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57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宁文虹,曹长伟
(河南科技学院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事业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医疗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西医医疗技术的进步上,在中医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进步[1]。本文主要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运用中医辩证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论述与分析,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与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受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36人,我们将患者分为了两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经过随机分组,对照组有16人,治疗组有20人。我们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中主要运用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中主要是运用了中医内科的治疗措施,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在患者出院后的1年内进行长期的回访与追踪[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后,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到了100%,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内科的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使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所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157.02
在当前的医学发展中,仍然有许多常见的慢性疾病仍然备受关注。慢性支气管炎仍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当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周期长,容易复发,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3]。传统的治疗方式中,主要是采用西医治疗来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西医治疗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从长期来看,仍然存在着易复发的特点。许多相关工作者提出了运用中医治疗的方式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运用中医辩证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论述与分析,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与帮助。
证[4]。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相应的中医药方,并叮嘱患者按时喝药,患者定期复查,医护工作者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来调整药方。患者服用中药,主要是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通过中药的服用,来达到宣肺化痰的功效,主要采用的药物包括麻黄、杏仁、连翘等,并且根据患者的致病因素,来进行不同药物的搭配,从而在根本上起到调节的作用。
当患者服用一定时期的药物后,医护工作者要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与追踪,医护工作者要求患者定期复查,并且医生也要做到定期的回访,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是否出现了反复发作的症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进行进一步的调理与治疗。
1.3 疗效指标
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再依据专业的《内科实用学》对患者的整体疗效进行评价,临床症状主要判定依据是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的缓解以及患者的病情是否稳定。通过疗效的区分,可以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 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将数据进行整合后,在使用先进的SPSS 18.0来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接受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36人,我们将患者分为了两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经过随机分组,对照组有16人,治疗组有20人。两组患者的年龄相差不大,性别分配也相差不大,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未出现哮喘以及心脏等疾病。
1.2 方法
我们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中主要运用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中主要是运用了中医内科的治疗措施,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在患者出院后的1年内进行长期的回访与追踪。
治疗组主要措施有: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采取相关对症的重要来进行调理。采用中医辩证法,来判断患者的致病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主要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燥热伤肺证、痰湿壅肺证、痰热蕴肺证以及脾肾阳虚
2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后,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到了100%,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166(37.5%)7(43.75%)2(12.50%)1(6.25%)93.75%治疗组2011(55.0%)6(30.0%)3(15.0%)0(0%)
10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158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4月 C 第 7 卷第 12 期Apr. C 2019 Vol. 7 No. 12
3 讨 论
在当前的医学发展中,仍然有许多常见的慢性疾病仍然备受关注。慢性支气管炎仍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当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周期长,容易复发,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西医治疗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从长期来看,仍然存在着易复发的特点。许多相关工作者提出了运用中医治疗的方式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采用实验对比的方式进行了论证,主要是随机选取曾在我院接受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36人,患者都是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医院进行的治疗,我们将患者分为了两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后,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到了100%,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满意程度中,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医护关系相处更加融洽。
运用西医疗法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在治疗方式
上也是主要以服用西药为主,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进行病情的控制,但是从长期来看,不能从根本上将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痊愈,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并且病情难以根除。在治疗方式上,许多中医学者提出的中医辩证法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5]。患者通过对症的中医治疗,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症,并且通过中药进行身体的调理,使患者的致病因素彻底清除掉,这有助于患者根除慢性气管炎,有助于患者的长期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中医内科的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使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所推广。
参考文献
[1] [2] [3] [4]
雷 云.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0(6X).
隋德海.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32).
陈申飞.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8).
隋德海.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32),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第156页)
学上,《素问·灵兰秘典论》曾有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久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塞,虚则遗溺”,认为其病证主因为脑窍受损,并有经络不通、肾气亏虚,进而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同时,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再因疾病影响长期卧床,均影响肝肾气血,使得肾阳不足、肾气不固,导致膀胱失约之证加重,常表现为尿失禁[4]。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三阴经脉由此和任脉交汇,而募穴则为各脏腑经气结聚之穴,在此穴艾灸、敷贴可有效治疗脏腑之病,还使膀胱气化得以温阳提升,通畅水道,补中益气,消於散结,可良好地调节膀胱失约之证,提高膀胱控尿、排尿功能。神阙穴可培补中气、健脾胃益气血而扶正固本。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为人体元气之根,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用以振奋肾气。气海穴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为元气聚集之处。四穴合用,补肾培元、温肾益精、通利水道,从而让膀胱开合有度,使小便得以正常地储存和排泄,从而治疗膀胱失调功能。
对尿失禁患者予中药敷贴、艾灸穴位,可使药效通过
穴位有效作用于机体,而中药方可增强了补肾健脾、 益气固摄等功效。通过药物、穴位二者有机结合作用,可疏通经络、气血,并增强其脏腑功能,还使膀胱局部肌肉神经协调性有所提升,进而增加了对尿液的固摄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有助于增加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安全性好,依从性强。
参考文献
[1] [2]
许明军,邱良玉,刘敏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4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5):20-22.
Fall M,Lindstrom S.Electrical stimulation.A physiologic approach to the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Urol Clin North Am,1991;18(2):393-407.[3] [4]
翟战锋.针刺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6(18):63-64.
张 影,郑 鹏,李巧莹,张为民.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9):4629-4631.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