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92▲2019年第13期(总第337期)
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中心校 杨辉兰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学生情感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倾诉对象。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投身于学习中,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了一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措施
当今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正确的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表达、写作水平、语言审美和品鉴上,把握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接受新知的能力,加强学生学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建设,采取合理的、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随着时代进步、思想更新,教育模式和理念也要革新,教育方式更应逐渐优化。
堂上一定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做一名教师必做的工作——“传道授业解惑”,对知识严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及时给予学生夸奖、鼓励、批评。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既尊重学生的心理,又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三、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落
实措施
(一)创设情境,吸引兴趣
小学生对于未知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可是没有思维定性和严谨的行为习惯,对知识没有系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多种手段。如讲到诗歌时,可播放一些学生爱看的小动画视频、音频,让学生做小书生,回到古代去;讲到小说时,可以配着生动起伏的音调,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讲到个人传记时,可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寓情于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度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坚持教师为主导
班级管理的主导者是教师。一位教师要上一节好课,教出好学生,必须集高尚品德、高专业水平、高能力于一身,能够宏观把控整个班级,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进行适当的思考,找到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师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提高学生地位,坚持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更应该全面地投入学习,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如诗歌背诵大赛、诗歌朗诵大赛、写字比赛等等。我们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创作和学习之中,用情感引入,架构知识的桥梁,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展现个人风貌,不断激励学生前进。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就很有效果,但是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不同的手段,利用多种模式,展开教学,创建活动,一心为学生的学习着想。教师在掌握熟练的、专业的语文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答困惑,制订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文学习计划。另外,教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做良友,课下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想开导;但在课
(二)调动兴趣,积极学习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于未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和爱国情怀。语文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是现今最为重要的一环。语文是充满美和诗意的,记载着故事,传递着真情,学生如果能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便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学好语文也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少用术语,多用通
2019年第13期(总第337期)课程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研究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袁才亚
【摘要】初中学生普遍学习生物学科的动力不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初中生物可学可不学,这就导致生物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增加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又完成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学好生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
学生升入初中,学业负担加重,生物由于不属于中考科目,很容易成为学生及家长忽视的一门学科,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又怎么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呢?然而,学生学习生物的目的不单是考试,而是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生活质量。生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当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健康等各种重要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科知识。加强生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要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中生物教师应当将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味[1]。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传统落后的说教模式,让初中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时刻留意生活,在开展教学之前,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丰富的相关素材,把生活中相关的事例、影像资料等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将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课堂更加高效。
二、关注热点,借娱乐节目开展教学
目前,有很多火热的娱乐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奇葩说”等,不仅收视率高,而且互动性强,可以说现场气氛十分火热。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组内之间的评价,让学生除了自省,还可以借助外来的评价和指正,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学习态度。这样全班都建立起评价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学。
一、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初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一些有趣的、常见的案例吸引学生。
(三)课堂中多阅读,多领悟,少做题,少讲授
一节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时间学的比例应该是1∶3,40分钟一节课,教师应该只讲10分钟,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给学生设置问题,不搞“题海”战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课堂,延伸课堂。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主动的过程,教师如果一味地强调做题,教给学生浅显的语文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达不到全面教学的目标。
四、总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授的对象。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要落实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而且能不断升华爱国情感,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健全人格,从小学开始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四)建立评价奖惩机制
小学生是一个很重视奖励的群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调动学生进入课堂。针对积极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地进行夸奖和激励,给学生颁发进步奖状;对于考试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给其他的学生树立榜样,使其他学生都进入积极上进的状态;面对一些情绪低落、课堂参与度低的学生,可以私下找学生了解心理变化,帮助其解决学习问题;面对一些顽皮的学生,应该适时阻止和批评学生的错误,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除了设立师生之间的评价机制,还可以设定生生之间的评
【参考文献】
[1]尤红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0):20-21.
[2]史宪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方法探究[J].中华少年,2016(21):54-55.
[3]秦艳.调控教学节奏成就卓越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6(06):67.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