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来源:尚车旅游网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一、判断题:

1.纯度达到%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化学计量点电位与滴定终点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3.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

4.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5.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

6.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 7.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以上。( ) 8.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 `

9.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

10.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终点时的条件电位与计量点时的条件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11.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 12.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 13.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14.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

等强氧化剂与NaSO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

16.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

17.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 18.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 {

19.用KMnO4法测定Ca2+含量。采用的滴定方式是间接滴定法。( ) 20.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

二、选择题:

21.下列反应中,能用作为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是( )。 A、KCrO与KIO的反应 B、KCrO与KBr的反应 C、KCrO与Fe的反应 D、KCrO与NaSO的反应

22.已知式量MK=,MNa=。每100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 K+、335mg Na+,则血浆中K和Na的浓度为( )。 A、10和·L B、10和10mol·L C、10和10mol·L D、10和10mol·L

23.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24.某些金属离子(如Ba、Sr、Mg、Ca、Pb、Cd等)能生成难溶的草酸盐沉淀。将草酸盐沉淀过滤出来,洗涤除去多余的CO,用稀HSO溶解后,以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与金属离子相当的CO,由此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以上测定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

A、直接滴定 B、返滴定 C、转化滴定 D、氧化还原滴定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26.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测定Ca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 )。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氧化还原滴定法 27.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氮含量,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 |

A、直接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返滴定法

28.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 )。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等量点(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29.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钙,常用的滴定方式是( )。

A、返滴法 B、氧化还原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30.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A、NaOH B、HCl C、KMnO4 D、K2Cr2O7 >

31.某基准物A的摩尔质量为500g/mol,用于标定L的B溶液,设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应为( )克。

A、~ B、~0.5 C、~ D、~ 32.分别用浓度CNaOH=L和C(KMnO4)=L的两种标准溶液滴定质量相同的KHC2O4·H2C2O4·2H2O时,消耗两种标准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

A、4VNaOH= 3VKMnO4 B、VNaOH= 5VKMnO4 C、VNaOH= VKMnO4 D、3VNaOH= 4VKMnO4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满足一定要求的反应都能用直接滴定法

B、一些反应太慢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确定终点的可以用返滴法 C、凡发生副反应的均可采用置换滴定法

D、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

34.某基准物A的式量为200,用于标定L的B溶液,反应为2A + B = C,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 )克。

A、~ B、~0.6 C、~1 D、~

35.每升K2Cr2O7标准溶液含5.442克K2Cr2O7,此标液对Fe3O4的滴定度为( )g·mL1。 A、 B、0.008566 C、 D、

36.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引起的误差称为( )。 A、随机误差 B、方法误差 C、终点误差 D、试剂误差 37.下列分析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A、Na2C2O4 B、H2SO4 C、KMnO4 D、NaOH

38.每升KMnO4标准溶液含3.1601g KMnO4,此标准溶液对Fe2+的滴定度为( ) g/mL。 A、 B、0.01580 C、 D、 )

39.浓度为L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是( ) g/mL。

--

A、 B、0.01000 C、×103 D、×103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滴定反应的外观特征必须明显 B、滴定反应的速度要足够迅速

C、计量点时溶液的pH=7 D、终点误差是终点时多加半滴标液所引起的误差

41.用减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为,所得溶液的浓度( )。

A、小于L B、等于L

C、大于L D、上述A、B、C都有可能 42.配制NaOH标准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

A、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B、用分析天平称量试剂 …

C、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定容 D、用上述B和C

4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不能用HCl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 )。 A、CaCO3难溶于水与HCl反应速度慢 B、CaCO3与HCl反应不完全 C、CaCO3与HCl不反应 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 44.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两份KHC2O4·H2C2O4溶液,一份可与V mL L NaOH溶液完全中和,另一份加H2SO4后,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也需要V mL KMnO4溶液。该KMnO4溶液的浓度为( )mol/L。 A、 B、0.04000 C、 D、

45.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NaHCO3,则THCl/Na2CO3表示CHCl的表达式为( )。 A、

THCl/Na2CO3MNa2CO310 B、

32THCl/Na2CO3MNa2CO3103

C、

2THCl/Na2CO3MNa2CO310 D、

3THCl/Na2CO3MHCl103

46.配制NaOH标准溶液,正确的方法为( )。 \\

A、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一定质量NaOH于洁净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所需的体积,再标定。

B、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一定质量优级纯NaOH于洁净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所需体积的容量瓶中,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C、用台称称取一定质量NaOH于洁净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所需体积的容量瓶中,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D、用台称称取一定质量NaOH于洁净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所需的体积,再标定。 47.标准溶液是指( )的溶液。

A、由纯物质配制成 B、由基准物配制成 C、能与被测物完全反应 D、已知其准确浓度 48.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A、KMnO4 B、Na2B4O7·10H2O C、NaOH D、HCl

49.要使1升L的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0.005000g/mL,应加入( ) mL水稀释。 ·

A、200 B、400 C、600 D、900

50.在酸性介质中, H2C2O4溶液需要 L 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为CO2,而同样体积的同一草酸溶

液恰好能与 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此NaOH溶液浓度为( ) mol/L。 A、 B、0.2000 C、 D、

三、计算题:

51.求L的HCl溶液对CaO的滴定度。 解:∵CaO~2HCl,即nHCl = 2nCaO ∴THCl/CaOcHClMCaO10.102856.08= (g/mL) 100022000

52.称取0.11g纯HCO·2HO,用LNaOH滴定至终点时耗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草酸是否失去结晶水以HCO·2HO计算NaOH浓度,会引起多大的相对误差 :

解:H2C2O4·2H2O的式量MA=126.1g/mol

2NaOH~H2C2O4,即nNaOH = 2nH2C2O4 = 2mA/ MA ∵MA实=

0.1110002=< MA计

0.100035.0012(或法二:nA应 = =×10-3 < nA实 = ×××10-3 = ×10-3)

∴该草酸失去结晶水;以此失水草酸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时,引起的相对误差为 CM108.1126.1Er == CMA126.1n(1.501.75)103% (或Er =) 3nA实1.7510

答案: 1 2 × × 21 C 41 A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 C D B C B C D C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B C A A D B C [A ] 42 A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B A D D B C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