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找一篇范文真的好难,好范文网可为你提供一站式文章服务,比如这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大一的第一次暑期实践,我们每一个组员都满满的期待着它的开始,期待着能从实践中学到很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古建筑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修缮调查,我们更多的希望了解到现今社会对于它的保护情况和以及人们是以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些有破损的古建筑的基本状况。
一大早,我们就从不同的地方赶到古建筑修缮调查的目的地:宁波余姚。我们所调查的第一个点是余姚博物馆。余姚博物馆是全方位展示余姚悠久历史文化的殿堂,是集收藏、研究和社会教育、文化娱乐诸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余姚博物馆是在“第一山庙”原有建筑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于__年1月18日建成开放。进入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序厅、陶瓷厅和青铜玉杂厅,陈列展出了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清明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有图表、模型、雕塑、石器、骨器、玉器、印章等精简品。看着这些文物,我们不禁感慨先人的心灵手巧。
而后,我们进入古建筑修缮调查的第二个点:王阳明故居。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j.s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十几颗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王阳明故居处于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阳明晚年因战功被封为“新建伯”。故居在__年的时候还在修缮,听人介绍,当地政府投入__万修缮此地,当时故居前是一片修建的阳明公园。此时此刻,在广场间有一座雕像,是阳明身着武服、手按宝剑的戎装像,威武无比。故居的很多建筑也是新近建的,或者是从周围保存下来的民居中划过来的,让人感觉后来的王家真有一副公侯气派。其实真正保存至今的阳明故居只有现存故居最深处的瑞云楼,也就是阳明的出生之地,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的王阳明故居并非明代故居,乃是后世所建,至21世纪初之前皆为其子孙居祝而关于王阳明的出生也是另有一个传奇故事。
我们在故居里面游览了很久,也有许许多多的旅游者和我们一起敬仰王阳明。我尤为喜欢故居中的砖雕门楼,我觉得这种古建筑是很能展现一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尽管它可能是后人修建的,但还是深深的映射出文化的积淀。我们在故居拍了很多照片,两个点都是修缮的比较完全的。
下一站是龙泉山,龙泉山实际位于余姚市市中心偏西,姚江北岸。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博物馆实际都是在龙泉山下。龙泉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她旧名灵緖山,亦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山腰有泉,泉水不大,但终年不涸,名龙泉,因该泉号称天下第一泉,故名龙泉山。但可惜的是我们此次去并没有寻到那泉水,或许是我们寻到了也不知道那就是。山中有井,名为龙泉井,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在龙泉山下,我们邀请了一位登山的老爷爷帮我们拍照,老爷爷告诉我们说,他每天都登龙泉山,既可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又可以强身健体,我不由的是否羡慕这龙泉山下的居民,可以每日登临此山。古代的龙泉山古柏森森,苍松入云,山上深藏野鹿。后来逐渐开发,先后建起龙泉寺、严子陵祠、二王(王华、王阳明)祠、文昌阁等十多座乡贤专祠和寺院。解放后,在山上绿化植被、砌坎铺路、建亭挖池,将古迹一一修葺。1957年开辟为龙山公园,逐年整修,恢复古迹祭忠台、四先贤故里碑、中天阁、龙泉井;新建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滑寿亭,由书法家舒同、郭绍虞、周而复、沈定庵书写亭匾。在山的中腰西坡设置园中园,园内建有天风楼,古色古香,别有风姿,并有苗圃、盆景园等,名贵花木盆景竞艳,楼台亭阁呈彩。在__年,龙泉山又有招标修缮工程。可以说,余姚市一个文化古城,它留有历史的许许多多让人惊叹的文化。
我们对于爬山都很有兴致,而且发现走上一处就会有新的发现,又见王阳明的真三不朽,见到园中园。更为有趣的是发现了好几种动物,余姚的同学说,其实这里本来是个动物园,这让我们很是新奇,现有的动物有猴子,梅花鹿,黑熊,鸵鸟,孔雀,骆驼。那边还有一个假的狮子,这时候有发生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有个同学坐在狮子上,结果站起来的时候,裤子被扯破了,组员一阵尴尬后都爆笑。这时候,我们才深深理解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道理埃
最后我们去了通济桥和鼓楼。通济桥位于浙江余姚,又名舜江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系木桥,叫德惠桥,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到了元朝,有个和尚叫惠兴的发起筑石桥,可是没有造到一半,便去世了。于是有个道士李道宁主持继续造桥,到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终于建成,定名为通济桥。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着“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可见其高大雄伟之势。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至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通济桥现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象。其实,以我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桥已经不能说是雄伟的,但是在历史的岁月中,它承载了太多我们所不能想象的,不能触及的东西,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一所桥了。
