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SO26000

来源:尚车旅游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第28卷第12期 总第154期 IS026000与学校环境管理关系浅析 陈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摘650500) 要]本文介绍了IS0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和学校环境管理的内涵,阐述了IS026000与学校环境管理的 关系,提出了学校引入IS026000,进行学校环境管理的观点。 [关键词]IS026000;学校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l16—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影响影响社会和环境的决策和活动方面应当是透明的;(3)道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2-057 序言 一、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范围的资源、能源、污染及生态问题的 加剧,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保护,教 德的行为原则:组织行为宜合乎道德;(4)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利 益原则:组织宜尊重、考虑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利益;(5)尊重 法治原则:组织宜接受尊重法治是强制性的,即组织宜遵守所 有适用的法律法规;(6)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原则:组织宜在坚持 尊重法治原则的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7)尊重人权原则: 组织宜尊重人权,并承认人权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七大核心主题分别是:(1)组织治理:有意愿对社会负责的 机构,应该具备将社会责任融人实践并完成监督的组织治理系 统;(2)人权:组织应该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并有责任尊重人 权;(3)劳工实践:组织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是提供就业机会,支 付员工工资和福利;(4)环境:组织对生态环境有保护、治理的 责任;(5)公平运行:组织有责任在组织行为中遵守法律、道德、 保障公平运行;(6)消费者问题:组织对接受服务的顾客负责, 对提供的产品负责;(7)社区参与与发展:组织活动一定会在社 区进行,应该与社区利益共享。 三、学校环境管理的内涵与途径 目前仅有少量学者探讨学校环境管理的内涵。有许多学 育为本”,普及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知识和能力,才 可望见诸行动,否则再好的建议、决策也难以落到实处。因此, 教育在转变人们观念、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 重视。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宁静、平和的 校园环境。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 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同时,校园环境管理在环境教育中的地 位也日益凸显。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 指南》提出将校园环境管理作为促进校园环境教育水平提升的 途径与资源。本质上,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校园环境管理 的目的是内在统一的,都是为了培养人们良好的环境意识行 为,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因此,校园环境 教育与环境管理之间有着相互依赖与制约的关系。不管是为 了实现校园环境教育的目标,还是为了提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 法、改善人和环境的关系,校园环境管理都理应成为不可或缺 的关键职能。 IS026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国际标 准,主要目的是达成全球对社会责任的共同认识和理解,并且 向所有愿意使用IS026000的组织提供践行社会责任的系统的 术论文借鉴现有的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管理大概念,对学校环 境管理进行过论述。我国环境教育研究者陈南认为,以借鉴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思想为基础的学校环境管理与现在 “绿色学校”所倡导的校园环境管理仍有一定区别。校园环境 管理总体上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下开展的一项工作,其思路与方 法可以借鉴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但无论是工作的层 次,还是工作范围都比建立学校环境管理体系较较小。因此, 陈南将学校环境管理界定为从生态规律出发,根据管理科学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行政、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 和实施,对学校师生的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学校教育与 环境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个定义既体现 了一般环境管理的要求,也考虑到学校特殊的教育功能。 关于学校环境管理和校园环境管理的基本含义和内容的 理解,目前并未统一,本研究不做严格区分。笔者认为,学校环 境管理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以IS026000标准为理论基 础,立足社会与学校环境的健康发展,强调对校园生态、安全卫 指南。环境问题是IS026000标准的核心主题,在该标准文本 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和规定了有关环境的社会责任问题。 学校环境管理与企业环境管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互通之处。因 此,IS026000为学校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IS0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内涵 2010年11月1日,IS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IS026000社 会责任国际标准,首次将这一定义的范围延伸至公用组织,即 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内的,所有类型的组织。 它的发布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社会责任将不再是部分国家或 组织推动的所谓先锋运动,或者发展中国家需要了解和应对的 世界潮流,而是需要每一个国家和组织去真实面对的世界经济 社会发展场景或环境,无论你认为它是挑战还是机遇,都毫无 例外。IS026000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定义、七项原则、七大核心 主题、两大基本实践和将社会责任融人整个组织等内容。 其中,社会责任七项原则包括:(1)担责原则:组织宜为其 生、污染防治、环境政策、资源管理五个部分内容的管理,以提 高师生的环境意识,规范师生环境行为,使学校教育与环境保 护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发展的管理。 四、IS026000标准与学校环境管理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日趋严格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 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2)透明度原则:组织在 收稿日期:2015—04一O2 作者简介:陈晓燕(1986一),女,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改革与发展。 