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新乡市中考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来源:尚车旅游网
新乡市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 肖红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词语。(3分)

wénzhìjiānměi 回眸初中生活,一篇篇 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你尽情享受;

liúliánwàngfǎn

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骸骨/骇然 饶恕/怒火 赦免/赫然 鳞次栉比/掷地有声 ........B.馈赠/崩溃 沉湎/腼腆 喑哑/暗淡 怡然自得/贻笑大方 ........C.孱弱/潺潺 荣膺/雄鹰 诓骗/竹筐 闻名遐迩/瑕不掩瑜 ........D.骄奢/矫健 瞻仰/赡养 告禀/凛然 顶礼膜拜/莫衷一是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遍稽群籍 浩翰无垠 山崩地裂 吹毛求呲 B.淹淹一息 周道如砥 断壁残亘 恃才放旷 C.遮天敝日 引颈受戮 一气呵成 不屑置辨 D.芒刺在背 怀古伤今 开卷有益 通宵达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读完冰心的《谈生命》,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北京奥运会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国宫灯,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传达出奥林匹克圣火所象征的神圣与纯洁。

C.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能不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D.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只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今我何功德, 。(白居易《观刈麦》)(1分) (2)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1分) (3)《曹刿论战》中,写齐师败绩后,曹刿详察敌情的句子是:“ ,

。”(2分)

(4)从军杀敌,建功立业是豪放派诗词的主旋律。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自己对成就功业的向往;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 , ”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够重用,给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愿望。(4分)

6.下面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分)

(1)在众多外国作家中,学生非常喜欢俄国作家莎士比亚,他创作的《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

“ ”应改为“ ”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大雅”“雅”“颂”三部分。

“ ”应改为“ ”

7.阅读下面两个名着片段,按要求答题。(2分) 片段一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名人传》) 片段二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从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填空。(1分)

选: 人物: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个片段中人物身上所共有的品质。(1分) 8.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唐宋以来,文人作诗献词称颂茶德,饮茶成为一种“雅道”,茶具也成为一种雅器。 。 。 。 。茶壶到南宋时,壶式明显由饱满变得瘦长,北宋的茶壶,流子多在肩部,而到南宋末年,流子已移至腹部。 ①盏托的托口突起,托沿多作莲瓣纹,托底中凹

②盏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碗,但比唐碗小巧精致

③由于宋朝盛行用盏饮茶,盏托使用更加普遍,而且制作也比唐朝精细多姿 ④唐朝饮茶一般用碗,宋朝以后就不用碗而改用盏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

材料一 钱学森带领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短短10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钱学森因此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材料二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

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导弹之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共14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弘一泓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准确地说是感觉不到了。 ②自从他搬进这个高档住宅区——世纪花园,住进其中一栋六层楼的顶层:两百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加一个赠送的露台,他发现他和家人的生活都悬浮在远离地面的空中了。邻居彼此不打交道,朋友们因出入制度的严格而代之以电话寒暄。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无须出门上班,于是画室几成囚室。他常常站在窗前,朝远天眺望,这时候记忆中的一种声音,便随风而来,让他心旌摇动、热泪盈眶。

③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那座老屋。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A.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

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湲湲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⑨父母相继离开了人世。

⑩下雨的日子,他也向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11○下雨的日子,他的画室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12○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13○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 14○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

15○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

16○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17○B.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

无聊。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

18○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10.阅读全文,分析题目“怀念一种声音”的含义。(2分)

1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家记忆里“一下雨”与父亲有关的几件往事。(3分)

12段独立成段,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具体分析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④和第○

13.请你为第⑤段补充出一个跟雨有关的完整的古诗句。(2分)

14.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2分) 我选( ),我的点评:

17段,为什么说“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这句话表达了画家15.第○

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共14分)

寻找外星球栖息地

赖立辉

①茫茫的宇宙无边无际,总是引起人们丰富的幻想。多少年来,人们为此编造了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九重天外”有“天上仙境”,能让人们摆脱在地球上的苦难和不幸。其中,月亮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主题。印第安人看到月亮上有一个男人在劳动,印度人看到月亮上有兔子在奔跑,萨摩亚人看到一个女人在纺织,中国人则看到一位因偷吃仙药而奔至月亮上的娇女嫦娥……至今,人们仍在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在宇宙中,类似地球这样的天体简直不计其数,地球在其中只能算作沧海一粟。那么,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有没有生命存在?人类是否可以离开小小的地球到外星球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随着地球上人类的逐渐增多,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在外星球找到自己的邻居,渴望能发现一片天外绿洲,以便在患难时能另辟一块栖息地。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随后科学探测器分别在1975年10月22日和1976年7月20日降落到离地球最近的另两个行星──金星和火星上。古代人遥远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着实让人类兴奋不已,但当人们从高度的兴奋中冷静下来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星球上既没有我们的同类,也不是我们能居住的地方。

