太后去世,曾遗诏尊“小婊婊”杨 史萧定基前往,察明了蔡颐受贿的真相,改正了 太妃为皇太后,“参决军国大事”,继续垂帘听政; 这桩错案。两天后即当月“庚申,贬蒙正为洪州 赵祯对后者不买账,“皇帝听政如祖宗旧规” , 别驾”⑥。 苦苦等了11年,才算正式亲理朝政。 紧接其后六个月即景{;占四年(1037)二月初 早在此两年前的天圣九年(1031)九月,王 九日,王蒙正因私通父婢霍氏并诬其所生非王氏 蒙正的儿子王齐雄将家中老兵打死,并威胁死者 骨血,不仅受到“除名,配广南编管,永不录用” 家属只能说是病故并勿须开棺验尸;权开封府尹 的严厉处分——按宋沿唐制,“除名”者六年后可 程琳命人验尸得悉真相后,刘太后还出面为之掩 再录用,此次却明令“永不录用”!而且“诏自今 饰,说老兵是被王齐雄的家奴打死的,程琳据理 不得人内,及它子孙不得与皇族为婚姻”④。 力争:家奴无擅自处置的权力,主人指使下人犯 至此,王蒙正的政治生涯算是画上了句号。 罪与自己犯罪相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②但 换言之,他欲侵占泸州盐井的时间绝不会晚于公 这项处罚并未兑现,而是打算“未更赦复官”即 元1037年。这虽比按刘立之卒年1048年计算提 未得到赦免就官复原职;直到刘太后死后一年的 前了1 1年,但仍未能对这桩公案发生年代作出确 景j;占元年(1034),在枢密使蔡齐的坚持不渝下, 切回答,以下再从刘立之方面进行探索。 六月初四日才付诸执行, “王蒙正子齐雄尝坐杀 人除名” 。 三、刘敞《先考益州府君行状》提供了圆满答案 至于王蒙正本人,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 刘立之(958--1048),字斯立,临江新喻(原 往往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在凤州,通 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系当地的 判种世衡拒绝王蒙正的拉拢,被流放至窦州(今 名门望族。据2007年8月7日报道@,新喻刘氏 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 ;知荆湖南路李若谷对王 自始祖义宗于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进爵新喻 蒙正的种种劣行要绳之以法,结果反而被降职到 侯、定居石洲钜河滩口以来,刘姓在此地居住已 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⑨…… 长达1500余年之久。刘立之于庆历八年(1408) 然而,情况在皇太后死、仁宗亲政后却发生 升主客郎中、益州路转运使,同年去世。他的三 了变化。继儿子王齐雄受到惩罚两年后即景{;占三 子刘敞和四子刘敛最为杰出,时称“新喻二刘”。 年(1036),王蒙正连自身也难保了。他恃势以 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 300万贯贿赂了蔡颐等人,诬告蕲水知县林宗言并 学识渊博,欧阳修赞誉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二・明道二年三月甲午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天圣九年九月己巳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参见:脱脱.宋史:卷二百八十 八・程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景桔元年六月壬辰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参见:脱脱.宋史:卷二百八十 六・蔡齐传【M】 E京:中华书局,1977. ④脱脱.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世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⑤脱脱.宋史:卷二百九十一・李若谷传[M 匕京:中华书局,1977. ⑥王安石.故淮南江浙荆湖南北等路制置茶盐矾酒税兼都大发运副使赠尚书工部侍郎萧公神道碑[Gl//T.__lt ̄iJII全集:卷八 十九;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九・景事占三年八月戊午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景事占四年壬子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⑧《江西新余石洲上屋刘氏宗祠举行盛大竣工庆典》,参见:汉刘网论坛。 ・40・ 下至天文、地理、b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 《盐业史研究》2014年3期 月十九Et,“上[真宗 于延庆殿,仁宗即皇帝位。 遗诏尊【刘]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 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这说明刘立之是在 真宗一仁宗两朝交替时就任中江知县的,但他究 竟是在中江任职多长时间后调任泸州通判,并无 明确交待。 无所不通,其为文尤敏赡” ;欧阳修本人也“每 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 修服其博”②。正是在刘敞为其父所撰的行状中, 写下了与本文主旨密切攸关的几段文字: …一・乾兴(1022)初,上[仁宗】即位,[刘立之] 改太子中【书】舍【人]移梓州中江县,岁调民数千治 堤;县前多不如实,公较之,省其工半而筑作坚 不过,行状中提到泸州位于梓州西南边境, 因为过去的知州多系行伍出身,不熟悉行政事务, 造成治安不靖,“天子(实为皇太后)忧之,议增 倍他岁。李若谷知梓,kl1,条公所行事下他县,使 为法。 置通判(粗体字形系引者所加,下同),使转运使 上其人;时任布为转运使,以公治中江之状闻, 故公得之”;进而明言“及置通判,公首为之”, 质言之,即刘立之是宋代第一位泸州通判。那么, 是何年何月设置此职官的呢?李焘《续资治通鉴 长编》卷九十八明确记载: 『乾兴元年五月1丁酉,置戎州、泸州通判各一 自中江徙通判泸,kl1……泸州在西南徼上,与 戎夷接境,自前世以武人为守,苟置勇力,不习 吏事,听讼决狱,不得其情,故盗贼时时乱边, 天子忧之,议增置通判,使转运使上其人;时任 布为转运使,以公治中江之状闻,故公得之。公 在泸,kl1,始尽去旧弊,峻其防禁,事事有守,吏 不得因缘为欺,蛮夷亦无由与吏为怨,百姓便之, 贡。《会要》云从安抚使江德源所请。当考。 检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乾兴元年五月 己巳朔(6月2日),丁酉当为廿九日(6月30日)。 