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纸。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1. 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C.“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①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②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③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谴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金史〃列传第六十四〃王若虚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虚自分必死节 分:料想 B.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 喻:告诉 ..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 造:制造 D.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诚: 如果 ..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3分) ①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③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④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 ⑤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3分)
A.王若虚任县令期满的时候,百姓都来为他送行,经过几天后他才能动身出发,可见他执政时能够体恤、爱护民众,所以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百姓们表达了对他的感念之情。
B.他在辞令方面很擅长,在翟奕召见他为丞相撰写碑文时,他的一席慷慨激昂的雄辩,反映了王若虚性格中有机警善辩的一面。
C.在文中王若虚是一个重视名节、轻视权贵、血肉丰满、令人敬仰的文人形象;他曾想用自已的生命去捍卫名节,但是由于形势所迫,最后还是无奈屈从了。
D.在翟奕、元好问的不断催促下,刘祁虽然草拟了碑文,但实际上他不认为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也不主张为他立建功德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5分)
译文: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8.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5分)
9.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句1分)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①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② 。(苏轼《定风波》)
(2)千古江山, ③ 。舞榭歌台, ④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⑤ 。李清照《醉花阴》) (4)吾所以为此者, ⑥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
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 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
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
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
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
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6分)
(3)“同学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尾两段,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B.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名家名作大量涌现。当时,贾平凹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
C.他时刻念念不忘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无法振作精神,投入到正常工作中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她,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D.今年高票当选的罗市长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我市经济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长袖善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的近30年里,青岛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企业争创名牌的政策,使青岛实现了从发展名牌产品到发展品牌经济、创建品牌城市的战略的大转移。
B.第41届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上海举办,2010年5月1日是世博会开幕式的日子,当天在空中拍摄世博会的盛况,发现世 博会的各个场馆前站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
C.在各大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已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D.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对其父母及家庭情况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高,毕业生往往会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 , , 。工地惊醒了。 , 。 ①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②山洪咆哮着
③势不可挡 ④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 ⑤却一脚踩进水里 ⑥人们翻身下床
A、①③④②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⑥⑤
15.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5分)
内容: (70字左右)(3分) 寓意: (不超过8个字)(2分)16.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6分)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只蜗牛的畅想
假如没有壳,我一定能如锹甲虫一般长出健壮的脚,在生命的旅途留下奋斗的足迹;也一定能如蝴蝶蜜蜂般长出美丽的翅膀,在辽阔的天地中自由飞翔……
这讨厌的壳!
我要摆脱身上的壳,换来轻盈与自由! 可是……
假如我真的挣脱了壳,就一定能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吗?假如我真的挣脱了壳,也真的成就了梦想,朋友、家人又会怎样看我?没有了壳的蜗牛还叫蜗牛吗?用一时的冲动换取一生的孤独与寂寞,值得吗?
唉……
命定了自己是蜗牛,就该背负属于蜗牛的一切……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悟,情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2.C。强加因果。 3.A 。B,“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4.答案:C.(造:造访,到„„去。)
