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学内容已基本完成,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
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经历知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内容:
(a)数与代数
1、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3、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小时计时法。
(b)空间与图形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进一步认识面积、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会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c)统计与概率
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解决求总数、平均数的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关键
(a)复习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c)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30人。因为去年接班的时候成绩是全乡同年级同科较差的班级,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
进一步加强,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班级里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五、复习注意点 (a)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的思维捷 捷性
5、注重培优转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b)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c)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2、复习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六、复习具体措施:
1、计算部分:
口算与估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乘除法计算:熟练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信息。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空间与图形部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与综合应用,特别是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七、复习课时安排
1、 数与计算 2课时 2、 面积 2课时 3、 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2课时 4、 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 小数 2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