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曹庙镇中心小学 毛明华
课题: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和学具实物操作的方法,解决小数目平均分的有关问题。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分物游戏》一课是学生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正式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之前进行的教学。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有趣的游戏情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平均分与随意分的区别,理解平均分就是一样多,同样多的意思。在分物游戏中教学时,教师必须强调人人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示是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知识点一:“猴子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体验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与随意分的区别。教学时可按以下层次进行:说图意——学具代替桃子分一分——交流分的结果——讨论怎么分都满意——教师小结。 教材知识点二:“小白兔分萝卜”与“小狗分骨头”的情境。有12个萝卜,3只小兔分;有15根骨头,3只小狗分。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形式,解决这两个有趣的情境问题。注意在引导学生分的一样多,同样多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材知识点三:练一练的1--5题,先让学生独立去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或通过连线,画图的方法表示等平均分。再次认识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同样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完成从操作体验到表象水平的转换。体现在能用符号正确平均分配物品。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8张桃子图片
学具:每生准备20根小棒(或20张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拔河比赛一教学情境,一组是蓝猫队,一组是多拉A梦队,学生自由报名参加队伍两队。出现了两队人数不一样多,学生认识到不公平。
师:把每一队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我们给它取了好听的名字叫:平均分。 二、教学“分桃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理解图意。 (2)学生动手分一分这8个桃子。
学情预见:
生1 :分成3个和5个两堆。 生2:分成7个和1个两堆。 生3:分成6个和2个两堆。
生4:分成4个和4个两堆。 ......
(3)交流讨论:你认为哪种分法好?
(4)小结:分得一样多,同样多其实就叫 平均分。 三、教学“分萝卜”
有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要使分得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 (1)想一想,你想怎样分? 预设:可能出现一根一根的分, 也可能是两根两根的分, 。。。。。。 (2)动手操作:
学生用学具代替萝卜分一分。
学情预见:可能出现直接用笔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教师同样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3)同桌交流分的方法及结果。
(4)小结:在分物的时候,可以用学具代替,也可以在原题上圈一圈,连一连,还可以在本子上画图表示。 四、教学“分骨头”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1)想一想: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
(2)学情预见: 圈一圈:
( 画一画:
.
学具摆一摆等平均分的方法。
(3)小结:谁来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都有那些分的方法? 五、练一练 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圈一圈,连一连,画一画的等方式完成练一练的1--4题 六、知识拓展
完成知识拓展的题目。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
一样多 同样多 叫:平均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拔河比赛游戏导入,自然过渡到平均分,再通过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等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了平均分的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