5.答案:B(①说明他为政爱民,老百姓爱戴他。⑤说明没有立建功德碑的客观原因。) 6.答案C.(“最后还是屈从了”有误。“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可见在本质上,并没有为丞相歌功颂德。)
7.(1)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抵触(他们),(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构害(他人),(使那人)立即被杀害。(辈:一类人;少:稍稍、略微;忤:违逆、抵触;见:被动句式;每处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2)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崔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辞。(属:劝请、邀;白:报告、禀告;其:副词,祈使表希望;让:推辞;每处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参考译文】王若虚字从之,是槁城人。从小聪颖慧悟,好像老早就跟文学打交道似的。承安二年中经义科进士第,调任鄜州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县令,都有爱民的政绩。任期满,百姓不分老幼都来挽留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因人推荐,被召入朝廷任国史院编修官,升为应奉翰林文字。奉命出使夏国,还朝后被任命为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下来担任著作佐郎。正大初年,《宣宗实录》编撰完成,升为平凉府判官。不久,召入朝任左司谏,后来又调为延州刺史,入朝担任直学士。
天兴元年,金哀宗奔走到归德。第二年春天,崔立之变发生。小人们都附和他,请求为他建功德碑,翟奕假借尚书省的命令召王若虚作碑文。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顶撞他们,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使那人立即被杀害。王若虚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私下对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说:“现在召我作碑文,我不顺从就会被杀害,作了就会败坏名节,声誉扫地,不如一死为好。虽然如此,我还是姑且用道理说服他们。”于是告诉翟奕等人说:“丞相功德碑应当把什么事写进去?”翟奕等愤怒地说:“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使上百万的百姓得以活命,这不是功德吗?”王若应说:“学士的职责是代王立言,把撰写功德碑称作是代王立言,可以吗?况且丞相既然以京城归降,那么朝廷百官都是丞相门下的人。自古以来,难道有门下之人为主帅歌颂功德,而能使后代人相信吗?”翟奕等人不能强制他,于是召太学生刘祁、麻革等赶到尚书省,元好问、张信之将立碑的事告诉他们,说:“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崔立)了,希望二位切不要推辞。”刘祁等坚决推辞离去。以后几天,不断催促,刘祁就草定了碑文,交给了元好问,元好问不中意,于是自己撰写,写成以后给王若虚看,共同删定几个字,但只是直接叙述事件经过罢了。后来元军入城,功德碑最终没有建立。
金国灭亡后,他改穿平民服装向北回到镇阳,与浑源刘郁东行游历泰山,来到黄岘峰,在萃美亭歇息,环视同游的人说:“我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够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于是叫他的儿子王忠先回去,派儿子王恕往前走,察看山路平坦险峻的情形,于是垂足坐在一块大石上,坐了很久,闭着眼睛便去世了,时年七十岁。所著文章叫《慵夫集》、《滹南遗老集》,各有若干卷,流传于世。
8.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动”字揭出“客情”,自然贴切地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分)二字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融情于景),(1分)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2分)
9. 衬托或对比。(2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
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分)
10.(1)山头斜照却相迎 (2)也无风雨也无晴(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人比黄花瘦(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1.(1)BE(B“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错,死要面子是有的人的看法,而非九度的实际特征,而九度的生活态度始终未变,所以涉及不到“转变”这一说法。E并非“一波三折”。) 11.(2)九度是一个贫困却不潦倒,屡遭不幸却能以一种热情、坚强、乐观的心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生活强者的形象。(2分)
坚强、乐观:他人生多舛,上大学时,生活贫困,工作后受牵连下岗,后来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做生意失败,又被人欺骗,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之气,而是坚强面对,勇于承担,并且总是能看到生活中的温暖,热情地对待生活。(2分)
自尊自立: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自尊自立。(2分) 11.(3)①与九度形成对比。既写出了“同学们”面对生活,总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缺乏对待生活的热情的错误心态,又衬托了九度贫困却并不潦倒的风度,写出了九度的坚强乐观,使九度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同学们”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代表(缩影),在他们的身上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很多人共有的心态,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都有顺境逆境,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各每方面3分,观点各1分,分析各2分) 11.(4)两个观点皆可,酌情给分。 参考示例:
认为必不可少。主题角度:小说结尾画龙点睛,使读者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情节安排角度:与前文九度的表现和题目相照应。人物形象塑造角度: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
认为画蛇添足:表达效果角度: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小说会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主题角度:限制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12.A(A项鱼目混珠:比喻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用正确。B项“扫眉才子”指有文采的女子,使用对象错误。C项“念念不忘”指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与“时刻”重复。D项“长袖善舞”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感情色彩不当。)
13.A(B主宾搭配不当,不能站满人群。C“人口”和“改善”不搭配,在“人口”后加“增加”。D语序不当,根据上下文意,应为“大学毕业生的父母及家庭情况对其毕业选择会有一定的影响”。 14.B 15.内容:画面上,一个中年男子侧着身子,嘴里叼着一支烟,右手举着打火机正在点烟;而他投在墙上的巨大黑影则变成了右手举着一只手枪正对着自己的嘴在扣动扳机。(内容全面2分,表达合理2分)
寓意:吸烟如同自杀。(2分,酌情给分) 16.【答案示例】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