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来源:尚车旅游网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天下之道达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天下国家有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忧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鼉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到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明哲保身

子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载,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论语》

<学而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致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曾子:吾日三省其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有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众星拱月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中逾矩。

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不违,如愚

交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篇>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贡欲去掉每月初一祭祖而活羊 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里仁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治长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巧言、令色、足恭

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篇>

雍也可使南面(做官) 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君子可逝也,不可谄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己裕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述而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暴虎冯河 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尔为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篇>

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曾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曾子: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罕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语,寝不言 <先进篇> <颜渊篇>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曾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近者悦,远者来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篇>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贫而无怨难,富尔无骄易。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上好礼,则民易使之。 <卫灵公> 言忠信,行笃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当仁,不让于师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氏篇>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乐,乐宴乐,损矣。 言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斯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阳货篇>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唯女子于小人难养也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微子篇>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鸟兽不可与同群 <子章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人之过也必文 士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也。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尧曰篇>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事,人…望而畏之

何谓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