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表面质量要求要求 涂装种类 质 量 标 准 检 验 方 法 检测方法 及频次 检验标准 涂料喷涂 清洁度 Sa2.5级 GB8923 粗糙度 Rz35~70m 粗糙度测试仪 金属喷涂
③ 涂层外观、厚度、附着力检验要求 项 目 质量要求 检验仪器和方法 清洁度 Sa3.0级 设计规定检查 GB/T13288 GB8923 GB/T11373 图谱、样板对照 目测:100% 设计规定检查 粗糙度 Rz40~100m 粗糙度测试仪 参照标准 取样原则及判断准则 10m2取3个基准面每个基准面采用三点法测量,三点的平均值即为该基准面的局部厚度值,作为厚度的一个测值。外表面采用90-10干膜 厚度 按各道涂层设计要求 磁性测厚仪测厚 GB4956 准则,内表面采用85-15准则。 1级 附着力 ≥5.9MPa 涂层划格仪划格法测试(2mm、3mm) 液压型涂层附着力测试仪拉开法测量 GB9286 每个梁内、外表面各取5点, 或按设计规定检查。 GB/T5210 目测;漆膜连续、平整、颜色与色卡一致,漆膜外观 不得有流挂、针孔、气泡、裂纹等表面缺陷,否则应进行缺陷处理,直至合格 整个表面均要满足外观要求 说明:90-10准则指总测厚值中必须有90%以上的测值达到规定的厚度,10%厚度不达标的测值其数值不得低于规定厚度的90%,85-15准则同理。 ⑶ 钢箱梁涂装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通过对整个工程的分析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钢结构涂装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① 先在厂内完成单节钢箱梁涂装工作,即钢箱梁外表面完成喷砂除锈、大功率二次雾化电弧喷锌铝合金及油漆涂装(只剩外表面最后一道面漆为止);钢结构内表面完成喷砂除锈和油漆涂装。
② 钢结构厂内防腐涂装完毕后,运到桥址现场拼装成桥,在桥址现场完成焊缝处理和破损处修补,钢箱梁焊缝涂装使用桥下检查车进行登高作业。
③ 最后对整桥外表面总体涂装第二道面漆。 2.9.3.8 产品运输方案 ⑴ 产品运输方案
本桥钢箱梁的外形主尺度分为三种类型:
标准钢箱梁外形尺寸为: 27.8m×24m×3.026m 非标准钢箱梁跨中段外形尺寸为:27.8m×13m×3.026m 非标准钢箱梁端头梁段外形尺寸为:27.8m×18.5m×3.026m 上述三种类型的运输量为:7541.6t。拟对不同结构形式采以水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详见下表: 构件 结构形式及特点 运输方式 桥面系 钢箱梁 单件重量小,外形尺寸较小,数量多,异形件居汽车运输 多,桥位安装周期长,宜采用汽车运输。 以钢箱梁为主,单件重量大,外形尺寸规则,适甲板驳直达运输 用于甲板驳水路运输. ⑵ 运输船舶选型
运输船舶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进行运输船舶的选择、改装及江海联运全程安全问题的保障是解决钢箱梁江海联运工期要求及全程安全问题的关键。
结合船舶最佳钢箱梁运载量、运输周期,通过反复对比选取了一种较经济的运输方案:
水上运输船舶特征表: 表2.9-3 船 舶 类 型 甲板驳 拖轮
⑶ 钢箱梁装船及加固 ① 钢箱梁装船
官山大桥钢箱梁主体共计47个梁段,为配合甲板驳装载运输方案,所用梁段需采用浮吊吊装上船的方式,其它附属构件随船发运。本工程主体梁段最大节段重约278吨,计划利用四台100吨液压小车运至楔形下水平台下水,再租用一台300吨浮吊吊装上船。
② 捆扎方案
官山大桥钢箱梁船舶运输,不但航程远,而且航区复杂,且梁段体积大,装载后船舶重心偏高和梁段刚性固定困难。由于梁段属于典型的扁型薄壁正交大型钢箱梁结构型式,梁段相对船舶外形尺寸偏大、重量偏重,船舶重心偏高,而水上运输状况极其恶劣、航程长等。梁段装船后必须对其进行可靠性的刚性固定,以确保装载船舶航行安全。
a 支墩设计及平面布置
船长×船宽×型深(m) 载重量 (t) 7000 -- -- 甲板强度 (t/m2) 10 -- -- 主机马力 (BHP) -- 2×1320 2×1320 重任702 长江段 海上段 91.46×24.38×4.88 46.00×10.40×3.70 60.22×11.60×5.70 为防止梁段局部凹凸变形,支墩由两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是钢墩,结构型式及规格按100吨承载强度设计,第二部分是木墩,由若干个楔木组成,在梁段摆放定位后,用马钉将钢墩和木墩进行固定(图2.9-28),楔木主要作用是减缓梁段支承点处的受力,增大梁段与支墩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可提高船舶纵横向稳性。其次还可用来调整梁段装载后的水平度,以保证所有支墩与梁段全部紧密接触使各个支墩均匀承载,避免由个别支墩集中承载而导致的梁段支点处局部A向梁段梁段上横隔板A木墩钢墩 与甲板点焊凹凸变形。 图2.9-28 支墩布置图 每个支墩横向(甲板驳船宽方向)布置在梁段外部强度相对较强的横隔板处,以保证梁段支承处不产生局部变形,每个支墩纵向(甲板驳船长方向)布置在甲板驳甲板强横梁处,利于载荷向其它方向扩散以提高甲板单位面积承载能力。
