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谈

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谈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5卷 第3期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5月 Vo】.15 No.3 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Technical Institute Mav.2006 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谈 罗 艺 (重庆江津广播电视大学,重庆江津402160) 摘要:李白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两住伟大诗人。在诗歌创作方法、审美意象、诗歌语言、创 作体裁等诸多方面各显异彩,风格迥异,各有特长。李白长于七绝,夸张大胆、想象奇特、清新自然、天然浑成, 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尤善七律,取典型的人和事。呈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寓主观于客观, 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浸透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精练、准确,体现着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现实主 义精神。同时两人均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及精神体现 关键词:李白、杜甫;诗歌艺术:异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67(2006)03—0131—03 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浪漫主义 重。《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 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给后世文学以深远影响。李白和杜 尺”。《江夏赠韦南陵冰》“愁来饮酒二千石”等,都是极度 甫由于生活经历、思维性格等不同.在诗歌艺术上也各有 的夸张。 特点。现对其诗歌艺术比较如下: 其次,李白的诗歌想象奇特。大胆的夸张永远离不开 一、李白和杜甫诗歌创作方法的异同 惊人的想象。他想念长安,就想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 (一)李白诗歌艺术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特色 树”(《金乡送书韦八之西东》);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 李白出生于富商家庭,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生活情 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山峰》);他喜欢明月,就 趣和才能是多样的,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 想象明月可问、可攀、可揽。完全凭传说、想象落笔。摆脱 青年作家。也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 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展示了诗人 游侠,曾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二十岁后,开始漫游, 壮阔的胸怀。 登峨眉、青城等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其诗风的形成有 第三,李白的诗歌幻想最自由。对于李白,现实世界 极大影响。 往往太狭小、阴暗,他时常幻想飞上天空、仙境,去寻找自 李白思想较复杂,既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由和光明:“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短歌行》;“西上莲 要求“济苍天”、“安社稷”,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 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鞭蓉,虚步蹑太清。”(《古风》十 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游侠思想对他影响颇 九);“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裳兮风为马, 大。“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等游侠精神在李白身上也常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喜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有体现,所以他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 麻”(《梦游夭姥吟留别》)。 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他将儒家、道家、游侠三 第四,李白的诗歌壮伟。《箜篌谣》:“轻言托朋友,对 者结合起来。由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他的诗 面九疑峰”,用山峰来比喻朋友间的猜疑,新奇壮伟;《北 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风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以黄河可塞 首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突出的特点是大胆的夸 的惊心比喻。反衬阵亡士卒妻子那种绝望的悲哀,惊心动 张。如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定 魄。上述方面。都显示出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本是极度夸张,却让人感到高 (二)杜甫诗歌艺术具有突出的现实主义特色 度的真实。又如《秋浦歌》的“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甫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处于大唐由 借有形的发,突出无形的愁,夸张极为大胆。《侠客行》“三 盛转衰的急剧变革时代,他经历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全 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 过程.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造成了人民的深重 收稿日期:20o6-o4_l1 作者简介:罗艺(1977一),女,重庆人,重庆江津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科科长。 ——1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灾难.也把杜甫这个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特权的官僚 后代卷入了生活的底层,开始过着“朝扣富JLl'-],暮随肥 马尘”(《奉命赠送韦左右丞相丈二十二》)的屈辱生活,以 至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奉 命赠送韦右丞相丈二十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史之乱中,诗人和 人民一起逃难,亲眼目睹胡人残暴。