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陶与艺与雕塑的关系 关向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无论陶艺还是雕塑,从它们的起源来说,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们是古老的,而它们也是现代的,因为它们作为现代艺 术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当它们二者相互融会贯通的时候,就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品种,即现代陶艺雕塑,或雕塑性陶艺。 关键词:陶艺;雕塑;空间 中图分类号:JO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298—1 中国又被称为“瓷国”,众所周知,我国陶瓷有着漫长的发展 历史。文化底蕴可谓深厚,其遗存也异常丰富多彩,这是其他艺 术品种无法与之并肩相比的。但是,现代陶艺在中国出现的时 现代陶艺不单单是对传统陶艺的继承,它也是对传统陶艺的一 种叛离。它的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陶艺中反复强调的 间却相对较晚,直到2o世纪的5O年代至8O年代,中国现代陶 艺才逐步发展起来。江西景德镇于1956年成立了全国唯一的 “景德镇雕塑瓷厂”,研发与创烧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雕塑瓷,虽 “器”,而是从“器”中解脱了出来,经过对陶瓷语言的深度的挖掘 和拓展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物、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喜欢不受拘束的艺术形态,并勇于创新。 无论翻开雕塑史还是陶瓷史,都不难发现早在人类的懵懂 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原中央工艺美院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与 景德镇雕塑瓷厂的不懈努力,还是创作出了大量能够体现中国 审美趣味的具有浓烈中国风的雕塑陶艺作品,并成为那个时代 的经典而广为大众收藏。 时期,陶瓷和雕塑就已经联结在一起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就 有了陶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到了秦汉唐宋时 期,雕塑性陶艺,或者说陶瓷雕塑更是蓬勃发展,秦代的兵马俑, 汉代的说唱俑与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作品,唐代的三彩器以及昭 陵六骏等作品,这些传统的陶瓷雕塑无一不叫人拍手称绝。谁 当今人们在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中糅合进了庞大精深的中 国文化。因此,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是跟传统的陶瓷艺术 相比,现代陶艺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体现和对人类精神世界 的理解又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中最常见的特点之一,就是 当代从事陶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经常将陶艺和雕塑这两个 都无法否认,传统陶瓷对现代雕塑陶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 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材料的运用和技法上,更表现在它在思 想上对国人的启发和引导上,比方说,身为万经之首的《易经》中 的阴阳和太极的观念,表达了一种天人相通与天人合一的价值 境界,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血深处,许 多陶艺师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来获取灵感,进而创作出独具中国 特色的陶艺作品来。 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艺术的功能性被打 破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艺术的表 达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人类的创新是从不断的继承和 艺术门类结合到一起,以陶艺的形式来表达雕塑,或以雕塑的手 法来展现陶艺。 雕塑作为一门造型艺术,与陶艺有着诸多相似相通之处。 比如说,无论雕塑还是陶艺,制作者都要有较强的动手成型能 力,也需要制作者对三维造型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另外,雕塑 的立体方式和造型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陶艺的成型方式 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建设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在无形中,就为现代城市雕塑提 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而在不同的雕塑门类中,陶艺雕塑日益受 到重视,这种既有“陶瓷”的内涵又有“雕塑”的特质的艺术品,一 度成为被追捧的热潮,它一步步走入了城市空间,也一步步走人 积累中完成的,谁也无法抛弃过去的一切而单独成为一个时代 的个体。每一位致力于陶艺的人,在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中应该 找到能够平衡这两者关系的交合点,从而创作出有生命情感的 作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秦汉时期,我 们的祖先就已经将陶艺和雕塑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那一件件 美轮美奂的陶艺雕塑简直无法被超越。我们拥有的博大精深的 陶瓷文化足以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人 了人们的视野。既然艺术无国界,各种艺术类别之间也没有绝 对的沟壑,那么同样作为造型艺术的陶艺和雕塑之间会相互影 响,也就在预料之中了。陶艺和雕塑之间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雕塑常常要以陶的形式来表达,比如 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我们需要站在这块 广袤敦厚的土地上,一方面去汲取古老传统中的精华,另一方面 去吸收西方现代先进的设计思想,从而使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体现当代陶艺和雕塑的新的 秦代的兵马俑和唐代的三彩器。在生产力足够发达的现代,随 着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雕塑的表达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它 和陶瓷的关系看似被分离了,实际上却又藕断丝连的黏合在 一价值。 参考文献: 起。 在设计创作陶艺的过程中,陶的形态,以及如何通过陶的形 态来传达制作者的情感世界是十分重要的。陶的形态可谓千姿 百态。而形态的创造也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一是通过对自然世 界的观察和理解来表达陶艺师的感悟,也就是将大自然中固有 的艺术形态进行提取,进而使之升华为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表 达。二是制作者通过与社会的接触,通过对制陶工艺的研究和 领悟,以在生活中提取和归纳能够表达自身意识的艺术形态。 [1]犀然.中国雕塑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E23齐彪.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OO8,12. 作者简介: 关向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