b 梁段的捆扎
刚性固定分布在梁段前后左右,计6处。对于单个的固定件而言是刚性固定连接,我们采用了焊接与定位销综合连接固定型式:钢结构杆件由螺旋扣、拉杆、耳板组成,三者通过定位销来实现连接固定,耳板与梁段虽是焊接,但焊接面积大大减少,且连接杆件已分成三部分,重量大大减轻便于安装、拆除,还可按需求随时调节其松紧。
总体装船形式如图2.9-29。
梁段横隔板定位线甲板驳梁段支墩
图2.9-29 总体装船布置图
2.9.3.9 现场配合安装方案 ⑴ 工地施工主要作业内容
现场施工计划服从吊装计划,现场施工重点是待节段吊装定位后的焊接、桥面系等附属机构的安装和油漆补涂。工地施工主要作业内容如下:
配合节段吊装安装 钢箱梁环缝施工 主梁检查车现场安装 附属结构施工 工地焊接后防护处理
配合支座和伸缩装置安装,配合梁内桥架、除湿系统、供电、照明线路等机电工程设备安装。 ⑵ 工地施工原则性要求
工地施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严禁违规作业。 ⑶ 钢箱梁的工地连接
钢箱梁的现场安装主要包括配合梁段的吊装定位、梁段间环缝的焊接、顶 底板U肋嵌补段焊接、桥面附属件的现场安装和焊接。当节段吊装定位后,即进入节段工地施工连接。
第一步工作流程:梁段连接前准备 第二步工作流程:梁段吊装定位
本步骤为梁段的初始工况,为第三步梁段装配工作提供保障和准备,主要包括运梁船定位、起吊设备安装、初步起吊、运梁船移走、梁段起吊到位、梁段临时连接等几个步骤。该工序由我方配合吊装协作单位完成,具体工序如下所示:
第三步工作流程:梁段装配定位
在钢箱梁吊装,梁段吊至设计位置后,与前一梁段临时连接,在合适的温度下即可开始钢箱梁的装配施工。梁段装配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缝口间隙测量;定位马板装配;缝口整理;缝口错边量马平。
图2.9-30 梁段装配定位图
在设计温度±5℃范围内,用马板置换工地临时连接件,马平环缝,控制板错边量<1mm,马板安装间距控制在500~800mm范围。在顶、底、腹板用马板马平前,要事先对缝口及其两侧各50mm区域打磨出金属光泽,马好的焊缝若隔夜焊接,则缝口区域需重新打磨出金属光泽;尽可能少使用马板,以减少马脚清磨量;局部因变形严重装配较困难时,可采取火焰加热与外力结合马平缝口,但加热温度应控制在600~800℃,严禁水冷与锤击。
第四步工作流程:环缝焊接 第五步工作流程:环缝无损检测 第六步工作流程:底板U肋嵌补段焊接
在底板焊缝超声波探伤合格后即可进行底板U肋嵌补装焊。U肋嵌补按单侧装配间隙为6~8mm下料;下料时要按一一对应的要求编号后对号入座;下料要求量取上下各2侧共4个长度尺寸,这样可尽量避免出现上下间隙不一致的情况; U肋嵌补件安装前,所有U肋端口以及U肋与底板接触部位区域约50mm范围要打磨出金属光泽,且该处环缝余高要磨平;U肋嵌补点焊要离嵌补端头30mm以上,定位焊焊脚高约3mm,长度约30mm。
第七步工作流程:下一梁段环缝连接
待吊装施工单位确认下一梁段定位后,依次完成各环缝的装焊工作。 第八步工作流程:合拢段环缝连接
由于钢箱梁长度、线形等对温度和日照变化极为敏感,必须开始进行梁体环境实际温度,梁体面、底箱内温度与相应长度、线形进行测量,较准确的掌握梁体长度、线形与气温变化的规律。为合拢时间、温度选择提供依据。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合拢段长度测量,然后对合拢段进行二次下料,当监理和监控单位发布合拢段安装指令时,边、中跨合拢前应进行24~48小时合
拢口主梁高程、轴线、宽度及索塔偏位的连续测量及索、梁、塔温度场连续监测,并在夜间安排两次几何线形通测。连续观测间隔夜间以1小时为宜,白天以2~3小时为宜。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情况,按有关要求进行24小时几何监测及温度场监测的连续观测。然后计算出该时段内合拢段长度,然后再换算成设计合拢温度(15℃)时的合拢段长度,根据换算后所得的合拢段长度进行二次下料。
以测量单位在设计温度下测得的实际所需合拢长度为依据,在考虑焊缝间隙、焊接收缩量后,确定好合拢段的真实长度,并在同一温度下划出端口余量线,在运输船舶上完成节段端口切割,包括顶板U肋。在合拢温度下吊装定位好合拢段,装配好两端合拢环缝,且在合拢温度下首先即时同时焊接两端内外腹板,再同时焊接两端顶、底板环缝。底板U肋嵌补等其它工作与普通节段相同。 ⑨ 第九步工作流程:桥面附属结构装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