通济桥旁边就是余姚鼓楼,这是长长一条的古街,这里有余姚县衙,但是听同学说,其实鼓楼在某一年失火烧毁的很厉害,现在所早的,已经没了当年的风韵。余姚县衙门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清代咸丰年间,余姚发生十八局农民起义,三次打进余姚城,冲入县衙,释放囚犯,把衙门物品抛入荷花池。随即又是太平军入浙,占据余姚城,把县衙古董抛散四周,陷入池中。当太平军西撤离开浙江之后,清政府重新维修县衙门,大量文物被压入房基之下。1995年,余姚市政府新建大楼,把近二千年的古衙门地块出卖给大世界房地产公司,由房地产公司改建商住楼,炸毁了秘图山的五分之四,用山石填压荷花池。__年4月初,房地产公司开始动工,用挖土机挖地基,几天之中,就挖出了较多的文物,有完整的,有破碎的,都被民工一抢而空。自从1995年市政府把古衙门地块出卖至__年,在这长长的八、九年之间,市政府一直放任房地产公司自行处置,文物管理部门对此亦不闻不问。当__年4月动工之前,也不愿去进行地下勘探,更没有采取丝毫的保护措施,市民群众对此深觉奇怪,曾向《宁波日报》社反映情况,《宁波日报》在__年4月15日予以报道。但余姚市政府并未关注此事,商住楼至05还在建造,完全是严重的失职。我不知道现在看到的县衙是如何依据当年所造,但还是有那么点历史的痕迹,我们不愿去深究它,只是知道但是凭民众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保护的了那么古建筑的长存,我们需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国家的保证。我们还进入了一个画展中,里面有着许多书法画,还有一位叔叔在写着钢笔字,很隽秀的字体。在旁边的屋子里,展示的是许许多多陶制品,有虎子,砚台,瓦罐等,让我们不由的感慨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到这里,我们结束了在余姚的古建筑修缮调查。而据已知报告,余姚获“全球绿色城市”桂冠。在本届“全球绿色城市”名单里,与余姚市同时受奖的另外三座城市是:美国格林斯堡市,澳大利亚罗克代尔市,加拿大西温哥华市。余姚是本届受表彰惟一的亚洲城市。调查了余姚后,我们是万分惊喜,因为在这里的古建筑被当地政府保护地很好,民众也有着较强的古建筑保护意识。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桂冠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在这炎炎夏日中,开展着暑期社会实践,感觉辛苦,但又是快乐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篇三
尊敬的谢书记、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通识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王松,很高兴可以在此和大家分享社会实践中的点点滴滴。
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平台。20_年,通识学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逐步建立起实践育人长效工作机制,实践育人功能也得到了很大拓展。
20_年7月,通识学院代表学校组建的“青春飞扬,乐和巫溪___万名大学生社会实践巫溪行社会实践服务团”立足当前国情、市情,结合自身专业应用性广、开拓性强的特色,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谢瑞军、综合办负责人、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导航学长等57人组成社会实践服务团代表学校在巫溪县尖山镇顺利地开展了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通过开展__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农户宣讲、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科普惠农兴村等实践活动,以走访巫溪县尖山镇为契机,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状况,宣传了__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关注当地贫困农户的生活,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达到了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巫溪县尖山镇,我们参观学习了乐和家园建设及现代绿色农业建设情况;在尖山珠海希望小学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与该希望小学共建了一所市民学校,向该希望小学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在大包村,实践服务团开展了__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农户宣讲活动,__电视台、巫溪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制报道;在走村串户宣讲后,我们还开展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和农技、致富、法律和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为当地百姓送去了急需的科普文化知识;我们与村民共同劳动,深入交流,增进了与农民朋友的感情,又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磨练了大家的意志;我们还有幸参加了由巫溪县委党校邓旭明老师主讲的“加快乐和家园建设,助推社会管理创新”讲座,让我们全体同学受益非浅;我们在红池坝开展野外生存能力
训练活动,还与来自其他高校的师生一起组织了集体文艺晚会;我们也积极开展了“为巫溪旅游发展·乐和家园建设建言献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智慧。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成员每天写日记、写心得、总结当天工作并布置第二天的任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调研,在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积极将调研结果服务当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农民的一致肯定与赞扬。
同时,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校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龙网、网易、__电视台、中国青年网、__志愿服务网、巫溪电视台、巫溪新闻网、上海新民网、广东大洋网、广东东莞网、中国三农网、搜信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16家校外媒体先后18次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报道,工商新闻网4次、通识新闻网11次对该活动进行了宣传,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外的开展,树立了标杆,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社会实践,快乐与劳累相伴,在成长中受益,在收获中成长。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把社会实践中学得到的收获,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而这些必将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同学们,让我们扬起成才的风帆,掌握好实践的船舵,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以“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中书写灿烂的人生,铸就亮丽的青春。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