也就是说,泸州通判是乾兴元年五月廿九日即 1022年6月30 13设置,刘立之随即赴任;足证王 其后皆遵用以为故事。自未置通判,郡不能数岁 无兵;及置通判,公首为之,兴事创法,究其利 害,遂以安宁至今。 王蒙正以财雄巴蜀,而与庄献太后有连,自 请占盐井利,每岁倍输,事下转运使;转运使不 蒙正图占盐井事件,发生在当年下半年或稍晚一 一敢抗,因以属州。蒙正多齑金帛,挟太后指以请。 公不肯,日:“井盐非王氏之旧,欲夺贫民以厚豪 族,虽岁加数倍之输于朝廷,犹秋毫耳,而平民 以常理揆之,绝不会超过次年即天圣元年 (1023)。 关于卓筒井出现的时间,文同(10l8一l079) 和苏轼(1037—1 101)这对表兄弟言之最详: 自庆历(1041—1048)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 必有失业者,非王政也!”事遂止。@ 在这里,同时解决了刘立之任职泸州通判的 确切时间及王蒙正图占盐井的性质两个问题。文 中言及“乾兴初,上即位,【刘立之】改太子中舍 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煮炼盐色。后来其 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 自庆历、皇祜(1049--1053)以来,蜀始创 移梓州中江县”,继而“自中江徙泸州通判”。按 “乾兴”系宋真宗赵恒的最后一个年号,当年二 “筒井”……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 ①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G]//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三十五.刻本,1893(光绪十九年). ②脱脱.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刘敞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③刘敞.先考益州府君行状【c]// ̄是集:卷五十一.颖按:由于多次搬家,此文影印件久佚,无从核对引文是否有误。今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张亚平女士,以残疾之躯,于酷暑中前往北京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分馆拍照惠赠,盛情感人, 谨志谢眈。 ④文同.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G】//丹渊集:卷三十四. 吴天颖:北宋乾兴元年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史实考 ・4l・ 不知。 那么“贫民”的社会身份又是什么呢?如果 也就是说,在王蒙正图占泸州盐井之后约20 释之为手工工场工人,则生产资料(盐井)所有 年,蜀中的卓筒井方才脱颖而出,此井非卓筒井 权的转移,不可能直接导致劳动者失业;如果说 不言自明。刘敞在《先考益州府君行状》中,还 是指原井主为“早期资本家”,则作为地方统治者 揭露了“蒙正多齑金帛,挟太后指以请”的丑恶 的刘立之,何以会如此坚决地捍卫“资本家”的 嘴脸,强调指出“井盐非王氏之旧,欲夺贫民以 利益而又偏偏呼之日“贫民”?看来,只有这些 厚豪族”,“贫民必有失业者”,进一步证明这些盐 “贫民”既是制盐劳动者又是盐井所有者,即小 井系“贫民”所旧有,由来已久,既不是卓筒井, 商品生产者,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 亦非清井,而是世代相传的大口盐井。王蒙正在 易手,才会立即断绝他们的衣食之源,成为危及 泸州企图强占这些盐井的行为,与他“多占田嘉 封建秩序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刘立之“坚执不与” 州”、在雅州“侵民田几至百家”,以及亲家“刘 的根本原因。 氏宗人横于蜀,夺民盐井”的性质并无二致,都 如今观之,上述见解似乎还是说得过去的。 是自汉代以来“豪强兼并”的延续和发展,与“商 业资本支配生产”无关。至于这些“贫民”的社 会属性,50年前,拙文《论宋代四川制盐业中的 (责任编辑:程龙刚) 生产关系》曾经提出: Textual Study on Wang Mengzheng’S Intention of Occupying Luzhou Salt WeU in the First Year of Qianxing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Wu Tianying Abstract:For the case of W_ang Mengzheng attempting to encroach on Luzhou Salt Well during the Renzong reign of Northem Song Dynasty,which year did it acmally happen?Was the well a traditional large--opening well or an emeNing small・-opening Zhuotong well(bamboo tube wel1)?An ofifcial well or a private well?WlaS it related to“the bud of capitalism'’?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ase occurr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1022(tlae year of Qianxing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or later.Twenty years after that,‘‘Zhuotong well was invented in Sichuan”.This well was neither O伍cia1 well,Yu Well,nor Zhuotong well,but a traditional large.opening salt well owned by salt producer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Keywords:Tongpan Luzhou;salt well in the region;Gongshi Ji;attempt to encroach on the poor to enrich the wealthy and influential clans;“Tongpan urled that Gongshi did it” ①苏轼.东坡志林:卷四[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