1l6 第28卷第12期总第154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1.28.NO.12(Gen.NO.154) 2015年6月(下)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Jun.(1ast half)2015 规、不断提高的民众意识、绿色消费的热潮以及贸易市场的苛 方式处理环境议题的总体框架。(3)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具体 求使得各国政府、科学界、企业界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有识人士 的环境管理策略与方法,环境主题指南提供了七种具体的环境 逐渐认识到,加强环境管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态 管理方法与策略,包括“生命周期方法”,“环境影响评估”、“清 环境战略目标以及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由国际标准化 洁生产和生态效益“、“产品——服务体系方法”、“采用环境友 组织(ISO)颁布的IS0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中有关环境的 好技术和良好做法”、“可持续采购”、“学习和环境意识提升”。 主题适用于所有类型组织,不论性质是企业、政府(IS026000不 这七种方法和策略涵盖了组织环境管理的三大阶段,即“意 包括行使国家主权职能时的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直面环境 识一决策一行动”。三是全面识别组织的重要环境议题并明确 挑战,加强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资源消耗的可持续 优先顺序。四是了解环境议题的社会普遍期望和可行实践并 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体 采取相应的行动。 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ISO 26000系列标准并不仅仅针对企业,它也适 IS026000将社会责任定义为: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 用于学校环境管理。一个学校,通过引入ISO26000,可以提升 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定义 其学校环境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履行社会 中提到了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承担的责任。环境指南提出了组 责任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织处理环境主题及其议题的总体要求:一是遵循七大社会责任 五、结语 基本原则和四条环境原则。ISO26000提出的七大社会责任基 从现有对学校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看,多数研究 本原则,都与环境议题息息相关。如担责原则、透明度原则、道 是探讨如何参照ISO14001以建立学校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 德的行为原则、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原则,尊重法治原则,无 学校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策略来加强校园环 一不要求组织保护环境。同时,环境主题指南也提出了四条环 境管理。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ISO26000引入学校环境管理 境原则,包括环境责任原则、预防性措施原则、环境风险管理原 是可行的,但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将ISO26000环境主题指南引 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二是应用适用的环境管理方法和策略。 入学校,以提高学校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因此,针对已有现 (1)要认真落实两大社会责任基本实践,这是组织要基于组织 状,笔者认为,通过引入ISO26000标准,将有助于促进学校本 决策和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全面识别组织的环境责任,并积极 身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节约、降低办学成本、预防和处理校 推动利益相关方参与,以有效管理其决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园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为师生 (2)要建立以系统的处理环境议题的总体框架,这是指企业宜 转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履行环境责任提供一定的借鉴。 考虑应用ISO14000系列标准等技术工具,建立一个以系统的 参考文献: [1]李伟阳,肖红军.IS026000的逻辑——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解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陈南.校园环境管理:“绿色学校”发展新方向[J].环境,2006(10):74. [3]陈南.学校环境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O):81. [4]沈剑.ISO14000与学校环境管理关系浅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0(8):73. [5]陈南.学校环境管理的概念、方法及新思路[J].环境教育,2002(5):8,9. [6]吴祖强.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7]王津.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应用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7. [7]林勇.基于校园环境管理的广州市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模式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8]Ian F Spellerberg.Need a university adopt a form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Progress without an EMS at a small univer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4(2).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SO26000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HEN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ISO26000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describes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ISO26000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t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on managing the school environ‘ ment with the ISO 26000. Key words:IS026000;Schoo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桂杉杉)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