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迎新致辞

2023迎新致辞

来源:尚车旅游网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今年的迎新致辞中说:“ 如果要问复旦和一般的大学有何区别,从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或许和很多大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想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在专业素养上出类拔萃,而且更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并且拥有相当高尚的品德,能够引领社会走向美好。”“这就是我们复旦人常说的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要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复旦学生走向西部支教,并从那里带出了第一位复旦的新生,他今天就坐在这里。我为我们支教的学生感到自豪。”

  杨玉良20xx年和20xx年在复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一直在反思功利主义对高校教育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20xx年,他引用大学生网络日志《我将如何读大学》以及《我和复旦》里揭露的“大学官场”怪现状,严斥教育功利化,同时连发三问:大学没有责任吗?大学的老师们没有责任吗?尤其是,难道我们在座的大学生们就没有责任吗?

  今年,杨玉良也向新生们指出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说:“你们完全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老师,你们更是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校长。”反思教育功利主义本身,其实也印证了他所说的独立思考、自由质疑的“复旦特质”。

  上海交大:不谈成功只谈做人

  20xx年上海交大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张杰先请新生全体起立,一起为父母和中学母校的师长鼓掌,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用实际行动体会感恩和责任。他说:“你们也许很期望我告诉你们在大学怎么做才能成功……成功是世界上最难定义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因人因事而异。而且,如果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你必然会和成功失之交臂……在真正步入大学的第一天,我们不谈成功,只谈做人,做一个独立、睿智、淡泊名利、德行高尚,拥有温暖人文情怀的人。”

  20xx年的开学典礼上,朱杰希望新生们在交大养成科学的精神,人文的情怀和领袖的气质。“上海交大有很多一流的专业学院,但是,对本科生,我特别要强调通识教育对领袖人才的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要。世界一流大学几百年来始终坚持不变的全人教育理念,其精髓就在于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成功者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欧洲的文艺复兴之所以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因为人文思想的解放而促进的多学科发展。”

  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不流于形式,做到科学、务实、有效?新学期伊始,一本厚厚的调查报告摆在华东师范大学每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面前。今年暑假前,学校首次面向全体专任教师和抽样20%的学生组织开展了教师工作体验、学生就读体验的问卷调查,听师生“掏心窝”的真心话。这份调查报告就是从发放的6900多份问卷中分析得出的学校管理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出实效,就得不怕亮家底,不怕揭家丑,努力找准师生急盼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师生的成长发展愿望。因此,我们的调查着眼师生视角,强调师生体验,突出师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说。记者注意到,此次问卷调查涉及师生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阎光才参与了调查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问卷初稿形成后,邀请了30多位教师参与测评,几经修订才确定了问卷终稿。问卷回收后,组织专家团队对每个数据、每项问题、每条建议逐条分析、认真研究。在掌握了更丰富、更真实、更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后,调研结果又迅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比如,师生在调研中提出,希望学校办事、审批手续和流程能进一步简化、优化、透明化,于是,“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设很快就提上了学校的议事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又如,不少师生提出财务报销手续繁琐,等待时间长,学校财务处迅速改进工作流程,试点上门报销、邮筒报销等多种方式,延长报销工作时间,实行满意度评价制度。

  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看来,开展师生体验调查,架起了学校问政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的“桥梁”,树立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认识自身差距和不足的“镜子”,提供了客观评价各项工作的“尺子”。“这种主动问诊、认真倾听、真抓真改的姿态让师生备感温暖,有助于改进工作。”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师卿石松说。

  9月15日,上海“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启动,上海市希望通过英才计划,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根据中国科协“中学生英才计划”要求,上海首批试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开展,录取60名来自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的高级会员,进入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在重点高校的院士及长江学者等名师团指导下,感受科学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创新潜力。

  从今年起,中国科协正式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为做好上海地区试点工作,已成立十周年的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依托名校名师人才资源、设施资源、科技教育资源以及上海市科协所属180多个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资源,动员初高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倡网上自愿报名、兴趣自主选择。

  同时,上海青少年科学社十周年回顾活动于当天举行。从20xx年到20xx年,上海青少年科学社通过构建“35111”支撑体系、搭建三大支持平台、推出“52211”成才计划,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机制,已经成长为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