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尚车旅游网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王鹏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6期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首先需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此,我注意在课内外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方法 兴趣

阅读是吸取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而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使学生乐于阅读的前提条件,因而,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由课内到课外,我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读懂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本条件。

阅读是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获取读写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兴趣又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如果对教师传授知识不感兴趣,那么所传授的知识很难在他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1.巧妙解题,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篇课文时,巧妙的解题,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产生一种阅读的渴望感。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我是这样导人的:同学们,这节课我做向导带你们去参观一座桥,这座桥是被称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这使学生的非常急切地想看看赵州桥为什么是被称为“甲于天下”的石拱桥,这样从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文章中来,使学生产生了阅读课文的兴趣,收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2.设计阅读中的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头是不够的,由于儿童的兴趣是比较短暂的,读了~遍课文,就以为全懂了,当让他们再去认真读时,就会表现出无兴趣的样子,应付了事,学的知识更是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阅读法趣。

第一,课堂提问应适度有分量,有一定的高度和价值。既不能是明知故问,又不能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如在教学《高粱情》的第二段时,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根的特点,针对学习重点,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这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根有哪些特点?这一段开始就介绍根的特点了吗?第一句话写了什么?“个性”是什么意思?“没有一处不具有”又是什么意思?高梁的哪些地方具有鲜明的个性?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急于找到答案,促使学生产生了阅读课文的兴趣,积极讨论,相互交流,使学生转向本段的重点学习,了解了根的特点,这时再让学生谈论高粱根所具有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它的品性,从而学习做人的道理。由于问题设计适度,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种内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第二,提问时让学生进入角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问时让学生进入角色,他们的思维也就更加活跃,畅所欲言。如在学习寓言《乌鸦和狐狸》时,向学生提问: “乌鸦一次又一次上狐狸的当,那么你怎样教育乌鸦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说:要教学乌鸦,你不要爱虚荣,爱虚荣是最容易上当的;有的说:要告诉乌鸦,你除了克服爱虚荣的缺点,还要时时刻刻注意,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还有地说:乌鸦朋友,当你

遇到任何情况时,都要沉着、冷静地思考,这样才能不上当。这是孩子们表现聪明智慧的时候,也是让他们表现自我的好时机,因此他们说得津津有味。在课堂提问中经常让学生进入角色参与活动,更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内外相结合,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又一途径。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意使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后,我告诉学生“同学们,海底除了书上介绍的动、植物,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动、植物,你们课余时间可以看《海洋秘密》这本书。”于是,同学们去借、去买,争相传阅这本书。

此外,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丰富多彩且带有观摩性、解惑性、竞赛性的活动,如小说讲座、作品欣赏、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名言警句辑录、写读书札记、印读书集锦、纪念著名作家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愉快、积极、广泛的阅读兴趣。

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王鹏,教师,现居辽宁阜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