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word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某某某某市第二中学(西校区)邵剑伟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4 课题: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研究性质,根据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

2.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能画出ytanx的图象,借助图象理解正切函数在

(,并能解决,)上的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的交点等)22一些简单问题。

3.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研究性质, (2)根据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

2.教学难点:画正切函数的简图,体会与x轴的交点以及渐近线x图象形状时所起的关键作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k,kZ在确定

提问:

1.正弦函数ysinx,xR都有那些性质?

1 / 4

word 2.正弦函数的两个代数性质:sin(x2)sinx,sin(x)sinx反映了正弦函数图象的什么几何特征?

明晰:

1、定义域:xR 周期性:T2 奇偶性:奇函数 单调性:在2k,2k是单调递增的;

22在2k,32k是单调递减的 22 值域:y1,1

2、sin(x2)sinx反映了函数的周期性,sin(x)sinx反映了函数的奇偶性 3、函数图象的每一个几何特征也都是函数性质的直观反映,函数的每一个代数性质反映在图象上都有其相应的几何特征;所以可借助于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可借助于函数的性质研究函数的图象,本节课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二、探索正切函数的性质(进入新课)

提问:类比研究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方法,从前面的学过的有关正切函数的知识中你认为有那些性质?

明晰:

 1.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为xxk22.正切函数的周期性:

由tan(x)tanx,可知正切函数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 3.正切函数的奇偶性:

由tan(x)tanx,可知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4.正切函数的单调性

(1)给出在(,)内的一些特殊角,进行计算、观察、归纳,猜想。

22(2)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单位圆中的正切线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正切函数在(内是增函数,又由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可知:正切函数在开区间(2 / 4

,)222k,2k),kZ内都

word 是增函数。

教师要重点强调正切函数只有增区间没有减区间。 5.正切函数的值域

用多媒体展示单位圆中的正切线的变化规律,得到:正切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R 三、自主探究正切函数图象(应用新知)

提问:你能根据我们得出的正切函数的性质,画出它的图象吗?试一试。 展示:教师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成果并讲评。 明晰:

1、教师针对正弦函数的性质明晰其相应的几何特征。 2、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正切函数图象特征。 3、多媒体演示演示正切函数y=tanx ,x(

4、根据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把上述图象向左、右扩展,得到正切函数ytanx且x

,)图象几何作法。 22y 22x xR,

2kkz的图象,称“正切曲线”

y 3220 23x 23 / 4 word

四、正切函数性质的初步应用

例1 求函数ytan(x)的定义域、周期和单调区间。

23(分别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评析:1.明确解题步骤。

2.采用类比方法得到正切函数周期的简便运算方法T

例2 比较tan1317与tan45的大小。

(学生练习本上完成)

评析: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诱导公式将它们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研究。 五、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比较大小:

(1)tan138_____tan143 (2)tan281_____tan3051923(3)tan()_____tan()782:指出满足条件的x的X围:(1)tanx0;(2)1tanx0;(3)tan3 六、小结与布置作业 (一)小结: 1、正切函数的性质

2、函数的每一个代数性质反映在图象上都有其相应的几何特征;函数图象的每一个几何特征都是函数性质的直观反映。所以可借助于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可借助于函数的性质研究函数的图象。

3、本课蕴含着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布置作业:

教材P53 习题1.4 第 6、7、8、9题。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