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欣赏论文
欧美文学指从古希腊直到当代的英、法、德、俄、美等诸国的文学。欧美文学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又不甚复杂的过程。说复杂,是因为它经过了这派那派、这主义那学说,而在同一派、同一流中,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又千姿百态,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也千差万别。说不复杂,是因欧美文学同源于古希腊文化体系(或曰欧洲文化体系),都是从古希腊或古罗马、从中世纪基督教的传统发展而来,因而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只是这个强大的传统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经历了一场百年的脱胎换骨式的革命。
如果以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为参照,我们可以把古希腊到19~18世纪)、浪漫主义世纪末的文学称作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经历了古典主义(19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三大主要的文艺思潮和文学潮流。自有文学记载至18世纪的欧洲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古典主义时代(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所以把14世纪以来的文学称为古典主义时代,因为这500年,以古为典范,是文学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只是文艺复兴时期师法古代而感性、理性并重,17、18世纪则偏主理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前两个世纪偏主理性的反动,而趋向自然、趋向天国(所谓“回到中世纪”),推崇情感、想像力,但这种推崇并不破坏传统的理性原则和人文精神。之后的现实主义,其特征在于注重客观现实、注重社会,这是对古典主义时代的复归。
其实,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推崇理性、坚持现实原则方面是血脉相通的。可见,被标之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在欧洲传统文学史上,是一股强大的、基本上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文学现象。理论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经过康德、莱辛、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现实主义不断丰富、发展并完善了;创作上,从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被推为正宗,经过古典主义时代,再到19世纪,现实主义日臻完善并走向顶峰。
19世纪后期,文学似乎走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内与外,情感与客观),然而,如果我们不仅仅从艺术技巧角度看问题,其实是浪漫主义消融在现实主义强大的饱和状态之中。一种新的文学要出现,就必须冲破现实主义传统势力的包围,背叛现实主义的标准形态,或者说,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学。因此,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文学要抽象、要非理性、要反典型化等等,是在社会变化的推动下,哲学、科学发展的启发下的又一场文学反动,进而从中求得发展。
在欧美文学中,有两种东西是内在而显著的:一是人道主义,二是宗教信仰。几乎在所有的欧美作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人道主义的存在及其巨大力量。他们总是把“人”放在首位,放在中心,或者表现人的软弱和苦难,或者表现人的勇敢和尊严,或者探索人性的复杂,或者追寻人类的出路。从人与命运(神、大自然)的对立,从无奈、叹息,到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世界的改造者和主人,再到人与人对立,人在人为的客观面前又一次无奈、又一次叹息。很明显,这里贯穿着的是对人的命运的关心,对人的发展的思索。当然,这种关心和思索,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乃至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态度。总的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了解了很多欧美文学方面的知识,都是我不曾涉略到的。这让我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欧美文学同时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