③拿月亮来说,已有近20位宇航员去过月球,累计在月球上考察的时间超过600小时。结果完全证实天文学家早已作出的结论: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被荒沙和砾石覆盖着的寂静星球,从来就没有过生命的存在;如果没有特制的宇宙服保护,任何来自地球的生物将立即窒息而死。

④对金星的探查得到的结果更是令人生畏。金星表面大气太稠密,比地球上的大气压高100倍,且几乎全是二氧化碳,昼夜温度都在500°C左右,地球上的生物置于其中将立即化为灰烬。而火星上的表面气压又太低,相当于地球表面30公里以上高空的大气密度,且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碳,温度时常低至-130°C,也未发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人们对水星的探测结果同样让人失望。1974年和1975年水手10号飞船三次经过水星,发现它和月亮一样荒凉死寂,没有空气,夜间温度是-160°C,白天是300°C,自然亦不会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了。

⑤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虽然品种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生命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却又是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如果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此外,适当的温度,必要的水分,合适的大气压,足够的阳光和一定比例的各种元素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宇宙中任何一个天体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近年对太阳系中离地球和太阳都很远的几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的探测结果表明,它们不但质量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而且大气成分都以氢为主(其次是甲烷和氨),表面气温都在-140°C以下。这样的条件,生命自然没法生存了。

⑥看来地球生命是太阳系中孤独的旅行者了。那么宇宙中其他星系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⑦近年来多方面的科学考察证实,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科学家们相信,碳氢化

合物是宇宙发展过程中化学作用的产物,一旦具备了适合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分子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几百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并不是无垠宇宙中的孤立事件,仅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就有约1000亿个以上类似太阳的恒星,每个恒星都可能有自己的行星,因此宇宙中应该“别有人间”。但是天文学家们目前能够找到的、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更为年轻的“太阳”──半人马座比邻星(中国名叫南门二丙星),距我们也有4.2光年,约合40亿公里。光都要走4年多才能到达,人类对此真是望尘莫及了。

⑧迄今,在离地球40亿公里范围内尚未发现智慧生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如同一叶孤舟,既没有近邻可以呼唤,也没有天然的基地可以停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发挥人类特有的想象力──在广漠无垠的宇宙间,有的星球可能正处在生命发生前的发展阶段,有的可能正处于生命发生的初级阶段,也有的可能已经存在了比地球更文明、更先进、更美好的社会呢!这些,都有待未来的科学事实来回答了。

(选自《生命的视窗》)

16.阅读全文概括,迄今为止,人类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外星球栖息地的原因都有哪些?(3分)

17.第①段作者列举众多关于月亮的美丽故事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第④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3分) 19.第⑦段,作者认为“宇宙中应该’别有人间’”的依据是什么?(2分) 20.请对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2分) 21.“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当你仰望星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请谈谈你的感想。(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22~25题。(共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③,白④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⑤武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⑦。天雨雪,武卧啮⑧雪,与旃毛⑨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⑩上无11121314○○○○

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1516○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节选自《苏武传》)

注释:①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②武:苏武。汉朝出使匈奴的使臣。 ③胁:胁迫(他投降)。 ④白:禀报。 ⑤幽:囚,禁闭。 ⑥窖:地穴。 ⑦绝不饮食:不给他水喝,不给他饭吃。 ⑧啮:吃、嚼。 ⑨

1羝:公羊。 12羝乳:公羊生小旃毛:毡毛。 ⑩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1○○

3廪食不至:公家不给他供应食物。 14去:储藏。 15杖汉节:拄着代表汉羊。 1○○○

6节旄:节上的牦牛尾毛。 廷的节杖。 1○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4.苏武牧羊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甲)文中提出的什么观点?(2分)

25.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成为单于的重臣。请用孟子的话分析卫律投降的原因。(2分) 26.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即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举出具体事例,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义”。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7~28题。(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7.诗人构思大胆,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只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 ,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

中夜,写 。(2分) 28.“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29.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岁月之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待回过头才发现,我们的人生也逐渐改变,这总让人感怀和唏嘘,但是,改变我们的真是光阴吗?改变我们的,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我们生存于世的方式。

请以“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养蜂人在一次收获的季节里,想要尝试酿蜜。他并不懂得其中的技巧,于是便请教他的父亲。

这位已经年老退休的养蜂人告诉他的儿子:“你照着一般的方法做就行了。不过,在即将完成以前,记得在蜂蜜里滴一点苦药。”

他听了,觉得很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简直是糟蹋宝贵的蜂蜜。” 他的父亲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意思来酿蜜。等到蜂蜜熟成之后,取出一点来尝。可是,他所酿成的蜂蜜,却不如自己父亲做的甜。

他百思不解。最后,他只好问自己的父亲。

“请问,为什么您告诉我,要在酿好的蜂蜜里加苦药呢,这样不会破坏蜂蜜的味道吗?” “正是因为里边有点苦味,刺激人的舌头,才能显出蜂蜜的香甜。”

是啊,其实酿蜜的过程就像是由青春到老年的过程。人生里的一点泪水,可以使往后的回忆变得更甘美。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要求:①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8 分)