后为官左拾遗,却因 上疏触怒皇上屡遭贬斥,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了解群众生 活的机会。这些经历是形成他的诗歌现实主义特色的主 要原因。 首先,杜甫善于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 概括.塑造众多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石壕 吏》中逾墙走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妇;《新安吏》中被 征的男子;《新婚别》中暮婚晨别的新婚妇女;《丽人行》中 奢侈荒淫的杨国忠兄妹;《兵车行》中的行人,还有殷勤的 田父、天真的儿童、如狼似虎的差役……组成了众多的,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画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生活。 其次,杜甫善于寓主观于客观。最典型的例子是《石 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 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戊,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 别。”除“吏呼一声怒,妇啼一何苦”二句微透爱憎外,都是 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 在客观的叙述上,让事物本身感染读者。 第三,杜甫善用人物对话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塑 造形象。如《新婚别》,将她暮婚晨别时的无奈、愤恨、忧 虑、抱怨、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情以及新婚的矜持, 羞涩展示无遗。塑造了—个感l青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 女形象。 第四,杜甫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能显示人物本质和 精神面貌的细节塑造形象,《北征》生动地描绘dill女的 天真烂漫,也烘托了作者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三)李白与杜甫都不乏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之作 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都是就他们主要 的创作特色而言的。然而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两人都写 过不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历来被人称为“谪仙”、“诗仙”的李白.也是一个热爱 祖国、感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他揭露黑暗、面对 现实、同情人民,抒写对友人真挚情谊的作品,有不少是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相结合的作品。如《古风》第 三十四对杨国忠分道捕捉壮丁送云南从事侵略的罪行作 了大胆的揭露。《丁都护歌》写人民在夏天挽船运石的劳 苦。《宿五松山下苟媪家》真实写出农民秋作夜舂的劳苦 生活。《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在浪漫的梦境、仙境的描写 中,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现 实呼声。《古风》第十九则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 俯见被安禄山蹂躏毁灭了的洛阳“俯视洛l ̄HJlI.茫茫走胡 一】32一 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体现了浪漫与现实的结 合。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的诗歌也有明 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这在他早期诗歌中尤为突出。因其早 期经济较好,又有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接触了祖国无 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山河,充实了生活也扩大了 他的视野和心胸。如《望岳》从奇异的角度出发来结构作 品,展现了浪漫而壮丽的情怀。《洗兵马》全诗基调乐观, 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现 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也是突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二、李白和杜甫诗中的审美意象各显异彩 李、杜诗中都有独特的意象群,但因其创作方法、风 格不同,诗中意象群也不同,各显异彩。 (一)李白诗中的意象群 李白诗歌独特的形象群中,包括大鹏、凤凰、天马、黄 河、长江、仙、酒、侠、月……最富个性特点的当数大鹏,大 鹏是诗人的艺术化身,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如《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直到诗人临死,仍 不能将其忘怀,《临终歌》在对大鹏的哀挽中总结了自己 的一生。诗人还常借风凰言志:“凤饥不啄食,所食唯王 干。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餮……”(《古风》)。诗人还常以 猛虎、苍鹰、天马为描写对象,在山水诗里,也创造了系列 独特意象。他笔下长江、黄河奔腾咆哮,一泄千里:“君不 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洒》),“连峰 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蜀道难》)。这些山山水 水,曲折反映了诗人决裂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 由于诗人的思想复杂性,仙与酒、剑与侠在李白诗中 有突出的地位。“千秋二壮士,火亘大梁城。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侠客行》)。“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 朝揖高义,举进饮英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安得倚 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节士歌》),充分表现诗人热情 歌颂任侠精神,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及不甘埋 没,积极进取的怀情。明月,在李白诗中出现的频率也非 常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 端”(《古朗月行》)、“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 酌》)、“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孤漉篇》),明月正是李白 高洁品格的象征。所有这些,构成了李白独具个性的意象 群。李白诗歌着力塑造与突出的,正是诗人自我形象,所 要表达的,乃是一个“我”。凶此其诗总是无所顾忌.敢于 蔑视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 游天姥吟留别》),敢于斥责统治者“殷后乱天纪,楚怀亦 已昏”(《全唐诗》),得意时大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 岂是蓬蒿人”(《客中行》),失意时大声疾呼:“大道如青 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所有这些,构成了李白独具 个性的意象群。 (二)杜甫诗中的意象群 杜甫诗中意象群因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浸透着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忧国伤时,爱国悯生情感,有深厚忧郁色彩。