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一书曾提到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是的,盲从的人必是个没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会是一株墙头草,而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钉子,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坚持生活科学的真理。而盲从必会像错误的指向标,引导我们坠下错误的深渊。
丁肇中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测电子的半径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和物理学家所推导出的结论并不符合,因为其他物理学家所推出的结论是电子没有体积,他得出不同结果后反复思考,重做实验后证明之前的科学家实验结果都错了,后来丁肇中得出了一个启示:做物理实验,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丁肇中敢于坚持己见,反对专家的结论的行为是大胆的,又是可令人钦佩的,而盲目随从的人与之相比较,便可看出盲从随大流的人是如何的愚昧不堪了。春秋时期的东施,是个丑女,她看到美女西施因心口痛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便也与西施学习,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驼背,又捂住了胸口,弄得更加丑陋不堪,令人耻笑。东施效颦的故事足以证明盲目顺从的可笑。这不觉地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丁肇中就会令人钦佩,而东施会令人耻笑呢?原因很简单,丁肇中他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法,坚持真理,求真务实;而东施却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效仿表现形式。所以说,我们应当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关于独立思考与盲从,很多事例都启迪人心。因为独立思考,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改革,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给文学注入新的血液。而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燕国寿陵人邯郸爬行铸成错误人生。
因而,只有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才可使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获得更多的收获,拥有更完美的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想与大家聊一部电影。念大学时,老师播放这部电影,我们看得云里雾里,不甚明了;前几天再次赏析,内心却是难言的酸楚与无尽的感怀。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好莱坞大片相比,这部电影实在普通,既无华丽恢弘的场景,也无如魔如幻的特技,似乎本应该平庸低档,平淡无奇。可事实上,它却是一部很有味道、发人深省、光彩夺目、星光熠熠的影片。1980年的今天,该片荣获九项奥斯卡奖提名,最后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等五项大奖。这部影片就是《克莱默夫妇》(KramersVS Kramers)。
这部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如同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大普通的美国夫妇一样,丈夫泰德在外整天忙于工作挣钱,妻子乔安娜则在家照料6岁的儿子比利。泰德没日没夜勤奋的工作,后来还当上了广告公司的美术总监,似乎更没有时间兼顾家事,陪伴妻子。他以为事业有成,给家里人一个好的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而与此同时,乔安娜越来越不能忍受整天单调乏味、相夫教子、缺乏人生意义的生活,她最终选择了愤然出走,留下了父子俩。
乔安娜一离开,泰德父子俩的家庭生活立马变得杂乱无章、一片狼藉。父子二人第一次在厨房做早餐时手忙脚乱、洋相百出的镜头令观众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父亲大汗淋漓,儿子不断叹气,时不时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一会儿抱怨父亲手上的汗太多,一会儿指责父亲做的饭难吃,甚至在超市购物时也会提醒泰德买妈妈经常用的牌子。
克莱默先生现在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顾比利,每天的生活难免疲于奔命,幸好在女邻居的帮助下,克莱默先生逐渐适应了单身父亲的生活。随着剧情的深入,泰德的父亲形象开始鲜活起来。为了孩子,他竭尽全力,在所不辞:当儿子被同学欺负,泰德便在一次重要的报告中中途离席以赶赴老师之约;因为儿子生病发烧,他宁可耽误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截稿日期而使公司付出巨额赔偿,也要陪着儿子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儿子比利在玩耍时不小心跌落之后,影片中描绘泰德抱着儿子一路狂奔、找寻医院的镜头让观众为之动容,泪水连连,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真实与深沉;当儿子要忍受缝10针的痛苦之时,泰德大声叫喊“我是他父亲!我要去陪他!”终于,比利认识到了父爱的伟大,感受到了精神的坚强,逐渐适应了母亲缺失的生活。父子俩越来越亲密无间,相互依存。泰德用自己坚守的爱,完成了一个男人的蜕变:“女人可以拥有事业,男人也可以播撒母爱”。
18个月之后,已经是纽约一名出色设计师的克莱默夫人乔安娜回来了。在外闯荡了一番,事业上成功的乔安娜开始产生了一丝对儿子的愧疚,回归了些许母性的温柔。所以,她回来了,可是,她不是为了夫妻的破镜重圆,而是为了夺回儿子的抚养权。
夫妇俩最终走上了法庭。鉴于年幼孩子通常依恋母亲的常态,法庭将孩子的监护权判给了乔安娜。泰德当然不服,当即决定上诉,可令观众感到意外的是,当律师提醒他“上诉的话就需要孩子出庭作证并由孩子亲自作出选择”之时,泰德立刻痛苦而坚定地说“不行,我绝对不会那么做!”在泰德心里,让这么小的孩子当庭作出随母而去或与父生活的抉择会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他放弃了上诉。
在影片最后,编剧再次给了观众一个意外。当乔安娜去接孩子的时候,她却突然哭了。她对泰德说:“一直以来我一直想让儿子随我回家,其实,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她决定让儿子留下来,呆在他熟悉的地方。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抚养权。
克莱默夫妇最终是否重归于好,我们不得而知,影片留给了观众这个津津乐道的悬念。
应该说,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首先,这对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婚姻失败的夫妻,却是最为合格最爱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宁可自己难受,都不愿意因一己私利而对儿子造成伤害;其次,从影片的对白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他们自己的婚姻如何失败,在孩子面前,他们却对对方毫无无端的指责和感性的埋怨,永远维护着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他们总是告诉孩子:“妈妈非常深爱着你的”“爸爸特别爱着你的”,这给孩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阳光的心态,而且是感恩和宽容的情怀。第三,理解婚姻的真谛,营造家庭的温暖,对今天在场的每位学子而言似乎还显得太早,但提早播下精神的种子,乐等开花结果,山花烂漫,何尝不是一堂大有裨益的人生选修课呢?第四,在这个人们不断疑惑于“时间都去哪儿的”社会中,在这个很多人都癫狂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时代里,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可以为呵护亲情、珍视缘分多做一些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温暖人心的事情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不时看看宿舍的灯,它依旧散发出柔和的光,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我急得直跺脚:都要上课了,她怎么还不来啊?
等待是漫长的,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在寒风中站了十多分钟,手早已冰凉,心也渐渐失去暖意。正当我快没有耐心继续等她时,宿舍的灯忽然灭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震得楼里的感应灯齐刷刷地亮起来。她一边跑一边向我招手,到我跟前时,她气喘吁吁地说:“对不起!头洗到一半水就停了,你说我总不能顶着一头泡泡下来吧?呵呵!”
看着她凌乱而不时往下滴水的头发,还有那歉意的微笑,我不禁想起那件事……
我在一堆一堆的书中,寻找录取通知书,而她在楼下焦急地喊着:“李璐瑶,快点啦,要迟到啦!”也不知过了多久,还是不见通知书的踪影,“唉!”我长叹了一口气,将最后一本书丢掉,垂头丧气地等着接受她“暴风雨”的洗礼时,她却自己上来了,没有预料中的责骂和埋怨,她微笑着说:“马大哈,我帮帮你吧!”她不生气吗?我感到疑惑,她见我一直盯着她,有些奇怪:“怎么了?快找啊!”
“瑶,你生气啦!”她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看着她的笑容,我问自己:当你在埋怨别人的一点点不足时,换个位置想想看,如果是她这样看你,你会怎么想呢?当你在为别人的一点点过错而发怒时,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犯错的是你,别人会怎么去对你呢?
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换个位置,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更多的美丽,也会收获更多的欢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