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爱情认知兼论当代青年恋爱观_汤汇道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14卷增刊2000年10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14No.S1Vol

Oct.2000

爱情认知兼论当代青年恋爱观

汤汇道, 陈绪新, 曹成付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当代青年由于对爱情缺乏必要的认知,易导致感情受挫却又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最终影响其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际出发,着重探讨爱情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当代青年爱情动机的内外因素,对如何处理当代青年恋爱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大学生;爱情;恋爱观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0)S120074202

  当代青年希望和挫折同在,选择和困惑并存。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众多的困惑之中人际交往困惑较为突出。作为人

际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生活,是当代青年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由于对爱情缺乏必要的认知常识,导致感情受挫却又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最终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高等学校的个别大学生,因为对爱情处理不当,出现了相应的神经官能症状,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交往恐怖症等,有的不得不休学退学,严重者出现人格扭曲甚至导致自杀等心理应急反应,对社会、对家庭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人际交往和爱情障碍

爱情除了具有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倾向性和情感性

三个特点外,还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第一、爱情具有自主性。无论是经他人介绍,还是父母包办,甚至是农村那种“娃娃亲”,但最终还是完全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干涉。

第二、爱情具有对等性。旧社会男尊女卑,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爱情不能自主,平等无从谈起。恩格斯说:“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新中国的建立,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土崩瓦解,男女实现了

约占心理咨询案例三成以上,应该引起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学校的老师和管理第三、爱情具有排他性。爱情关系一旦确立以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当代青年的爱情生活特点和后,就不容许第三者插足介入,也不容许爱情当事择偶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才能够正确地加以引导,人任何一方涉足成为第三者。使其走上健康的成才之路。第四、爱情具有持久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海枯石烂、海誓山盟、地久天长等,

形容爱情忠贞的妙语佳句不胜枚举。爱情也是文学一、爱情及爱情的基本特征

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爱情的神圣体现爱情生活的

爱情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状态下,两性之间以终极关怀(或终极价值),所以古诗云:“问世间情为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互爱和自愿承担相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应的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第五、爱情具有道德性。婚姻靠的是法律和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自主结成一种具有排他性和德的双重约束,而爱情更多的是依赖伦理道德、风

收稿日期:2000209214

作者简介:汤汇道(1972-),男,安徽无为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增刊           陈绪新,等:爱情认知兼论当代青年恋爱观75

俗习惯来规范。这就需要当事人以更高尚的人格来低。大学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还未维系。最终确定,爱情的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他们的恋爱,

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恋爱之初,只想着花前月下,甜密和浪漫,殊不知因爱情处理不当所导二、当代青年恋爱动机影响因素

致的焦虑、抑郁、恐惧等神经官能症者屡见不鲜。青年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观和择偶

标准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生活变迁的写照。习惯上,青年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年中期和青年后期。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青年中期,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即社会化过程的最关键时期。

青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为爱情做好了准备。生理上,他们的体格发育日臻完善,体能增强达到顶峰,精力和体力旺盛,大脑发达,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心理上,他们的独立意识发展迅速,成人感

第四、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也不容忽视。伴随计划生育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被分数和考试压得抬不起头,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父母想让自己在文革时期的残缺的梦在子女身上实现),但青年人缺乏社会经验。虽然在北京时期他们有成堆的玩具相伴,但更多的是孤独的情感体验;步入青年期后,市场经济的变幻、游离和动感使得他们容易寻求感官刺激,略显浮躁的社会心态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知之甚少,甚至个别人将爱情视同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一次性消费。

强,开始以成人自居,成人也会把他们当作大人来

看待;他们自尊、好胜且充满自信,自我评价、自我  三、高等学校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学控制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增强,智力发展

生恋爱问题

达到顶峰;感情生活丰富,社会情感充分发展。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大学生更是祖的社会转型时期。与过去相比,当代青年爱情生活国的栋梁。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决不能不闻不问,更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以下几种特殊环境。不能熟视无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现代化、市场化导致需求多样化、选择多第一、大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思元化。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适应要、爱和归属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学生的新特点,教育和帮助学需要。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就会有不同层次的爱的需求。“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急躁,“我拿爱情赌明天”的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的不负责任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的万般无奈,等等。没有选择的时候人们会感到痛苦,然而,选择的东西多了将会使人更痛苦。

第二、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导致个性发展的不平衡。应试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高的升学率,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包括性教育在内的生理卫生教育更是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地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努力成才上。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氛围,使广大学生能够转移情感,缓解精神紧张与压力。

第三、对已经出现的恋爱现象,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训斥,要从学生思想感情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爱情知识教育和讲座进行正确引导或指导。

“犹抱琵琶半遮面”。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近年来虽第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有蓬勃发展之势,但教育工作者仍然力不从心。当动,端正他们的爱情动机,提高广大学生的爱情认代青年情感丰富但又情绪多变;兴趣爱好广泛和充知水平和爱情受挫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满自信但又缺乏应有的意志力锻炼;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又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与艺术。(责任编辑:张和平)

第三、经济地位的不确定性致使爱情的成功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