杜甫诗中 颇具个性特点的凤凰:“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 凤声嗷嗷……”(《朱风行》),但它同李白诗中孤傲清高、 洁身自好的凤凰不同,虽处境艰难、孤无俦侣,但心系百 鸟,仁爱善良,正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凤凰自古被视为祥 瑞,杜甫在诗中热情呼唤它的降临,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 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另外,杜甫诗歌还喜用俗语.在抒 情近体诗中即有,叙事的古体诗中尤多。如《遭田父泥饮》 中“叫妇开大瓶”的“叫妇”这一俗语,显示了田父本色。 《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等皆富有生活气息。 四、李白和杜甫诗歌创作体裁各有特长 作为唐诗,李白、杜甫都是各体兼擅,而又各有所长。 二人皆擅古体,而李白长七绝,杜甫长七律。 李白各体皆精,尤擅古体。五古、七古皆有名篇。五古 肉之躯:“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凤凰台》),充 分体现了其沉郁的风格。此外,杜诗中病柏、病桔、瘦马、 古塞、秋云、高山、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都能代表 如:《古风》、《丁都护歌》、《长干行》等;七古以《蜀道难》、 《将进酒》、《行路难》等尤为突出。 五言、七言绝句,是李白之长。五绝名篇如:《静夜 思》、《玉阶怨》;七绝名篇有《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峨眉山月歌》、《赠汪伦》等。 杜甫绝句不如李白,但也有佳作。如《绝旬四首》其 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体诗乃其所长,五古代表作有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七古更是姿态万千,如:《醉 其风格。“高山急峡雷霆斗,枯木苍藤日月昏”(《子美 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都着力表现其风格, 饱含博大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 三、李白和杜甫诗歌语言的风格迥异 (一)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多样。尤其是五、七言 绝旬,写得朴素简法、流畅自然。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 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 时歌》流利自然;《丽人行》辞藻富丽;《饮中八仙歌》淋漓 潇洒;《哀江头》沉痛凄绝……杜甫五言律诗气象宏大;如 《月夜》、《登岳阳楼》等。七言律诗,更是杜甫的特长,《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字辞工对,声律和谐,堪称 七绝佳作。其中《登高》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总之,诗歌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到唐代高度繁荣, 而作为唐代诗坛两颗璀灿的巨星,李白、杜甫不论在创作 方法,还是在语言风格、体裁等方面都起到了继往开来的 作用。他们的艺术创作,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 贡献.对后代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全唐诗(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666. [2]全唐诗(第儿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050. [3]全唐诗(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2467--2468. [4]罗义蕴,等.英诗金库:下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338.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赠汪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确如出水芙蓉。李白 另一些诗,如《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 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在《春日 忆李白》评价说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瘐开 府,俊逸鲍参军”是对李白诗歌两种语言风格的精确概括 和恰当的评价,形体豪放雄健,长短错落,有俊逸风神。 (二)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杜诗语言精炼、准确,富于创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 旬,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注重 诗歌语言的琢磨、锤炼。他擅长用少数字句,概括丰富的 内容。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等都能以极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达,进行深入细微,具 体生动的描摹。如:“群山万壑赴荆f-1”(《吟怀古迹・其 三》)、“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花轻”(《为农》)等都充分反映 责任编辑周丁力 Comparison between Li Bai and Du Fu on Poetry Art LUo Yi (Chongq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Jian ̄in Chongqing 402260,China) Abstract:Li Bai and Du Fu were two contemporary great poets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In creative ways,aesthetic elements,poetry language,and creative forms of literature,their poetry had brilliant splendor,different style and different forte.Li Bai was adept in boldly exaggeration,strange imagination,natural cut and polish,which embodied the spiitr of Li Bai pursuit of freedom romanticism.Du Fu was good at Qilu,and using typical persons and affairs to show broad social life,and combined subjective to the objective,wih tpersonalized language image,immersed wih poett relating to the state of his language concise.accurate,strong life like Du Fu embodied the spirit of realism.But they are realism and romanti’ cism and spirit embodied in the works. Key words:Li Bai;Du Fu;poetry art;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一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