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课后作业 一、照样子,填动物。 1.例:(马)棚
()穴()巢()塘()洞()窝()圈2.例:(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拿耗子—一多管闲事骑()看唱本—一走着瞧 热锅上的()—一团团转()尾巴—一长不了
癞蛤蟆想吃()肉—一痴心妄想秋后的()—一蹦不了几天 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 ..变成灰色。
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
..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3.蟋蟀盖房子大多
..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三、日积月累。
1.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 “,”。
2.真是“二八月,”!你看,大街上有穿毛衣的,还有穿短袖的。 3.秋雨绵绵,我撑着伞走在路上,感到一丝丝寒意,真是 “,十场秋雨要穿棉”。 参考答案:
一、1.示例:虎鸟鱼鼠狗羊 2.狗驴蚂蚁兔子天鹅蚂蚱
二、1.不能。“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2.不能。“最多”表示最大的限度,蟋蟀的住宅也可能没有九寸深,如果去掉了就变成了刚好九寸深。
3.不能。“大多”表示大多数的情况,蟋蟀也可能在其他时间盖房子。
三、1.立了秋把扇丢 2.乱穿衣 3.一场秋雨一场寒 《语文园地三》课后作业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牛棚狗窝 B.鱼塘鼠洞 C.马厩鸟窝 D.猪圈羊巢
(2)我还能说出其他关于动物的住处的说法,如羊()、兔()。 (3)我还能把包含动物的住处的成语补充完整。 鹊()鸠占不入虎(),焉得虎子引蛇出()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①立了秋,。②,乱穿衣。 ③夏雨少,。 ④八月里来雁门开,。 ⑤一场秋雨,十场秋雨。 ⑥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
初春时节,有的人早早地便脱了棉衣、毛衣,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这真是()。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简要说一说。 (1)到了十一月初,银杏的叶子开始逐渐 ..变成黄色。
(2)一般来说普通的蚂蚁巢穴占地面积大约 ..为3平方米。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我发现
叶圣陶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还连续观察了 一段时间。()
(2)“蝉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这句话体现了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心想。
()
(3)“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句中“倾斜的隧道”可以看出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而且用词准确。()(4)“不识庐山真面日,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以后观察事物不能在近处。()
5.观察左边的漫画,完成练习。 (1)你想对图中的小朋友说什么?
(2)针对漫画所描绘的现象,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 (3)保护眼睛还要做到 参考答案:
1.(1)D (2)示例:圈窝(3)巢穴洞
2.①把扇丢②二八月③秋霜早④雁儿脚上带霜来⑤一场寒要穿棉⑥小阳春②
3.(1)答案“逐。渐”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叶颜色不断变化成黄色的,是循序渐进的
(2)“大约”一词表现出普通的蚂蚁巢穴跟三平方米差不多大,这是根据估计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实际去测量。
4.(1)√ (2)√ (3)√ (4)×
5.(1)示例:同学,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人的视力渐渐下降,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请你改掉这个习惯,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示例:放下电子产品,保护眼睛,你能看到更美丽的世界! (3)示例: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用眼时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