1.文质兼美 流连忘返(词语书写正确,每个1分,端正、整洁1分。共3分)

2.C(2分) 3.D(2分) 4.B(2分) 5.(1)曾不事农桑(1分) (2)蒹葭苍苍(1分)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分)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分)(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6.(1)“莎士比亚”改为“契诃夫” (2)“大雅”改为“风”(每小题1分,共2分) 7.(1)片段一 贝多芬 片段二 保尔·柯察金(写出一个即可,1分)

(2)两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但都用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与命运抗争,最终战胜了磨难。(意思对即可,1分) 8.④②③①(2分) 9.(1)“导弹之父”在文中的意思是: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创始人。(2分) (2)示例1:“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运用对比,突出了钱学森大公无私、不计名利、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 示例2:“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运用对偶,高度概括了钱学森冲破一切阻挠坚定回国的决心及其卓越的科学成就; 示例3:“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运用比喻,突出了钱学森勇于开拓、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修辞方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共3分) 二、(共28分) (一)(共14分) 10.表面意思指画家怀念居住在老屋时的雨声,深层含义指画家怀念旧日雨声里蕴含的浓浓亲情、好友联袂而至的友情以及昔日温馨美好的生活。(2分) 11.(1)下雨的日子里,父亲给儿时的他讲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2)父亲在厅堂让他倾听雨声; (3)下雨天父亲的挚友会在家里欢聚。(每点1分,共3分)

12.内容上:①表明四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 ②说明雨声始终伴随着并融入在画家的生活里。 ③是画家情感的寄托。(写出一点即可,1分) (2)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

13.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只要写出与雨有关的诗句即可,共2分)

14.A句:作者细腻的描写了丰富多样且富于变化的雨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雨声比作“珠玑在玉盘里乱跳”的叮叮咚咚声,写出了雨声清脆杂乱的特点;又将雨声比作“琴声中的高音阶”写出雨声击在玻璃瓦上尖脆的特点。

B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现代社会城市楼房刚硬、无情的面貌,揭示了昔日灵动的雨声今日变得沉闷而压抑的原因。用视觉的灰色写听觉的雨声,表现了雨声呆板、毫无生气的特点以及作者心中的悲哀。(任选一句点评即可,修辞手法以及作用1分,雨声特点分析1分,共2分)

15.今天的社会发展了,人们的住房改变了,但人们生活在一个忙碌、冷漠、自私的生活空间里,缺少家庭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生活的情趣,自然就不会再有过去的的雨声。表达了画家对旧日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人际冷漠的批判。(3分) (二)(共14分) 16.(1)没有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 (2)没有必要的水分,月亮上就没有水; (3)没有合适的大气压,气压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4)没有可以呼吸的氧气,大气成分以氢气或二氧化碳为主。 (5)没有足够的阳光和一定比例的各种元素,这些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写出三点理由即可,共3分) 17.(1)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是否有生命存在”。(2分) 18.(1)作比较 例:把金星表面大气压与地球上的大气压相比较,突出金星表面大气太过

稠密,气压过高,地球人类无法生存。把水星与月亮作比较,说明水星同样荒凉死寂,没有空气,不会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 (2)列数字 例:用金星昼夜温度都在500°C左

右,具体说明它表面温度之高,地球上的生物置于其中将立即化为灰烬,人类不能居住。 (3)举例子 例:1974年和1975年水手10号飞船三次经过水星,发现它和月亮一样荒凉死寂,没有空气,夜间温度是-160°C,白天是300°C 准确地说明了水星没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写出一种说明方法1分,举出相应的例句1分,答出这种方法的作用1分。共3分) 19.(1)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科学家们相信,碳氢化合物是宇宙发展过程中化学作用的产物,一旦具备了适合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分子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 (2)银河系中有约1000亿个以上类似太阳的恒星,每个恒星都可能有自己的行星,因此可能如同地球一样,产生生命; (3)很多星球距离我们太遥远,人类尚未到达这些地方,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生命存在。(写出两点理由即可,共2分)

20.用排比句,全面具体列举了外星球生命可能存在的三种猜想,连用三个“可能”说明这些猜想仅是人类的大胆想象和假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2分)

21.能联系自己或社会,或谈探索太空的意义,或谈对自己追求知识真理的促进激励作用等均可。(能谈出具体内容,语言连贯、表述清楚即可。2分) 三、(共14分) 22.(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祸患,灾难。(每小题1分,共2分)

23.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分) 24.舍生取义。或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

25.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或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正因为卫律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义重要,所以投降。(2分) 26.示例:“义”在今天多指正义,也指公正合宜的道理。为人民的利益献身是义,坚持正义是义。孟祥斌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李剑英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为人民的利益舍弃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这就是新时代的“义”。(观点明确,能联系实际谈理解即可,2分)

27.黄昏前;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2分) 28.示例:(1)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3)次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50分) 29.(50分) 评分标准参照2007年河南省中招作文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