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卷(含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1-2022学年小升初模拟测试

部编版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吟 诵唐诗.宋词,感受浪漫情怀;涉liè 散文小说,领略 人生百态;踏足名山.大川,寄情碧水lán 天……读书,旅行,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女店主看着老妇人留下的纸条,不禁潸然泪下.[突然] ..

B.小海燕说:“这大海上的风云瞬息万变,我可不打算在大海里葬埋.”[一眨眼,.转眼]

C.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条纹相间] ..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直往前走]

3.下列对汉字笔顺笔画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的第四笔是横折钩 B.“豕”的第三笔是弯钩 C.“匠”的第六笔是竖折 D.“这”的第六笔是横折折撇

4.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句子后的横线里. (3分)

(1)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3)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 5.积累与运用.(8分)

(1)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 , ”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格桑离乡多年,待到退休回到家乡时,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了,把他当

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的询问,格桑不禁感叹道:

“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3)普琼很不珍惜时间,你用“ , ”这句格言来鞭策他.

(4)请写一句含有花名的诗句. , . 二、综合运用(9分)

【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3分)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

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3分)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6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 的景象,

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 .(4分)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 的意志和豪情.(2分)

(二)(11分)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 7 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 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还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被丢下了.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下列对于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开篇“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等环境描写,主要起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B.在第②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的推测并非闲笔,作者借此表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C.第⑦段中作者写到“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这一情节暗示读者对心灵的抚慰远胜过对身体的治疗. D.小说巧妙地把情节场景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

梯里,窥斑见豹,从一个很小

的角度表现了“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

E.“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

2.小说总共写了“她”做的四件事,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四件事,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4分) ① ② ③ ④

3.小说题为“病人”,这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三)(13分)

[材料一]

中国的成语是一种最为古者的活化石,历经千年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语境当中,堪称奇迹,成语自身高度凝练,体现了高度的智慧,虽然从未被仰视,但一直在发光.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材料二]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厚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

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三]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四]

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上述四则有关成语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示例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3分)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雪中送炭、不耻下问、众志成城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3.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练.(4分)

青松永远是那么绿意葱笼、生机盎然,是世间永恒的绿色使者.墨色的枝丫纵横交错,虽经磨历劫、①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却依然不屈不挠地支撑着一顶顶“公”字的松毛帽子,一直保持着一种正色庄重的模样.松下的淙淙清泉充满诗意,吟诵着《诗经》《楚辞》中的名句,“山有乔松”“如松茂也”……或浪漫或豪迈,或婉约成旷达、氤氲其间、令人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① ②

4.下列运用成语“巧夺天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峡各具特色,山有行姿,水呈百态,奇俊秀丽,巧夺天工. ....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C.贵州境内不仅分布着大量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而且保存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D.壶口瀑布形成了茫茫的冰道,奇形怪状的水柱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好像巧夺..

天工的冰雕. ..

四、作文(40分)

后浪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时代发展,展望未来,请你想象二十年后你与同学相遇的情景,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填写题目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题目自拟,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

1.yín 猎 lüè 蓝

2.B 教材:A.“潸然”是流泪的样子.C.“斑斓”这里是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D.“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3.A 解析:“方”的第四笔是撇.

4.(1)对比 (2)引用 (3)夸张

5.(1)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

1.①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②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③比喻有苦难言.

2.C 解析:A.“倒”和“到”谐音;B.“鱼”和“余”谐音;C.没有谐音现象;D.“桂”和“贵”谐音.

3.避讳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普遍心理,为尊者讳的礼仪要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 三、 (一)

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孤寂、艰苦 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二)

1.B D 解析:B.此句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她”的友善和耐心;D.“坚持带病为大家服务”有误.

2.①电梯超载,她主动下去等下一趟.②他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③她主动指点小伙子病房位置.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

3.指那些自私、冷漠、对他人缺乏爱心的人.对比鲜明,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更需要治疗. (三)

1.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2.示例: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3.①遍体鳞伤 ②心旷神怡

解析:结合句意及“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的提示,

可知①处应为:遍体鳞伤.②处根据语句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意思,可知②处应为:心旷神怡

4.D 解析:“巧夺天工”的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ABC.三项中所指均是自然美景,所以使用“巧夺天工”不恰当;D.句中“巧夺天工”形容的是冰雕,是人工作品,所以该成语使用正确. 四、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